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仙李白诗中的夏天,美到心醉!

《子夜吴歌·夏歌》

唐代: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镜湖周围有三百余里,荷花欲绽。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在回舟的时候,月亮还未出来,西施就被越王带邀而去了。

镜湖:一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

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境内。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

菡(hàn)萏(dàn):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这首诗讲的是西施若耶采莲的故事。西施采莲,在若耶溪里,不但有传说,而且合情理;至于泛舟三百镜湖之中,则是作者的想象了。

子夜吴歌:六朝乐府吴声歌曲。《唐书·乐志》:“《子夜吴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乐府解题》:“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

《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披散头发,裸露上身,悠然自得的呆在清脆树林中。将解下的头巾挂在石壁上,披散着头发,任由松间的凉风吹过头顶。

诗中描写的夏日中生活的场景,真实、贴切地展现了夏日山中和山中夏日的景象。诗人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种自乐自足的逍遥,特别是对个人情感的放纵与宣泄,可以说达到了极点。全诗写出了作者在山林无拘无束,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晋风度。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李白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背诗 | 子夜吴歌·夏歌
子夜吴歌·夏歌 李白原文赏析
听蒙曼品唐诗之九十八
35、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原文|译文|鉴赏
诗仙李白与美女西施 陈侃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