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中医就是五个字精、气、血、阴、阳

中医就是五个字 山东商报健康专版2011-6-14  C7版

  赵军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名老中医,他毕业于云南昆明中医学院,毕业后,又师从名老中医学习诊病切脉技术。从医30余年,他精通中医“精气血阴阳”辨证论治,擅长运用中医“五正平衡疗法”治疗中老年慢性病、疑难病。他把中医在中老年慢性病、疑难病上无可替代的卓越治疗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他那“望闻问切”的中医诊病之术,他那药到病祛的中药之方,给求诊的患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面对盛誉,赵军教授认为:为医者,医术必须精益求精,患者以命相托,丝毫马虎不得;为中医者,必知“精气血阴阳”,精通望闻问切,治病救人,责任重于泰山!中医传承3000年,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的精髓,其实就是五个字——精、气、血、阴、阳。

  一

    在拜访赵军教授的过程中,笔者印象最深的就是满屋子的医书,随手翻开一本,里面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心得体会。床头甚至卫生间,随处可见各种医学典籍。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赵军一步步地成长为一代医学大家。

  找过赵军教授看病的患者都说,无论是什么慢性病、疑难病,只要找他把脉诊病,病必见好!

    二

  2009年,赵教授接诊了一位兰州冠心病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腰椎病,多病缠身,在医院住院半年,想做搭桥手术,由于身体虚弱无法进行,致病情越发加重。听说赵教授擅治疑难重症,特找赵教授求治。患者是被儿子用担架抬进诊室。患者儿子说,为了治好父亲的病,什么好药贵药进口药都试过了,但病情依然未见好转。

  赵教授搭脉切诊良久,下笔开方,“灵芝、人参、三七、丹参、黄芪”等多味中药方剂,对此,患者儿子大惑不解。老父危在旦夕,连速效救心丸都不离身,这管用吗?此时吃中药,是否会药慢误病,甚至言词激烈。

  赵教授解释说,病人胸闷胸痛、口咽干燥,为气血失衡;身重乏力,眩晕耳鸣,腰冷酸痛,为阴阳失衡;面色无华,精神萎靡,为精失衡。这些药方,气血双补,阴阳双调,补气固本,滋补肝肾,活血化瘀,必能治好他的病。

  患者家属将信将疑地取药离去。一个月后,患者竟然自己坐车前来复诊。自述心慌气短、胸闷胸痛的症状明显减轻,浑身有劲,血压平稳下降。后赵教授又开出良方,四个月后,病人冠心病完全好转,血压正常,血糖下降,至今未见复发。

    三

  在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冠心病依然是极难治之症,可在赵教授这里,简单的“望闻问切”,开出的一些中药,重症即可减轻。那么,这中医治心脑血管病,究竟有何妙处?

  赵教授说,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年老体衰,正气亏虚,脏腑功能损伤,精气血阴阳失衡,导致气滞血瘀,胸阳不振,痰浊内生,使心脉痹阻而致病。是“本虚标实”之症,心、肝、脾、肺、肾五脏受损,下药若不“扶正五脏,平衡机体”,不围绕“精气血阴阳”,那只能是贻误病情。

  现在,有些心脑血管病患者治病认为西医治疗心脑血管病比中医效果好,可事实并非如此。

  西医治疗冠心病主要用西药抗凝、抗血小板、降血压等药物,服药后病情确是很快减轻,但一旦停药,病情又会加重,最终只能是药越吃越多;昂贵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不是每一位患者都能做得起,即便做了手术,要不了三五年,照样还会出问题。

  中医下药,治病求本,用药极为精妙,会针对不同的病情状况,用药或缓或急,或轻或重,紧紧围绕“扶正五脏,平衡机体”和“精气血阴阳”做足文章,把引起冠心病的各个问题都解决好了,那么,无论是多严重的心脑血管病,自然是治一个,好一个。

  从中医“精气血阴阳”理论来说,不仅心脑血管病是“精气血阴阳”失衡所致,其它中老年慢性病、疑难病亦是如此!

