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心雕龙》93句精华,藏着人生智慧,还是写得一手好文章的秘籍!

《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共十卷,五十篇,分上下两编,各二十五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个部分。

《文心雕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章学论著,由于书中所论多涉及文学创作,故现代学者又多视之为现存最早的一部用中文撰写的综合性的文学批评专著。作为一部体大思精之作,它既总结了先秦以来文学创作的经验,又继承和发扬了前人文学理论的丰富遗产,在文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的产生在中国文艺理论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书取“文心雕龙”为名,“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序志》篇);“雕龙”则典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所记“雕龙奭”之称,原指齐人驺奭善采驺衍谈天之术而成文,如雕镂龙纹一般精致,刘勰取以状饰“文心”,盖指此书的主旨在如雕镂龙纹那样精致地揭示作文所需的细微用心。

-1-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摘自《文心雕龙·知音》

解释:弹奏过上千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很多柄剑之后才懂得如何识别剑器。

感悟:只有读过并写过很多文章,才能练出一手好文章;诗文欣赏者必须有高度的艺术修养,才能真正欣赏作品,对于作品的鉴赏力是后天培养、逐渐累积的。

-2-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摘自《文心雕龙·神思》

解释:一登高山,诗情就充满了高山,一看大海,诗意就洋溢海水。

-3-鉴悬日月,辞富山海。百龄影徂,千载心在。摘自《文心雕龙·征圣》

解释:他们的见解有如日月之明,他们的辞藻就像高山大海那样丰富。古代圣人虽成过去,但他们的精神却永垂不朽。

-4-义典则弘,文约为美。摘自《文心雕龙·铭箴》

解释:道理正确,合乎常情,文章才有分量,能说服人;文辞简洁精练,才显得优美。

-5-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摘自《文心雕龙·情采》

解释:华丽词藻繁多而真情很少的作品,让人品味起来必然生厌。

-6-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摘自《文心雕龙·神思》

解释:积累学识来储存珍宝,要斟酌各种事理来丰富增长自己的才学。

-7-意得则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摘自《文心雕龙·养气》

解释:文思涌现就舒展情怀执笔书写,文思阻塞就收起情思放下笔来,找到灵感再来书写。

-8-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摘自《文心雕龙·神思》

解释:有的人身在江湖,心神却系挂着朝廷。

感悟: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9-逍遥以针劳,谈笑以药倦。摘自《文心雕龙·养气》

解释:通过安闲自在来消除劳累,通过谈话说笑去医治疲倦。

-10-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摘自《文心雕龙·物色》

解释:春秋四时更替,冷季昏暗暖季舒朗;景物之变化,叫人不觉心旌摇动,受到感染。

-11-将赡才力,务在博见。摘自《文心雕龙·事类》

解释:要丰富自己的聪明才智,务必做到扩大视野,博闻广见。

感悟:出行和读书,都能增长见识。

-12-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摘自《文心雕龙·风骨》

解释:懂得怎样使文章有骨力的作者,文辞一定选择得精当;懂得怎样使文章有教化作用的作者,思想感情必然能抒写得显豁。

-13-谈欢则字与笑并,论戚则声共泣偕。摘自《文心雕龙·夸饰》

解释:谈到欢乐时文字和笑声并至,论到忧伤时语言和哭泣同来。

-14-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摘自《文心雕龙·熔裁》

解释:文章中有可以删削的句子,足见其粗疏;文章中没有一个可以削减的字,才知道其精密。

-15-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摘自《文心雕龙·神思》

解释:有时候某些事理就在心中, 却要到极远的地方去寻求, 有时候某些思想就在眼前, 却又像隔着山河一样遥远。

-16-情往似赠,兴来如答。摘自《文心雕龙·物色》

解释:把感情倾注于客观景物就像赠与一样,客观景物触发的意兴就像酬答一样。

-17-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摘自《文心雕龙·原道》

解释:人都具有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出语言来;有了语言,就会有文章,这是自然的道理。

