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续资治通鉴长编
userphoto

2022.08.04 加拿大

关注

北宋名臣司马光著《资治通鉴》,是由他的几位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先根据已有正史和其他史料写出“长编”,然后削删、压缩,经司马光统稿而成。这样的著史条件,实在远非其他人可比。只有南宋初年的李焘仿此“长编”书法,著北宋史九百八十卷,虽然后来失传不少,但仍是了解北宋史事最重要的史籍。

李焘官做得虽然没有司马光那样大,但他晚年长期兼任国史院编修,可以见到各朝实录、国史等官方材料,加上他多年收集私家著述,对北宋史料掌握极为充分。他的著史原则是“宁失之繁,毋失之简”,在长编里,他摘抄了大量史料原文,并对一些问题作出考辨(这部分我们以小字注的形式呈现)。

因为他照抄史料原文太多,长编记北宋一百多年的事,就用了980卷,因为篇幅太大无法全部刊印,后来就慢慢散失,现在所传,只有520卷。这就是修史太繁之一弊,很多人责怪司马迁写史比较精简,没有保存足够的史料,设想如果史记有五百卷,历汉末以后的战火,到底又能保存多少呢?

长编完全缺失的徽钦二朝、部分缺失的英宗神宗哲宗朝,很难说是因为卷帙太大难以刊刻,这些是北宋的争议年代,有可能已被南宋朝廷销毁,估计是很难找到复原了。

通鉴的校对和制作网上都不乏其人,我是想坐享其成不去凑热闹,转弄一些更少人去做的书。长编的文本来自网络,我做了非常多的加工,主要有:1.打出生僻字,原文件用括号拼字法,我都打了出来,这类恐怕有六七百之多;2.核对校勘记数量,原书校勘记有一万多条,一开始数目差得极大,我几乎是一卷卷查找核对,最后对上了,做成弹注;3.原本的小字注纸书是字号区分,原文件用了括号包起来,但是缺漏很多,缺失的地方我比对原书一一加上,然后现在也是楷体小字加颜色进行区分。

现在这版的缺点的话主要有两点:一是原书的波浪线即书名号没有,二是校勘记里每一条缺一个间隔空格,但是对阅读的影响很小了。


好久没发书了,今天是七夕,下班之后有点无聊,想到传统节日可以发本古籍,就把这书整理一下来分享给大家,祝大家七夕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读《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浅释
汪受宽:宋代史学与《资治通鉴》
宋金元学术著作(一)
【觅史记】司马光《资治通鉴》:年代遐长,搜采繁富(下)
司马光诞辰1000年,其人其事其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