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元前的世纪大海战,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五次大型海战

罗马建国于公元前753年,起源于现在意大利的首都罗马,经过近500年的发展,在公元前264年,也就是第一次布匿战争爆发前夕,已经发展成为了地中海上的强国。

迦太基由地中海传统航海民族腓尼基人建立,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其强大的航海能力使迦太基在地中海的商业贸易中大发横财,在罗马强大起来之前长期是地中海最为强大的国家。早期罗马与迦太基的关系,就相当于一个弱国与强国的关系,完全不对等。甚至迦太基人曾经说过,如果迦太基不允许,罗马人用地中海的水洗手都不行。

罗马与迦太基战争的起因

腓尼基人通过航海发展出了繁荣的贸易体系

然而在公元前264年前后,强大起来的罗马有了与迦太基一较高下的资本,两国经过各自的发展,其势力的边缘开始了碰撞,在西西里地区,迦太基人经营了400多年,在公元前264年的时候其势力已经伸展到了西西里的墨西拿地区,此时罗马的势力范围已经延伸到了整个意大利的中部和南部,如果墨西拿让迦太基拿下,那就意味着整个西西里归了迦太基。失去了西西里,对于罗马来说,今后的发展会非常别扭。

第一次布匿战争前夕罗马与迦太基的势力范围

当时墨西拿派出了使者到罗马,请求罗马派出援军帮助墨西拿对抗迦太基和南部的叙拉古。经过罗马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的商议,罗马最终决定出兵帮助墨西拿,这个决定就意味着罗马与迦太基开战,第一次布匿战争就此开始。

第一次布匿战争前夕西西里岛形势图

关于布匿战争

关于布匿战争,人们一般所熟知的是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迦太基统帅汉尼拔的事迹,尤其是著名的坎尼战役,但实际上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前,迦太基人与罗马人的第一次布匿战争同样也是一场规模庞大的战争,整个第一次布匿战争持续了23年,期间迦太基与罗马双方都投入了百万以上的兵力,堪称公元前的一场世纪大战。

而在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时候,作为航海民族起家的迦太基竟然没有对罗马发动过大型的海战,以至于在整个战争中制海权始终是为罗马所掌控,原因在于,在第一次布匿战争期间,制海权就掌控在了罗马人手里,罗马人通过与迦太基的五次大型海战,掌握了整个地中海的制海权,成为了地中海的海上霸主。

大型海战前夕

第一次大型海战爆发于公元前260年,在那之前,罗马人是没有海军的。随着公元前264年战争的爆发,罗马人认识到如果不能掌控制海权,那么他们就无法获得西西里战争的胜利(第一次布匿战争基本在西西里岛展开)。于是在公元前261年,罗马人组建了海军。

在这里就要说一下当时海战的主要船只。

刚开始的时候罗马人及其同盟国家只能建造三层桨战船,这种战船特点就是划桨手一人一浆,并排坐在与船底平行的错落有致的三层台阶上划动船只,所以叫三层桨战船。三层桨战船通常浆手有100人,装载士兵100人。当时的战船,浆手都是位于甲板下方,士兵站在甲板上方作战。

三层桨战船平面图

而迦太基人当时的主力战船是蓬特型战船,这种战船有五层台阶,也可以叫做五层浆战船。这种战船浆手数量是三层桨战船的三倍,即300人,甲板上的士兵也多达300人。也就是说,一艘蓬特型战船,光是动力上来说,就是三层桨战船的三倍,当时的迦太基拥有120艘蓬特型战船,是地中海世界最强大的海军。

如果三层桨战船与蓬特型战船交手,不但人数上会占绝对的劣势,基本是100人对战300人,在交战的时候,蓬特型战船因为比三层桨战船要高出两层,蓬特型战船上的士兵可以居高临下攻击三层桨战船上的士兵,所以蓬特型战船对战三层桨战船,优势非常明显。

好在罗马人获得了蓬特型战船的模型,并建造了100艘蓬特型战船和200艘三层桨战船。

第一次大型海战,公元前260年,西西里岛北部米佐拉海域

第一次大型海战的交战地点

论海战的话,迦太基人的优势在于操船技术远胜于罗马人,而罗马人的优势在于陆战远胜于迦太基人。所以第一次大型海战前夕罗马军统帅执政官杜伊利乌斯就对罗马战船进行了改造,他用绳索固定在离船头最近的一个帆杆上安装了一种接舷吊桥,待船头接近敌船时,解开绳索,这种吊桥就会直接落在敌船的甲板上,由于吊桥的前端是铁钉,因此落下的时候因为惯力会直接扎进敌船的甲板,从而固定在敌船上。随后罗马士兵会沿着这种吊桥攻入敌船,与地方士兵展开肉搏战,这样一来海战就变成了罗马人擅长的陆战。这种吊桥在当时被称作“乌鸦吊桥”。