-18-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摘自《文心雕龙·知音》

解释:作者只有当感情奔腾涌动时,才能文思如泉,运用文字形成作品;读者只有认真阅读、仔细分析作品,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为作品的情所打动。

-19-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摘自《文心雕龙·原道》

解释:天地之间的人与二者互相配合,成就了天下万物生灵,这就是道家所称的“三才”。

感悟:所谓三才,即天才、人才、地才,强调天地人和谐,天时,地利,人和。天地人为三才,日月星为三辰,卦三画而成,鼎三足而立。

-20-意少一字则义阙,句长一言则辞妨。摘自《文心雕龙·书记》

解释:少一个字意义就不完整,多一句话辞采就受妨害。

感悟:写作时需注意语言的精准和简洁,更好传达信息并引起读者的共鸣。

-21-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摘自《文心雕龙·明诗》

解释:人具有各种各样的情感,受了外物的刺激,便产生一定的感应。心有所感,而发为吟咏,这是很自然的。

-22-

先王圣化,布在方册,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摘自《文心雕龙·征圣》

解释:古代先王圣人教化万民的思想,记录在书册当中;孔子的理念风采,体现在他的格言当中。

-23-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摘自《文心雕龙·练字》

解释:思想既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也能见诸文字。

-24-善删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辞殊而义显。摘自《文心雕龙·熔裁》

解释:善于删字的人,文章中一些多余的字虽然去掉了,但意思仍保留下来;善于铺陈的人,文章中所用的辞藻各不相同,而意思愈来愈明显。

-25-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此已然之验也。摘自《文心雕龙·附会》

解释:有时修改一段文章比写全篇还艰难,换一个字比改写一句还麻烦,这是已有经验证明的了。

感悟: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苦吟派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忽一日於驴上吟得:'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作'推’字手势,又作'敲’字手势。不觉行半坊,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观者讶之, 岛似不见。韩愈得知后,没有怪罪贾岛,告诉他: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

-26-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摘自《文心雕龙·征圣》

解释:思想要充实而语言要有文采,情感要真诚而文辞要巧妙,这就是写作的基本法则。

-27-善附者异旨如肝胆,拙会者同音如胡越。摘自《文心雕龙·附会》

解释:一个善于安排文辞的人,就能把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得像肝和胆一般密切;但是一个不善于安排内容的人,却会把本来相联系的事物写得像胡和越那么互不相干。

-28-妙极生知,睿哲惟宰。精理为文,秀气成采。摘自《文心雕龙·征圣》

解释:只有圣人能懂得精妙的道理,因为他们具有特出的聪明才智。他们把精妙的道理写成文章,以自己灵秀的气质构成文采。

-29-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侯,则披文而见时。摘自《文心雕龙·辨骚》

解释:说到山水,就能使读者仿佛可以顺着声音看到山光水色;说到节令物候,就能使读者在阅读时似乎可以感受到所写时令的寒暖。

-30-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摘自《文心雕龙·物色》

解释:用简清的语言概括丰富的内容,把事物的情态状貌表现无遗。

-31-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摘自《文心雕龙·风骨》

解释:文字应该有骨力,就好比身体必须树立骨架一样;情感要能起教化作用,就像人都具有某种气质似的。

-32-性灵熔匠,文章奥府。渊哉铄乎,群言之祖。摘自《文心雕龙·宗经》

解释:它们不仅有培养人的精神的作用,而且是文章的巨大宝库。经书是这样的精深和美好呵!是一切文章的祖宗。

-33-论如析薪,贵能破理。摘自《文心雕龙·论说》

解释:论中的说理应该像劈柴一样,贵在能按照木材中固有的纹理自然破开。

-34-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摘自《文心雕龙·体性》

解释:感情有了激荡,自然要用语言表达;思想有了活动,自然体现在文章上,作家的感情由内而外逐渐显现,形成与内容相一致的风格、形式。

-35-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摘自《文心雕龙·隐秀》

解释:优秀的作品,有“隐”、“秀”两种特点。所谓“隐”,就是含有字面意义以外的内容;所谓“秀”,就是作品中特别突出的句子。

-36-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摘自《文心雕龙·神思》

解释:思理不畅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常常内容贫乏,文辞过滥的人又常常有杂乱的缺点。

