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唐铜镜制作用玄锡来做表面处理中国古代冶金技术重大发明

铜镜的表面处理是铜镜制作的关键元素之一。汉唐铜镜的制作,十分注重表面处理,即用玄锡来做表面处理,这种工艺应该是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一项重大发明创造,但却至今未得到时人的认识。

汉代草叶纹铜镜

简言之,用这种玄锡作表面处理的过程是:早在西周末期,先人就已掌握了锡的特性,使锡在低温下(即13.2℃以下)发生“锡疫”而变为粉状“灰锡”(即玄锡),再利用这种粉状灰锡磨镜,使铜镜体布满灰锡,并使之在大气中氧化,形成一层一氧化锡晶体薄膜,这层薄膜为褐色立方晶体,这就是通常所见到的所谓“黑漆古”皮相。

隋代海龙铜镜

如果使之变为“水银古”皮相,只须在火上加热一次,现代冶金学指明,温度应在160℃以下,铜镜表面的一氧化锡,即可变成二氧化锡;二氧化锡为白色的四方晶体,正是“水银古”的皮相。

唐代铜镜:圆钮方素镜

一氧化锡和二氧化锡都可在铜镜表面形成晶系薄膜,具有十分坚固的抗腐蚀能力,使之千年不产生锈蚀。这一现代冶金学的神奇变化,我们的祖先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即已掌握,并在汉唐铜镜铸造时运用了1000年之久。从黑色皮相变成银白皮相,其工艺亦需长期摸索。这大概是汉镜以黑为主调而唐镜以白为主调的客观原因。

宋代六花铜镜

汉唐铜镜是在上述表面处理的基础上,再进行简单的反光处理,即加涂汞锡剂,以便照容。有的学者把这样复杂的工艺简单归结为是用水银处理,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理论作依据。

金代高山闲士铜镜

上海博物馆和上海材料研究所对唐代的水银古铜镜所进行的检测证明,铜镜表面是一层“微晶态的致密的二氧化锡透明薄膜”。这层薄膜含锡量高达60%以上,比镜体(含锡量24%一26%)高出一倍多,含有比镜体低很多的铜和铅,含有镜体没有的铝、钙、钾和其他氧化物。

明代龙飞凤舞铜镜

这里,没有水银(汞)的成分。显然,玄锡之磨镜与水银之反光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所有汉唐铜镜的水银处理均已脱落,但用玄锡处理的表面晶体层都依然存在。部分宋元铜镜的水银处理均已脱落,未用玄锡处理的粗糙镜面却暴露无遗,这就是玄锡处理的根本区别。当然,玄锡处理也有一定的反光作用,但单凭玄锡的反光,铜镜的照容是有限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破解铜镜不锈之谜(图)
五招玩转古铜镜收藏
绝世青铜境,精彩!
古铜镜,价值超出想象
铜境的价格,铜境的鉴定方法
古青铜器的保存温度、黑漆古及千年不锈之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