乌鸦吊桥示意图1

乌鸦吊桥示意图2

影视剧中的乌鸦吊桥(影片来源:埃及艳后)

公元前260年,罗马与迦太基海军的第一次大型海战在西西里岛北部米佐拉海域展开。舰船数量上,迦太基海军是罗马海军的1.5倍,当双方交战的时候,由于操船技术不佳,罗马人的舰队摆着不太整齐的队形朝着迦太基人冲来。迦太基人此前一直是地中海的海上霸主,面对着操船技术粗糙的罗马人,顿时迦太基人都被逗乐了,一个个站在甲板上嘲笑着罗马人。然而当罗马人靠近他们的时候,迦太基人才傻了眼,“乌鸦吊桥”在战船接近的时候就放了下来,从罗马人的船上冲出了一队队的罗马重步兵,海战顿时变成了陆战,迦太基人被打的溃不成军,此战迦太基人15艘战船被击沉,30艘战船被俘,阵亡3000人,被俘7000多人。

第二次大型海战,巴勒莫海战

在第一次海战后3年,也就是公元前257年,罗马与迦太基爆发了第二次大型海战,此次海战在巴勒莫附近海域展开,在这次海战中,罗马人再次获胜,具体的战况和损失情况已不可考,但迦太基人的损失应该没有米佐拉海战的损失大。

第二次大型海战地点

第三次大型海战,利卡塔海战

在前两次大型海战中,迦太基人作为地中海上的航海强国,竟然败给了此前一直没有海军的罗马人,对此迦太基人心有不甘,他们很快就建造了许多新的战船,力图在第三次大型海战中一雪前耻。

利卡塔海战地点

公元前256年,罗马人新造了230艘蓬特型战船,迦太基人也拿出了250艘蓬特型战船投入战斗。从人数上来说,一艘蓬特型战船至少有500人,按照这个数量来计算的话,此次海战罗马与迦太基都投入了超过10万人参战。其中罗马大约在11.5万人以上,迦太基大约在12.5万人以上,所以海战的规模实际上是非常大的。

利卡塔海战,迦太基将舰队分成了三部分,分别为左翼、中央和右翼舰队。罗马人则摆开了圆锥尖头阵,由两位执政官分别带领第一和第二舰队直扑迦太基人的中央舰队,也就是采取了中央突破的战术。迦太基人则以中央舰队对战罗马人的正面进攻,左、右两翼舰队进攻罗马人的两翼,企图包围罗马人的舰队。

利卡塔海战第一阶段

结果在罗马人第一和第二舰队的猛烈攻击下,迦太基中央舰队很快就扛不住了,败退了下来。而此时攻到罗马舰队后方的迦太基海军左、右两翼则加紧了对罗马第三舰队和运输船队的进攻。

利卡塔海战第二阶段

在解决了迦太基海军中央舰队后,罗马第一和第二舰队迅速回援,从背后进攻围攻罗马第三舰队和运输船队的迦太基海军左右两翼。很快由于罗马人舰船数量占上风,迦太基海军逐步力不能支,显现出了溃败的迹象。由于迦太基军左翼靠近海岸因此无处可逃,最终被罗马海军围歼。右翼则边打边撤,最终部分右翼舰船撤出了战场。

利卡塔海战第三阶段

此战罗马有24艘战船被击沉,迦太基人则被击沉了30艘战船,有63艘战船被罗马人俘获。

第四次大型海战,公元前249年,特拉帕尼海战

在公元前256年战胜了迦太基海军主力后,罗马人进攻到了迦太基本土。然而在北非战场,迦太基人由于启用了斯巴达武将赞帕提斯,并在赞帕提斯的带领下迦太基人在北非击败了罗马人的陆军部队,导致罗马人计划进攻迦太基首都的计划落空。之后罗马人派出舰队接走了残留在北非的部队,不幸的是在返航的时候罗马舰队遭遇了暴风雨的袭击,数百艘战船在暴风中被毁,数万人葬身鱼腹。

海难使罗马人遭受了重大损失

更不幸的是,罗马人在第四次大型海战之前,一共遭受了两次大型海难,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舰队也灰飞烟灭,组建海军又得重头开始。