-37-权衡损益,斟酌浓淡。芟繁剪秽,弛于负担。摘自《文心雕龙·熔裁》

解释:衡量文字哪里要增,哪里要减;考虑笔墨哪里该浓,哪里该淡,删去多余的字句,剪除芜秽的内容,使文章减轻负担,避免冗长累敷。

-38-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摘自《文心雕龙·情采》

解释:情理是文章的经线,文词是情理的纬线;经线端正了纬线才织得上去,情理确定了文词才会畅达;这是写作的根本。

-39-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矣。摘自《文心雕龙·声律》

解释:声音婉转于唇齿之间,就像玉石振动之声一样美妙;文辞和谐悦耳,听起来就像是圆转的串珠一样。

-40-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摘自《文心雕龙·章句》

解释:一篇文章文采焕发,是由于章节没有毛病;章节明白细腻,是由于句子没有缺点;句子清新英挺,是因为文字没有虚妄。

-41-搜句忌于颠倒,裁章贵于顺序。摘自《文心雕龙·章句》

解释:搜集句子时切忌颠倒,剪裁章节时贵在顺序。

-42-箴者,针也,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摘自《文心雕龙·铭箴》

解释:箴这种文体,好比针石一样,是用来规劝告诫、治病防患的。

感悟:“箴”本义为一种缝衣用的工具,即后世之针。“箴”是竹制的针,后来使用金属制针,故字又作“鍼”,又作“针”。“箴”可以用来刺肌体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古代人民很早就发明“针刺治病”,引申出告诫、规劝义。古代有些贤明的国王,广开言路,命百官指出他的缺点,称为“箴王阙”。古代有一种文体,是专门规劝、告诫读者的。这种文体就叫做“箴言”。

-43-斟酌乎质文之间,而隐括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摘自《文心雕龙·通变》

解释:要在朴素和文采之间斟酌尽善,在雅正与庸俗之间考虑安排恰当,然后才有资格谈论文学创作继承与革新问题。

-44-惊才风逸,壮志烟高。摘自《文心雕龙·辨骚》

解释:(屈原)惊人的才华像飘风那样奔放,他宏大的志愿像云烟那样高远。

-45-三极彝训,训深稽古。致化归一,分教斯五。摘自《文心雕龙·宗经》

解释:经书上阐述了天、地、人最经常的道理;要从这里吸取教训,便应深深地钻研经书。它们本着一个总的教育目的,具体进行教育则分为五经。

-46-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摘自《文心雕龙·神思》

解释:在吟咏之间,发出了像珠玉一样脆亮的声音;在凝神观照之中,好像呈现出风云变幻的气象。

-47-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摘自《文心雕龙·练字》

解释:善于写文章的人,其才华能写上万篇文章,但是却为择取一个字,常常感到困难。

-48-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摘自《文心雕龙·明诗》

解释:慷慨激昂抒发心志,光明磊落施展才华。

-49-生也有涯,无涯惟智。摘自《文心雕龙·序志》

解释:生命是有尽头的,没有止境的只有知识、智慧。

感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50-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摘自《文心雕龙·辨骚》