    四

  有一次,赵教授在河南巡诊,接诊了一位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患者是一位农民,患风湿性关节炎十余年,双手关节严重变形,双腿呈严重的“罗圈腿”形。2008年冬天大雪封路,在回家的路上不慎滑入鱼塘,被人救起以后,双腿难以曲伸,几乎无法正常走路。

  小伙子为了给父亲治病,跑遍了省内的大医院,甚至找了许多专家,拍的片子,开的病历足有四五斤,积攒的空药盒能装半麻袋,病情未见任何好转。几年下来,花了五万多块钱,家里债台高筑,为了不拖累家人,患者曾一度服药轻生。不死心的小伙子听说赵教授擅治风湿骨病,特地背着父亲来找赵教授求治。

  赵教授把脉良久,看看片子,随即开出“黄芪、何首乌、三七”等多味中药方剂十四服,看到药方后,小伙子和他的父亲都有些迟疑。

  面对患者的疑虑,赵教授微笑着说:“放心吧,我这十四服药,肯定能治好你的病。”

  半年后,这位纯朴的农民,背了一大袋土特产,走了十多里的山路,登门感谢赵教授。

    五

  那么,中医如何看待风湿骨病?

  赵教授认为,“血不养筋,筋不固骨”就是风湿骨病的主因。风湿骨病为气血失衡、阴阳失衡,肝失所藏,肾精素亏,骨络失充,闭阻经络,致风寒湿邪入侵骨节不同部位所致。中医治疗风湿骨病,依然是通过调理人体的“精气血阴阳”,运用“五正平衡疗法”,给他补足了精元和气血,调和了阴阳,扶正了五脏、祛除六邪,平衡机体,病情自然好转。

  高明的中医大夫,通过“望闻问切”,明晓病机,从“精气血阴阳”辨证施治,有时下药看似偏颇,但却是对病情通盘考虑,自然是治一个,好一个。

    六

  行医三十多年,经他诊治康复的中老年慢性病、疑难病人数不胜数,患者个个有口皆碑。在患者眼中,赵军教授真正地把“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一位河北患者苏阿姨送给赵教授的锦旗中写道:“一身绝技却默默无语,心怀患者把爱心演绎。妙手回春显医术神奇,华佗再生是百姓赞誉!”

  苏阿姨患糖尿病12年,餐后血糖最高是18(mmol/L),出现了视力模糊、失眠、皮肤瘙痒和腹泻等多种并发症。严重的腹泻,苏阿姨连远门都不敢出,降糖药、胃药、治腹泻西药,天天吃一大把药,但依然无济于事,并发症越来越严重。听说赵军教授擅长治慢性病、疑难病,慕名前来求治!

  赵军教授把脉问诊,病人出现气血失衡、阴失衡和阴阳失衡。当即开出“人参、黄芪、三七、桑寄生”等多味中药方剂,让病人在十五天后降糖药减量1/3。

  令人惊奇的是,一个月后,病人腹泻减轻,头晕耳鸣,浑身乏力等症状明显好转。三个月后,病人的餐后血糖奇迹般地降到了7.5(mmol/L)左右,而且就连报纸上的小字都看得清清楚楚,也不拉肚子了,精神特别好。这位病人激动地拉着赵军教授的手,流着眼泪千恩万谢!

    七

  赵教授就是凭借着对“精气血阴阳”的辨证和中医“五正平衡疗法”的精准掌握,结合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采用中医中药灵活多变的方剂,给中老年人治疗慢性病、疑难病,患者往往收获的不止是一种惊喜!

  赵教授认为,中医其实就是五个字——精、气、血、阴、阳。但看似简单的五个字,却是几千年中医的精华浓缩。中医“望闻问切”,其实就是诊断人体的“精、气、血、阴、阳”失衡情况,如“精失衡、气失衡、血失衡、气血失衡、阴失衡、阳失衡和阴阳失衡”等七大失衡。而这些失衡,又与五脏六腑功能息息相关。所以,中医切脉下方,必不离“精气血阴阳”,需“扶正五脏,调理失衡,平衡机体”,方能药到病除,这就是中医“五正平衡疗法”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医的精髓所在,该疗法治疗中老年心脑血管病、风湿骨病、前列腺病、哮喘病、糖尿病、高血压、失眠等慢性病、疑难病,效果尤为明显。 

    八

  有一位高血压患者,血压长期居高不下,还出现过一次脑梗,多方医治无效,听说赵教授擅治疑难病,慕名前来求治。

  赵教授接诊后,切脉问诊,给患者开出了一些中药方剂,让患者减半服用降压药和治脑梗西药。

  令人惊奇的是,仅服药三天,患者血压开始平稳下降,头晕头疼症状减轻;半个月后,血压已从190/145下降到了145/95;后赵教授又多次调整了药方,两个月后,患者血压下降到了130/85,完全恢复正常。

    九

  赵教授用中医如何治疗高血压?

