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戚继光的戚家军源自义乌,克敌3000自损3人,鸳鸯阵特警队仍在用

戚继光一生戎马,在山东、浙江、福建和蓟辽地区都流传着他的传奇。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无疑是他12年的抗倭生涯。

戚继光,1528-1588年,山东蓬莱人,字元敬,号南塘,明朝军事家,抗倭名将。

械斗出精兵

公元1558年,历经半年,浙江义乌的居民在当地知县的带领下,赶走来盗采银矿的强盗,杀死贼首。

这场民间的械斗让义乌人声名远扬,也引起了戚继光的注意。

戚继光纪念馆,位于台州市椒江区,原为城隍庙,戚继光曾驻兵于此。

三年前,27岁的戚继光调任浙江,负责三府抗倭防务。他发现,现有的明军官兵无论训练、士气与纪律,都相当孱弱,而且陋习难改,没法与倭寇对抗。

这把军刀是1852年,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铸造的,通长89厘米。

听闻义乌人如此悍勇,正考虑去哪儿征兵的戚继光立刻有了主意。

他在义乌的矿工和农民中,征选了三千多名精壮,带到台州严格训练,为他们配备了全套新式武器,并重点演练鸳鸯阵

威震天下台州大捷

1561年,倭寇纠集人马,兵分三路进犯台州。

戚家军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作战方案,在台州战役的46天中,这三千精锐展现出神话般的战斗力:

多次不吃不睡急行军奔袭百十里,遇敌立刻开战,战胜后再不吃不睡长途追击,而且穷追不舍,直到倭寇彻底歼灭。

位于三门湾和台州湾之间的桃渚城,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抗倭古城。

戚家军能几百上千地歼敌,而自己伤亡只有个位数——上峰岭之战中,戚继光全歼倭寇2000多人,阵前杀敌344人,而戚家军仅阵亡3人。

这个伤亡比例,不但在冷兵器时代堪称奇迹,在如今的高科技战争中也不易实现。

此后十余年间,正是这人称“戚家军”的三千勇士,追随戚继光南征北战,百战百胜,击败的敌军总数超过15万,被誉为16~17世纪“东亚最强军队”。

鸳鸯阵

在台州大捷的每一场战斗中,不论阵地战、街巷战、遭遇战、伏击战,训练精熟的鸳鸯阵都大显神威,令倭寇束手束脚,在无可奈何中败逃直至“团灭”。

左图为”快枪“,靠引线点燃竹筒内的火药发射铅弹;右图为”火箭“,射程可达四五百米。

按照现在的军事术语,鸳鸯阵实际上属于一种“班级”战术。

戚家军的基本作战单位是“队”,每队12人,内有1名队长和1名做饭的“火兵”。其余10人分为两组,每组5人,称作“伍”。

在浙江、福建沿海地区的传统小吃”光饼“,口味咸甜,相传源自戚家军行军时携带的干粮。

每伍成员包括1名藤牌手、1名狼筅手、2名长枪手和1名短兵手。

所谓鸳鸯阵,就是两伍士兵组成两列纵队,因似鸳鸯结伴而得名。

鸳鸯阵的功效主要体现在“防守反击”。倭寇在与戚家军接战前,先依次受到火箭、弓箭射击;在四五米的距离上,再遭遇狼筅阻隔和长枪刺击、标枪投射。

戚继光设计的”虎蹲炮“,兼顾大威力与便携性,重三五十斤,可单兵扛行操作。

倭寇不论以密集队形或散兵接战,经过纵深几层的打击,战斗力已经所剩无几,若能再侥幸得以突进,也很难在盾牌、腰刀和镋钯的围攻下取得战果。

三才阵:中间防御、两翼进攻的一种队形,适用于较为开阔的地形。

小三才阵:适合在巷战中使用,狼筅手居中防御,两侧展开进攻。如果前排伤亡,则后面一伍顶上。

两仪阵:主要用于进攻,队长居中指挥,两伍纵队分置两侧,相互掩护向前推进。

此后,随着冷兵器没落,鸳鸯阵退出了战争舞台。不过,在如今的特警演练中,仍然能看到鸳鸯阵的影子。

前排队员执防暴盾牌掩护队友,相当于鸳鸯阵中的藤牌手。

后排队员手持防暴叉负责干扰和进攻,相当于狼筅手和长枪手,后面队员手持枪械负责远程攻击,相当于鸟铳手。

电影《寇荡风云》,演绎的就是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故事。

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骁勇善战的戚继光和“戚家军”,1:1000的战损比奇迹,至今仍让人追思无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亚最强军队:百战百胜 斩首高达十余万 独创阵法特警队仍在用
[人物传记]戚继光平定倭乱:百余战未尝遭一劫
历史的惨烈与狰狞:一支“铁军”的兴衰荣辱,令人扼腕叹息
【诗歌欣赏】欲览众山长篇史诗系列(四)
戚继光招剽悍的乡民,组成戚家军苦练鸳鸯阵法,平定沿海倭寇之患
中国故事·爱国篇14戚继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