解释:写作才能较高的人,能从中吸取重要的思想内容;小聪明的人,就只能学到些美丽的文辞。

-51-万钧之洪钟,无铮铮之细响矣。摘自《文心雕龙·宗经》

解释:万斤的大钟,不会发出细微的响声。

-52-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摘自《文心雕龙·论说》

解释: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三言两语之间,可以胜过百万雄师。

-53-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摘自《文心雕龙·神思》

解释:研究阅历各种情况做到彻底的观察,顺着作文构思去寻求恰当美好的文辞。

-54-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摘自《文心雕龙·情采》

解释:水性虚,所以水面能产生波纹;树体实,所以花朵能绽放于花托上,文采要以文章的思想内容为依托。

-55-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摘自《文心雕龙·宗经》

解释:言辞简练而意义丰富,事例平凡而寓意深远。

-56-学业在勤。摘自《文心雕龙·养气》

解释:对于学业,应该做到勤劳。

-57-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摘自《文心雕龙·知音》

解释:遇见知音实在难啊,音乐本就难以理解,何况碰到一位懂得之人,要想遇见知音,真是千载难逢。

-58-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摘自《文心雕龙·原道》

解释:龙和凤以美丽的外形来呈现祥瑞,虎和豹以身上的花纹来展现英姿。

-59-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摘自《文心雕龙·原道》

解释:云霞的色彩,胜过无数画工的杰作;草木开花,不需要工匠为其加工点缀。

-60-义贵圆通,辞忌枝碎。摘自《文心雕龙·论说》

解释:道理要讲得通顺,语言要清楚明白、干净利落。

-61-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摘自《文心雕龙·辨骚》

解释:选择奇伟的内容,但不失去真实;鉴赏花朵,但是不弄掉他的果实,说明写作应当保持纯真的内容。

-62-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摘自《文心雕龙·明诗》

解释:内容方面则追求描绘出景物的真实样貌,文辞方面要求尽可能地做到新颖。

-63-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摘自《文心雕龙·辨骚》

解释:如果没有屈原,哪里能见到《离骚》这样的杰出作品。

-64-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摘自《文心雕龙·诠赋》

解释:情感由外物触动而兴起,作品意义必然明了雅致;以感情来观赏事物,作品里会有感情精妙的体现。

-65-民各有心,勿壅惟口。摘自《文心雕龙·颂赞》

解释:百姓有自己的思想,不能封天下悠悠众口。

-66-情深而不诡。摘自《文心雕龙·宗经》

解释:感情深厚而不偏离。

-67-或简言以达旨,或博文以该情,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摘自《文心雕龙·征圣》

解释:有的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意思,有的用丰富的文辞抒发情感,有的用明确的道理来建立结构,有的用含蓄的意义来表达真实的作用。

-68-道心惟微,神理设教。摘自《文心雕龙·原道》

解释:自然之道是多么的精妙,先贤按照这种精妙的道理来设立教化。

-69-陶铸性情,功在上哲。摘自《文心雕龙·征圣》

解释:通过文章和思想来陶冶后人的情操,古代圣贤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功劳。

-70-字删而意缺,则短乏而非核;辞敷而言重,则芜秽而非赡。摘自《文心雕龙·熔裁》

解释:删除了字句,就会使得意思残缺,这样做是短缺,而不是核心的思想;言辞扩充,但却使得语句重复,是冗杂,而不是丰富。

-71-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实而难巧也。摘自《文心雕龙·神思》

解释:写作时,文思凭空想象,意蕴容易奇特,但需要用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常常难以运用得巧妙。

-72-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摘自《文心雕龙·情采》

解释:古代圣贤的著作,总称做“文章”,这不是说文章要有文采又是什么呢?

