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曦老师公开课丨用一点圆明的心灯,点亮生活
userphoto

2023.07.10 加拿大

关注

🌷 

在第六阶《见道明心的笔墨》正式启程前,小林老师在直播公开课上,与大家一起回看我们一步步走到现在,所得到的,所留下的:

前四阶课程,我们学习书法技艺,接受琴棋书画的陶冶,养成日课自律的习惯,是为“戒”;第五阶课程,是基础铺筑后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也通过精读《童蒙止观》学习静坐的功夫,是为“定”;第六阶,我们将跟随小林老师细致研读古文经典,探寻智慧的本质。

这堂公开课,便是我们迈向新旅程之前,小林老师递来的一点心灯。今天我们将公开课的内容要点细细整理分享,祝愿大家都能借着这灯火作指引,接过属于你的那盏明灯,成就更好的自己与人生。

公开课程回顾视频




冷静下来,思考一下,你真的爱智慧吗

还记得“普鲁斯特问卷”吗?完成之后,许多同学都说,好像重新认识了自己一般。

“认识你自己”,这是一道哲学的究极命题,我们所爱的,我们看重的,我们在意的,我们会为之触动的,都由这一句生发而来。

所以,在回答我们是否爱智慧之前,也需要先“认识你自己”。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同,便在于自身的价值体系。只有先认识智慧于我们价值几何,才能肯定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走过的一段段旅程、攀登的一座座高山,日复一日的习练与精进功夫,都是为了沉淀、塑造和追溯我们最真实的价值观,构筑出属于自己的小世界,拥有稳定如中锋的核心。

这时,再来回答这个问题,无论答案是与否,只要是真诚而笃定的,便是对智慧最大的尊重。

一颗种子+一枚果实

塔勒布说,“他们会羡慕你的成功,你的财富,你的相貌,你的地位,但是很少人会羡慕你的智慧。”这句话是在讲,大家总会羡慕饱满的果实,却忽略最初那颗种子,忘记成功与财富,都是由那颗种子生长而来的。

我们要做播下种子的人。播下种子后,还需要悉心灌溉。想要拥有轻盈的人生,就需要清晰的价值体系指导与强大的执行力,所谓先洞察本质,再用行动去实现,知行合一,生命的质量便会提升,进入“得自在”的状态。

有句台词便很好诠释了这点,“一个半秒钟能够看清事物本质的人和一个一辈子都想不清楚事情的人,肯定是两种不同的命运。”

这就是智慧,一种让人处于幸福自然、充满创造力状态的能力。

台词来自于电影《教父》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因为懂得,所以实践,不惧时空与生死,一以贯之。这句短短的话,被无数文人奉为圭臬,终身捍卫。

时间往前走,我们看到二祖求法,立在雪中一夜后挥刀断臂;王阳明听闻朱熹学说,认为宇宙真理藏在万物之中,于是七天格竹,不吃不喝,体悟人生。

而离我们最近的时代,亨利·拉卡米耶(LV总裁)年逾七旬,每次想要尝试新事物,都会对自己说,“我有的是时间,我会按我的节奏来。”

这些身体力行,是“心原本不动,不虑而思才是道”的应现。外界总有许多压力与阻碍,但若我们的心能够映照万物,稳定而明澈,不恐慌忧虑,思考出智慧的应对之道去处理,便能活得很自在。




我们一生中会做许多抉择。所有的抉择都有运气的成分,如果不确定,便会犹豫迷茫,这时能够助援的,便是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以及价值体系的支撑。

古人常说的“见道”也是如此,所有的修齐治平、入世活动,最终都是为了见到智慧,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星星,因外在的智慧和内在的心,本就是一体的。