公元前249年,布匿战争进行到了第16年,迦太基与罗马都在战争中显出了疲态,但是为了战争的胜利,双方都在咬牙坚持。罗马人在国库空虚的情况下发行了大量国债,罗马贵族人士踊跃购买国债,才解决了罗马人的战争经费问题。这一年,罗马人重新组建了舰队,建造了220艘蓬特型战船用于对西西里岛的海战,于是第四次大型海战爆发,地点是特拉帕尼港。

第四次大型海战地点

当罗马海军来到特拉帕尼时,迦太基海军将领改变了以往的打法,不再与罗马海军直接正面硬刚。他充分利用了迦太基海军操船能力明显强于罗马海军的特点,在罗马海军来到特拉帕尼港口的时候撤出了特拉帕尼港。

特拉帕尼海战第一阶段

当罗马海军冲进特拉帕尼港的时候,他们发现迦太基海军不在这里,此时迦太基海军见罗马海军进了特拉帕尼港,便从特拉帕尼外围攻了过来,反将罗马海军包围。罗马海军由于背后是港口无处可逃,也只能硬着头皮冲向迦太基舰队。

特拉帕尼海战第二阶段

面对着来势汹汹的罗马海军,迦太基海军始终保持着与罗马海军的距离,不与其近距离接触,以远程攻击为主。由于迦太基人操船能力远胜于罗马人,所以在远程作战中迦太基人尽显优势。

特拉帕尼海战第三阶段

随着罗马人的舰船一艘艘被迦太基人击沉,罗马海军开始出现了溃败,此时迦太基海军步步紧逼,将罗马海军逼到了港口,无处可逃。

特拉帕尼海战最终阶段

最后,在迦太基海军的围攻下,罗马海军此战一败涂地,除部分舰船逃离战场外,罗马人有30艘被击沉,93艘被迦太基人俘获,多达2万名罗马人葬身大海。

第五次大型海战,决定第一次布匿战争胜负的一战

公元前241年,时间进入到了第一次布匿战争的最后一年。

在公元前249年之后的几年里,罗马人在西西里岛的陆战上连战连胜,此时的迦太基在西西里岛只剩下了马尔萨拉和特拉帕尼这两个据点。在最后的几年里,迦太基也终于派出了他们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唯一的将星,哈米尔卡●巴卡,也就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著名的迦太基统帅汉尼拔的父亲。哈米尔卡在西西里岛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战术,使得迦太基人守住了马尔萨拉和特拉帕尼。

哈米尔卡银币

罗马人最终认识到,只有取得制海权,切断西西里与迦太基本土的联系,才能从根本上击败迦太基人,从而夺得西西里岛。于是再次咬紧牙关,建造了200艘蓬特型战船。此时的迦太基人也有了最后决战的觉悟,他们也在这年建造了大批战船,用于最后的海上决战。

决战的地点在马尔萨拉和特拉帕尼之间的海域,时间是公元前241年3月10日。

第五次大型海战地点

当天早上,双方舰队遭遇,于是布匿战争中最后一次大型海战就此展开。迦太基人铆足了劲,以惊人的速度冲向了罗马人的舰队,双方舰船很快就猛烈地撞击在一起,在冲撞中,双方士兵纷纷跳到对方船上,展开了残酷的肉搏战。

战斗非常激烈,胜负也很快就分出,此战迦太基有50多艘战船沉没,70多艘战船被俘,剩下了战船改变了航向,驶回了迦太基。

这一战之后,西西里与迦太基之间的联系被罗马人彻底切断,不久迦太基人便与罗马人达成了和议,撤出了经营了400多年的西西里岛。

第一次布匿战争,以罗马人的胜利而告终。

总结

由于第二次布匿战争的精彩,人们往往忽略了第一次布匿战争的情况,实际上第一次布匿战争中,海战至关重要,规模也空前巨大。五次大型海战,双方每次都投入了超过10万人的兵力,其规模不可谓不大,而海战对战争的格局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掌握了制海权,罗马人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也由于掌握了制海权,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汉尼拔也只能选择翻越阿尔卑斯山进攻罗马本土,而不能从海上以登陆作战的形势进攻罗马本土。当第二次布匿战争后期的时候,也是由于罗马人掌控了制海权,迦太基国内始终没有能够有效地支援在意大利罗马人本土作战的汉尼拔,从而导致了汉尼拔最终的失败。

因此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的海战,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对战争格局的影响也是绝对不能忽略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次布匿战争-米列海岬海战(公元前260年)
第一次布匿战争3:海战还能这么打
雄鹰利爪:罗马海军征战史(上)
历史上的今天——公元前241年3月10日,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
地中海海上霸主迦太基为什么怼不过旱鸭子罗马?
罗马战争——第一次布匿战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