-73-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摘自《文心雕龙·情采》

解释:如果虎豹没有花纹,那它们的皮毛就同狗羊的相似;犀和兕的皮虽坚硬,但还靠涂上丹红的漆来显示它们的色彩,可见文章还需要文采。

-74-立诚在肃,修辞必甘。摘自《文心雕龙·祝盟》

解释:建立道德的诚信在于严肃,祝盟的文辞必须写得美善。

-75-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摘自《文心雕龙·辨骚》

解释:(楚辞)气概贯穿古今,辞藻华丽堪称绝伦,一时之间难有能够与它相媲美的了。

-76-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摘自《文心雕龙·辨骚》

解释:(文章)抒发怨抑的情感,使读者为之痛苦而深深地感动。

-77-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摘自《文心雕龙·辨骚》

解释:诉说离别之情的,会让读者感到悲伤难过。

-78-民生而志,咏歌所含。摘自《文心雕龙·明诗》

解释:人生来就有感情和志向,诗歌就是用来表达的。

-79-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摘自《文心雕龙·诠赋》

解释:所谓的“登高能赋”,是指看到事物从而引发自己的感情。

-80-其取事也必核以辨,其攡文也必简而深。摘自《文心雕龙·铭箴》

解释:所叙述的事情,都必须确实而清楚明白;所用的文词,都必须简要而深远。

-81-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也。摘自《文心雕龙·夸饰》

解释:写文辞要善用夸张修饰的手法,才能达到或者发挥出强烈的表现效果。

-82-褒见一字,贵逾轩冕;贬在片言,诛深斧钺。摘自《文心雕龙·史传》

解释:在史书上被褒扬一个字,比做大官还要荣耀;被贬斥片言,比受斧钺之刑还难受。

-83-诗有恒裁,思无定位,随性适分,鲜能通圆。摘自《文心雕龙·明诗》

解释:诗歌有固定的体裁,但思想却没有固定的标准,随个人的性情来适应,很难有能将各种体裁都做好的。

-84-主佐合德,文采必霸。摘自《文心雕龙·事类》

解释:自身的才华与后天学习的知识能够相辅相成,文章的文采一定会称霸一时。

-85-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摘自《文心雕龙·原道》

解释:形体确立之后文章自然就完成了,声音就是文章的词句。

-86-后进追取而非晚,前修文用而未先。摘自《文心雕龙·宗经》

解释:后世的学者去探索学习并不算晚,前代先贤用了很久也不嫌过时。

-87-论文必征于圣,窥圣必宗于经。摘自《文心雕龙·征圣》

解释:评论文章一定要用圣人的标准来检验,寻求圣人的标准一定要以经典文著为根据。

-88-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摘自《文心雕龙·正纬》

解释:这些事情内容丰富且奇特著名,文辞华丽,对经书虽然没有益处,但对写文章很有帮助。

-89-傍及万品,动植皆文。摘自《文心雕龙·原道》

解释:将文章的理念推及世间万物,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有文章可循。

-90-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摘自《文心雕龙·物色》

解释:不同的岁时,有不同的景物,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面貌;诗人的感情随着景物的不同而变化,语言根据感情的变化而运用。

-91-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略语则阙,详说则繁。然则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摘自《文心雕龙·物色》

解释:山林原野的自然景象,确实是启发文思的宝库,表达得过于简单会导致遗漏,表达得过于详细会使人感到厌烦,屈原能深切地领会《国风》《九歌》写出《离骚》这样的作品,大概就是得力于大自然的帮助吧。

感悟:客观物景对于创作有重要意义,面向社会现实、深入生活、反映生活。

-92-忠信可矣,无恃神焉。摘自《文心雕龙·祝盟》

解释:讲求忠信就足够了,不需要依靠神灵。

-93-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摘自《文心雕龙·情采》

解释:从前《诗经》的作者,是为了抒发感情而创作诗歌,后来的辞赋作家,是为了创作才造作出感情。

感悟:没有真挚的感情创作的作品辞藻华丽,矫揉造作,内容真实、反映生活、传递情感的作品才是真的好作品。

本文整理:国学府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4句《文心雕龙》名句
古籍名句|《文心雕龙》名言合辑
刘勰《文心雕龙》重点难点问题
刘勰《文心雕龙》94句名句鉴赏,逐句翻译,便于背诵
《文心雕龙》审美意象体系探微(大众文艺)(孙继黄)
关于文心雕龙的50名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