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进星空下的村落:从仰韶文化里读懂7000年前的中国

从仰韶文化里读懂7000年前的中国!

在河南郑东新区西北部、连霍高速与中州大道交叉口东南隅,有一处包含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夏、商时期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大河村遗址。在这里,出土了造型别致、风格独特的彩陶双连壶;这里的仰韶时期房基遗址,宣告7000年前的仰韶先民就住上了大套房;彩陶片上的日月星象图案,描绘出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的郑州人的浪漫与幻想……

走进星空下的村落

大河村遗址发现于1964年,1972年首次进行考古发掘。通过考古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大河村星空深邃,日月星辰在先民手中幻化成太阳纹、月亮纹、星座纹、彗星纹等星象图案,烧制在绚丽的彩陶上。

在大河村遗址中曾多次出土了绘有太阳纹、月亮纹、日晕纹、彗星纹、星座纹等天文星象图案的彩陶片,数量较多,内容丰富。遗址出土的彩陶片,把仰韶文化时期郑州先民对宇宙世界的膜拜与感悟带到了今天。

据了解,大河村先民们为了生活和生产的需要,经常观察认识和总结一些自然现象和变化规律,其中包括与人类生存关系最密切的太阳、月亮和星体的一些运行和变化,如每个陶钵上绘有三个月亮纹,可能反映了先民们已经认识到三个月为季度的自然规律;每个陶钵上绘有12个太阳,可能反映了先民们已经产生“十二个月为一年”的概念,这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

国宝彩陶双连壶

彩陶双连壶作为大河村遗址出土文物典型代表,在很多重要场合,都作为代表郑州的文化名片,出现在国内外要员眼前。

这个造型别致、堪称中国史前彩陶艺术瑰宝的精美彩陶,巧妙利用连通器原理,将两个一模一样的陶壶连为一体,中间有椭圆形口相通。壶体表面装饰有红衣黑彩,两种图案既对立又统一,使平行线富于变化和韵律感。

据考证,双连壶并不是一件生活中常用的器皿,而是一件礼仪用具。大河村的先民们和周围其他部落的先民们,在共同的生产活动中互帮互助,逐渐建立了情同手足的友谊,而双连壶就是在氏族结盟或举行重大庆祝活动的时候,氏族首领或长者对饮的一种酒具,是和平友好的象征。

仰韶时期郑州先民的家居生活

在出土的仰韶遗址中,除了典型的陶器之外,还有一个典型符号,那就是仰韶大房子。几乎所有面积较大的仰韶聚落遗址中,都发现了大型房子。在大河村遗址中有保存完好的连间套房:房屋东西并列成排彼此相连,共墙而建,都各有房门。从多座连为一体的房屋结构看,房舍多以家族为单元。

在《仰韶文化大房子与宴饮传统》论文中,考古专家运用淀粉粒和植硅体分析方法,对仰韶大房子出土的小口尖底瓶、陶漏斗、陶瓮、陶缸等陶器和地面进行残留物分析,发现了群体饮酒的痕迹。这个现象证明,仰韶大房子是仰韶人用来宴饮集会的场所。而干净整洁坚硬的地面,反映了人们在宴饮集会时,对礼仪环境的特殊要求。

随着仰韶文化步入中期,定居式的农业社会已经形成,黍、稻米等农作物种植进一步发达,促进了酿酒业的发展,酿酒和饮酒活动逐渐流行,出现了聚饮型的宴饮活动。仰韶文化大房子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出现的普遍性和一致性,说明以谷芽酒为饮料的宴饮礼仪是仰韶人群中的一个共同文化特征。

我们不难去想象,早在7000年前,仰韶人就已经形成了特定的社会风俗,他们每逢重要时刻,集会在大房子中,而宴饮则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礼仪内容。他们在宴会中,载歌载舞,畅饮美酒!并随着仰韶人的迁移和扩散,把这种欢乐,传递到了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中国宴饮传统的起源!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标志,它的造型、功能、和纹样都反映了7000年前仰韶先民的生活、生产及审美状态。仰韶文化是我们探究民族来源与传承的重要一环,仰韶彩陶作为核心载体,折射着我们7000年前中国的样子,是我们读懂7000年前中国的摩斯密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2
到大河村遗址 探寻5000年前的“星空下的村落”
彩陶纹饰演变3_ 鱼纹
彩陶“卐”符背后的太阳崇拜:从仰韶文化里读懂7000年前的中国!
彩陶文化——人类历史发展的坐标
古玩入门——陶瓷篇二(仰韶彩陶和龙山黑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