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纪初的饭票记忆:在90年代以前,无票寸步难行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但在90年代以前,却是无票寸步难行,国家统筹统购统销年代,粮票布票车票是计划经济的刚需。


自己是80末生人,待到年龄稍长,这些票据都已退出了乡下日常,唯有世纪初就读邻镇中学的食堂饭票,一直占据着记忆。


2000年初的中学食堂饭票,材质已经用软塑料代替纸张,不容易复制造假,饭票面值仿小额人民币,分别有一两、二两、五两、一斤四种,用蓝、绿、黄、红四种颜色加以区别,大小一寸见方,可以用牛皮筋箍住。


饭票的购买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学生带大米兑换,带了多少米换多少饭票:另外就是按市价现金购买,01年一斤米是1块3。对于绝大多数乡下学生而言,自带粮油,自然是更节省开支的不二选择。


三年初中生活,饭票伴随了两年,有多余的饭票,还可以和家境宽裕的学生打8折兑换现金,给自己去食堂整点花荤,纾解口腹。


还有一种纸质的水票,一毛五一张,一次可以打足一瓶热水瓶。到了初三,学校统一更换了可以刷卡的饭卡,但充值的途径还是和饭票一样,要么现金要么自带粮米。


三年下来,每次往返学校与家中,也不知扛了多少袋米。并不怀念这些饭票,只有那些初中的无虑时光令自己偶尔回首。


似乎,自己最好的快乐都在十七岁以前,这些快乐已经在定义自己的一生。

要了解我们自己生活过的土地,需仰赖具体的食物、街道、商场,有时代划痕的老物件、老票据。它们是我们走近历史的微通道,这个通道有个人,有家庭,有邻居,有社区,有单位,有声音,有颜色,凡在此生活过的人都能找到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这样的历史才和个人过往的血泪和欢欣有抹不去的牵系。

有此牵系,历史就不虚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老饭票:上世纪的清华北大学生,凭这张纸食堂吃饭
老纸头:那个年代食堂凭票吃饭,有钱买不到,遗失不补
70、80年代的青岛,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记忆!
大一生活30年
小说连载 | 《绿色记忆》之:一顿“解放”饭 | 作者:刘月凯
有钱了,又想起那穷时的事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