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步:何海霞山水画之法式效应
问情 音乐: 常静 - 十指弹一

《人美画谱 · 何海霞》卷由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徐步编(研究文章及何海霞作品解析),西安美术学院教授万鼎绘(何海霞作品临摹及技法示范、讲解)。徐步长期从事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对历代山水画家的画论,包括长安画派几位创始人的论画语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何海霞山水画之法式效应》结合山水画发展规律、画论精要及何海霞的创作经验和艺术理念,广征博引,释“法”之意,提出“海霞法式”的概念

 何海霞山水画之法式效应 

文 | 徐步

窠石平远  34X32cm  1932年

在“长安画派”几位大家中,何海霞曾以传统功力深厚而见称于时流。虽不能以传统概论何海霞,然何老最终构筑其风格大厦,却与传统根基紧密相连。何老早年学画,泛临宋元明清诸家,荆关董巨、李刘马夏,深研南宗北宗诸家,甚至袁江、袁耀,都能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后拜师张大千,又仿学千师画法,站在巨人之肩,梳理传统技法,于是高瞻远瞩,心领神会,自悟难得之画理,把握精妙之程式,在中国画传统体系中,往来穿梭,游刃有余,逐渐建立起自家画法堂庑,形成了“海霞法式”。笔线方峻,却能刚柔相济;墨色瑰丽,却可清浑相融。时而高简,以突出大山之筋骨;时而幽深,欲含藏溪谷之韵致。几笔勾勒,便显意象之精彩;大片泼墨,犹见境界之空灵。是以青绿赋色仍见笔意,在亮丽中还存雅格;勾金填色不失墨趣,在沉着中更趋辉煌。如武林高手,身怀绝技,招招见杀;似烟霞先圣,吸风饮露,着手成春。

天设图画  96X58cm  20世纪90年代

落叶归根  40X60cm  1991年

中国山水画写生也好,创作也罢,不是对生活现象进行描绘,而是要在现实中抽化出形式因素,通过高度概括性手法才能表现出来。概括与概念不同,概括是把生命意态归整为某种形势,把生活形象演绎为相应法式。而概念则仅仅是一个符号而已,使生命意象简单化,也使生活感受空泛化了。因此,以概括性手法形成某种法式,对山水画写生和创作都显得至关重要。

暮色苍茫望余雪   40X60cm  1991年

何为法?法从何来?何海霞解释到:“画类万物之情。类是法,是演绎,是归纳,是认识万物的过程。法是通过细微观察所得到的结果,体现出物象内在的精神。”一次, 我画端午节菖蒲, 根部潦草几笔了事,先生说这不是菖蒲, 你画得不对,菖蒲应是九节花。我才悟到万物都有其物性,异地两殊,不同之处,没有弄清之前,仅仅是概念而已。古人说“修辞立其诚”,诚是熟悉对象。理由意而生,法从理来,神藉法生。何老以其创作实践深悟此理,对物象既观且察,观其大要,察必精微,了然于心,于是得法。然后依法行事,熟而生巧,巧而通神。若仅凭概念作画,想当然信笔涂鸦,是谓无法(与创作高级阶段——“无法之法”不可同日而语 ),无法则无天,就无艺术境界可言。

泼彩云山  97X47cm  1992年

何海霞指出,文人画有一个显著特点,“是画家有卓越的学问,在高的思想境界支配下,感受情绪寄托于形象,又在似与不似之间得到天趣。……画家对客观事物注入一种真挚的情怀”,从而“对现实给予高度概括与提练”。提练概括之结果就是归纳为法。

我们所谓“写生”,应视为熟悉生活,建立法则之过程,而创作则是用法之始。山水画写生从“心师造化”开始,但从不模仿自然表象,也不抛弃物象,而是在人格精神主导下抽化自然,从个别中提出一般,在偶然中找出必然,通过情感“过滤”,形成独特表现程式,建立完整技法体系。进入创作时,则以一般表现个别,以共性表现个性,高屋建瓴,以一当百,万变不离其宗。等到胸有丘壑,众法归一之时,则自由挥洒,无不万类由心,不求法而法自在, 不求韵而韵自生。“自脱于天地牢笼之手,归于自然矣”(石涛语)。诚如《阴符经》所谓“宇宙在乎手”,万事万物尽管繁杂,但只要融会于心,抓住规律,就可握于手中自由操纵,万事由我作主,万物任我安排。其理合于自然,又十分高妙,山水画从师造化到创作及其心态活动,正是这一原理所体现。

