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涨姿势」不得不服古人的排水系统!

说古道今 丨每天学点新知识

随着今年第22号台风“山竹”来袭,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将遭狂风暴雨。

大雨、阵雨、雷阵雨、暴雨......


这样的天气,不少企业选择给员工放假。不少人宅在家里玩玩手机吃吃西瓜,顺便看“海”。


一场大雨这里淹了那里淹了,发现城市设施似乎不太给力。假若古代也遭遇“山竹”袭击,古人该如何自救呢?

前秦:最早的排水系统

中国古建筑防水有“以排为主,以防为辅”、“多道设防,刚柔并济”的理念。在裴李岗文化遗址上一些住房外有相连的小沟,有两条排水沟依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延伸,沟为斜直壁,下部内收,底近平。


9000年前的人就已经知道利用自然的地势来达到排水的效果,是挺令人惊讶的。

四千年前龙山文化时期的古城堡中,南城门的路面上埋有排水的陶质管道。这些管道口有榫口,可以套接,至今仍有5m多的管道得以保存。


陶制排水管道


商代:系统的排水网络

商代时,城市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今天河南偃师城在当时就已建立了系统的排水管道。宫城内各个宫殿之间的排水沟是相通的,并且与城市的主干排水道也是相同的,成为一个比较系统的排水网络。


河南偃师商城宫城遗址平面示意图

两宋:更加注重防洪

北宋时的开封城建在黄河边,除了注重排水还需防洪。开封城排水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北宋东京城(开封)排水系统

一是开封城附近的四条河流,二是护城河,三是池塘,四是排水沟网,尤其是在4条皇宫大道两侧都建有排水沟。


留存至今的福寿沟主排水道内部

我们可能不敢相信,北宋东京城(开封)的排水系统是非常发达的,地面的明渠有“八字水口”:内外八厢创制八字水口,通流雨水入渠甚利;地下暗渠也四通八达:汴都地广平,赖沟渠以行水潦。


南宋杭州城的地下排水系统同样很发达

水渠的砖壁在修筑时,预留有多个出水口与其它小型暗沟相通。

唐宋街坊遗址排水渠

在范家堰遗址,发现这个排水设施有一个四方形的石质水缸,有人为人“这是一个沉砂池”。这好比现代城市下水道的留泥井。


重庆合川钓鱼城范家堰


在古代,城市建设对于城市规模、人口和现代大都市相比,相对可控。加上古人高超的排水妙招,古代很多建筑在修建的时候,就设计了排水的系统。

明清:重规划、多形式

作为明清两朝皇宫的故宫——紫禁城,如此宽广的地面、众多的建筑,600多年中未受积水之苦,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螭”,传说龙之第九子,嘴大,肚子能盛水,是古代的一种神兽。故宫中有很多螭首,三大殿三重台基上就有多达1142个!它们其实是排水系统的出水口。

由于故宫大殿台基较高,其上又有栏杆环绕,雨天台基上便会形成内渠。渠内的水经由望柱下方流入螭首,再由螭首口中孔洞排出,形成“千龙吐水”盛况。

不过,无论怎么引导和排放,雨水似乎仍然在地面上流转,但故宫的地面却没有形成积水。那么这些水最后到哪里去了呢?

故宫强大的排水能力,来自各种或明或暗的导水沟渠有效配合。雨水从螭首“口中”流出,

进入石槽沟。除了大殿前螭首下面的这些石槽沟,各庭院屋檐下也都遍布着这种地面上的沟,

被统称作“明沟”。

故宫的地面上有很多形状像铜钱一样的孔洞,被形象地称为“钱眼”。雨水落入到这些明沟后,会顺着沟槽一路通过入水口而“掉进钱眼”。

落入“钱眼”的雨水,汇入地下各种暗渠内。流入到各种沟渠的雨水,最后都去了哪儿?

答案是这里!天安门外有著名的金水河,准确地说是“外金水河”。而在午门之内,太和门前流经的则是“内金水河”,“内金水河”是故宫内排水系统的主干线。

汇入内金水河的雨水,蜿蜒曲折围着故宫大殿流至水闸处,最终排到外金水河。故宫的排水系统,利用中央高、四周低、北部高、南部低的形势,迅速将雨水汇总,排入内河,流出宫外。

民居:屋顶和地下排水

古代居民自家的排水,怎么做?首先是从屋顶下功夫。古代建筑的屋顶,多采用高屋脊、大坡度的设计,靠近屋脊两侧的坡度超过60°,而在檐部的坡度不足30°,利用陡坡使水急下,再因惯性冲出檐外。

屋顶的建筑材料考虑了防雨的需要,这就是瓦的应用。不过早期的瓦吸水性很强,很容易造成渗漏;后来瓦的品质得到提升,与瓷器相当。

瓦,辅以金属、琉璃和锡等材料,使中国传统的屋顶成为“防雨能手”。有这么给力的屋顶,雨水基本不会渗入屋内或停留在屋顶,从屋檐泄下的水,则从房子边上的明渠暗渠排出。

地下排水的典范,要数故宫西北的北海团城。团城已有800多年历史,明代时重修了城墙,

城墙上找不到一个出水口,地面上也没有任何沟渠,但是不管下多大的雨,地面都不会积水。

这奥秘,就藏在地上铺设的青砖之中。地面铺设的青砖,看起来并无特别之处,这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地上的部分。其实,团城的青砖造型很有讲究,除了供人行走的甬路以外,大部分地方铺设的方砖,是上大下小的倒梯形。

这对排水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这些青砖本身渗水透气性好,雨水透过青砖之间的接口,

就进入到地下三角形的缝隙当中。渗入地下,通过地下水系统缓冲和渗排出去。

不仅如此,团城的地下还另有一套排水系统。团城的地面上虽然没有沟渠,但是分布着一些井盖,这是团城排雨水的进水口,却不见出水口在何处。

原来这玄机又在地下,井盖的下面是一口口竖井。这些竖井不是互相孤立的,一条“C”字型的涵洞,将这些竖井串联了起来。雨水通过竖井进入涵洞,利用青砖良好的渗水性能与地下水系统沟通,达到排水的目的。

在古人排水的概念中,基本是把“水往低处流”这个概念发挥到淋漓极致,即便地势平坦也要制造条件,使水流凭重力排放。跨越千年有不少古代排水系统仍承载着排水的作用。


颐和园内的排水通道


颐和园内的排水通道


今天的城市排水系统不管是从承载量还是功能上都要比古代复杂得多。同样现今排水系统更科学,也更适应城市的发展。

如何用时间和良心打造的千秋工程,跨越千年仍惠泽后世,也许我们需要仅是古人的匠人精神。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赞转发吧!关注【博物馆大神】,我会每天推送精彩传统文化知识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建筑是如何排水的
中国古代建筑的排水妙招
【震撼】面对暴雨,北京故宫600年不被水淹,太牛了
北京故宫为何六百多年从不积水?如果你现场看过它的排水系统就明白了
故宫为何不积水?古建防雨有巧思(图)
千龙吐水:紫禁城强悍的排水系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