对于古代文人来说,“积学养气”便是通往“见道明心”的核心途径。

“积学”是读书,却不仅限于读书,是读经典,读被时间验证的东西。在这个时代,我们习惯了去寻求那些投我所好的书籍,却也要时时牢记敞开自己,接收四面八方的经验。

“养气”是练功夫与定力,积蓄能量,能够稳妥存放与应用那些我们读下的学问,才会从容谦卑,不致犹疑,如此便有见道明心的可能。

过去在听《金刚经》与《道德经》时,同学们常会被其中的内容打动,或流泪,或赞叹。这不仅是因为文字触达人心,更为可贵的是发现其中蕴含着一条智慧的通道,发现两种不同语言体系的典籍竟可以融会贯通。

“智”是分开的学问,“慧”让人看见万物间的会通,这是读书带来的无可替代的快乐。

所以古人经典需要三家并参地来读,寻到那种平等的智慧。儒释道三家是中国文人完全的精神后花园,儒家入世,道家养身,佛家养心,三者会通,便能一目了然,很好地知行合一,否则难免带着偏颇和失焦。

傅大士曾戴道冠、着僧衣、穿儒生鞋去见梁武帝。梁武帝大为不解,傅大士回答,三家本为一体,他的穿着不过是效仿三家关系罢了。

傅大士一语道破古人的精神世界,正是有这三足鼎立的支撑,他们才能如此富足而稳定,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又将入世的磨练作为精神上提升的养料,乐观通达。

古文典籍微言大义,它所给予我们的,也是我们能量水平与状态的体现。所以不要简单地去读译文,要立体细致地读,走到文字很深很深的源头里去,看到它最生动鲜活的一面,而不只满足于一个呆板的切片。

小林老师在公开课上讲了马一浮先生的“见月初闻道,临池得养生”,便是一层层剖析了诗中字词的不同含义。

“见月”是第一句的文眼,月亘古高悬,是不变的,即“道”的本体;而万川映月,或大或小的影子,则是“道”的应用,在这两者之后,还有我们眼中的“月”,是应用后的表层分别。我们要追逐的,应该是最原始的月亮,看透事物的本质。

这样的道理,我们在《坛经》与《金刚经》中也可以找到对应。

《坛经》里提到“法报化三身”,就是三个月亮的结构。“法身”指我们的心性与天地、宇宙、大道为一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岿然不动,如同天上的月亮;“报身”指我们存在于世,每个人的因果各有差异,正如不同的川流倒映不同的月;“化身”是我们所成就的事业,是我们的能量所决定的那枚眼中的月亮。

《金刚经》中说“如如不动”也是如此。《说文解字》中,“如”的意思是:如者,从随也。“从随”是“跟随”的意思,我们眼中之月跟随水中之月,乃一“如”,水中月映现的是天上月,便是二“如”。

是不同的语言逻辑,但蕴含的智慧却可共通,这便是我们要三家并参、溯源求知的原因,短短一句话,却需要不断地挖掘、比照与丰富,才能吸收其中真正的精髓。

看透本质后,如何做,悟后起修,需有更多的能量,才能支撑我们的追求和消耗。“临池得养生”,“养生”既是扩充心的容量和能量,也要学会节能,不把自身置于险境,而在各种情景中游刃有余。想要达到这个结果,就需要不断练习与提升,以艺臻道。

愿你也如鱼得水

暄桐教室一直以来施行“母语式的教学”,在几十本字帖的学习与临写后,我们掌握了充足的语言材料,有了扎实稳固的基础,在这之后,才能接收到明晰清楚的反馈。

在接下来的第六阶课程中,我们会跟小林老师以范本、以帖为中心到以自我语言为中心,一起去完整地接受我们所学到的一切,提炼与梳理出规律要点,而非盲人摸象,只见局部。如此,我们才能获得技法经验上的全面提升。

比起他人给予我们固定与机械的套路,我们还是应该用自己的手与眼,去理解这个世界。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林曦这些文墨可爱的画,你最爱哪张呢?
笔墨游戏|和林曦老师一起好好读书和画画
暄桐教室「见道明心的笔墨」课程开启啦
【随笔】今天,你走心了吗?|若 曦
在林曦私塾发现汉字美
林曦的小世界:忽逢幽人 如见道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