华山苍龙岭远眺  136X68cm  1979年

翻开中国古代山水画集,我们可以发现,山水画家所画树石与生活中人们所见树石并不一样,原来画家创作并非模山范水,而是借物写心,“万趣融其神思”( 宗炳语), 故能超然独绝。元四家几乎都如此,黄公望之清高, 倪云林之简洁, 吴镇之深厚,王蒙之茂密,均非人间所有,而是心灵之写照。即使是较为“写实”之宋画,一山一水也无不凝结着某种主观情思。范宽之雄伟峻厚,董源之平淡天真,郭熙之绵缈空远,巨然之清爽幽深,在自然中也无法“ 对证”,但又分明是天地间树石云水所生发。由此可见,表现山水之美,并非纯粹依靠真实自然,还要有各种法则来支配,才能高于自然。

杨家岭  45X32cm  1963年

当然,山水画在草创之初无所谓“法”,所以才显出一种稚嫩、粗糙和力不从心,经过众多画家共同努力,相互借鉴,不断总结,从无法到有法,逐渐使山水画走向成熟。其成熟标志即为表现技法具备了丰富性和高难度以及高格调,从而促使了各种技法不断出现,导致山水画走上程式化之路,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特殊发展规律——后人总是“胎息”前人 。初学山水必从临摹入手,老画家 “衰年变法” 还要意临古人佳作。知道师古人,善于师古人,能够继承传统精华,已显其高,继而兼师造化,若能自我立法则更高。然而,要创立一种新法,决非易事,这就使得学者对前人创造之“法” 尤为重视,有时几代人都以“复古”为乐事。明人几乎是宋人翻版。清“四王”紧紧抱住元人不放。的确,有许多人一辈子学而不厌,也无法出人头地。为此,往往会造成一种误解,“认为法度会阻碍情趣的表现,不能发挥个人性情。其实,性情的表现, 必须受到理智的制约。”

雄心壮太华  95X180cm  1989年

何海霞提出问题,也回答了问题。虽然美是个人独特审美感受,但在审美共识中却有个高度问题。情感不受理智制约,只能任凭低级情绪无序流露。当然,在必然法度追求中,也有偶然效果。但“偶然是得之于酣熟的生活,形象积累万千,胸中有物,而后熟练于笔墨法则,笔随意转,达到心手双畅,谓之天趣,偶然欤?必然也。”因此,感情与理智,必然性与偶然性,乃相互依存之关系,没有感情,不成其为艺术,缺乏理性,毫无法度,情感呈无序、无力状态,也难成为艺术。然而,作画过于理性,拘于成法又往往无生气。所以,古来有不少书画家好饮酒,就是要在似醉非醉之时,以激情冲破固有习性,求得自然之天趣。可是,世上能喝酒者不少,能画之士却不多。总而言之,从无法到有法,又从有法到“忘法”,是中国艺术达到高规格之必然锻造过程。画史上革新与守旧之争, 并非不要法 ,焦点是“守法”,还是“破法” ,而破法是为了立新法。长安画派之所以有功于世,是在当时历史机遇下,再次向世人昭示了一个真理: 学习传统,吸取精华,深入生活,创立新法,乃中国画健康发展之道。

老柯春深争缀花  95X178cm  20世纪80年代

何海霞向传统学习,深入、全面,而且扎实,同时对生活又充满激情,且能上升为理性认识,在心源品性上,把握传统,体认生活,所以,能够运用传统法式感受生活真实,并能变异、升华生活元素,又借鉴西画有益因素,丰富传统画法,拓宽表现领域,体现时代特色,学法而又变法,最终以概括性手法,凝练而提纯出自家审美法式,与长安画派同仁一样,在“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之时,会悟通神,形成了某种新式表现语汇,无疑将接续在中国画传统链条之中,为后来者学习和借鉴,且在承前启后中,使传统技法具有了文化含量和传承意义。何海霞法式效应当如此。

二〇一八年十月于长安天籁山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海霞山水画之法式效应9P
两种思维,两种技法|何海霞山水画
何海霞中国山水画之墨法
何海霞讲中国画:山水画之墨法
何海霞先生江南味儿的山水画得益于他师承上得来的技法
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1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