  分症而治。赵教授解释说,每一位高血压患者的发病根本都不尽相同,只有通过切脉问诊,才能辨证论治,或平肝潜阳,或祛痰化湿,或宁心安神,或者以活血化瘀治其标,再以滋补肝肾或阴阳双调治其本,最终都会取得非常好的降压效果。

  像这位高血压患者,属于肾阴亏损,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所致,所以在给患者开具了“熟地、女贞子、龟胶、桑寄生”等中药滋补肝肾。另外,患者长期服用降压和治脑梗的西药,肝必损伤,肝不藏血,故血压长期居高不下,故又加强了活血化瘀,补气固本、养肝补血的药,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患者血压恢复正常。

  这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科学之处,其核心就是一人一方,而不是百人一种降压药。

    十

  听了这些真实的故事,笔者不禁叹服:“赵教授,您是‘脉诊神医’啊!”

  赵教授淡淡一笑说:“神医是扁鹊啊!我之所以能治好几个‘小病’,关键在于对中医‘精气血阴阳’的辨证精准把握,通过望闻问切,明断病机,运用中医“五正平衡疗法”来下方抓药,因人施治,并通过中医调治结合的优势,所以才一次次见到奇效。”

  例如,高血压患者,赵教授把脉所开出中药方剂,一个月即可实现降压和稳压的理想效果。

  例如,心脏病患者,即使出现心绞痛、心梗等严重症状的,通过赵教授悉心诊治,运用中医治本之术,治本中药方剂,短短三个月,心脑血管即可畅通无阻。

  例如,风湿骨病患者,赵教授则会通过祛风除湿、活血化瘀中药之方,短短的两个来月,过去反复发作的老风湿、颈肩腰腿痛短期内就能得到有效改善。

    十一

  现在中医医院西化,中医西化,全然忘记了中医的精髓就在于“望闻问切”,在于“精气血阴阳”的辨证。

  “十病九失衡”。身体虚弱、正不压邪,“精气血阴阳”失衡是百病之源。中医在明断病根上,并不比西医差,特别治疗中老年慢性病、疑难病,确切地说,比西医更胜一筹。

  有人说中医不如西医科学,这种观点极其错误。中医治病,看似同一种病,但对每一人却是下药不同,或轻或重,或缓或急,变化无穷,其实更体现出它的科学性。

    十二

  采访即将结束,赵教授告诉笔者,人过五十无小病,中老年人往往会出现比如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健忘等一些症状,别小看这些症状,不仅是中老年慢性病、疑难病的体现,甚至是大病的前兆。这些症状,也是“精气血阴阳”失衡的表现。如果中老年人发现自己有以下3种失衡表现,其实大多已是七大“失衡”同在,那就必须用“五正平衡疗法”进行治疗了!

  精失衡:耳鸣失聪,精神萎靡,疲劳不堪,毛发枯萎,牙齿松动,面色无华,失眠健忘,腰膝酸软,小便不畅,遗尿便溏等症。

  气失衡:面色苍白,呼吸短促,语言低微,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

  血失衡:面色萎黄,手脚麻木,形体消瘦,失眠多梦,大便干结,头晕耳鸣,神疲乏力。

  气血失衡:少气懒言,面色憔悴,腰膝酸软,咽喉干痛,便秘腹泻,男子遗精滑精,女子经水不调、带下。

  阴失衡:口舌、皮肤干燥,双目干涩,潮热盗汗,五心烦躁。

  阳失衡:畏寒怕冷,心胸憋闷,气短乏力,面色苍白,阳痿早泄,咳嗽哮喘,消化不良。

  阴阳失衡:四肢麻木,少腹疼痛,身重乏力,眩晕耳鸣,关节抽搐,急躁易怒,尿频尿急,腰冷酸痛,虚烦失眠,骨蒸潮热。

  中医“精气血阴阳”辨证施治和“五正平衡疗法” 有济南健康之路 QQ 1253180925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就是五个字(图)
中医讲的是“精气血阴阳”, 追求的是“心肝脾肺肾”扶正与调和
名老中医 高朱雷 中医擅长治未病
睡不好、睡不够、多梦又脱发?中医名家:失眠的病机是人体阴阳失衡
慢性病康复之道:扶正五脏,调理失衡,平衡机体
中医就是四个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