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鸠摩罗什|美如拨云见日,深情似你一般
userphoto

2023.08.11 加拿大

关注


明天,《林曦老师的线上直播书法课》之「见道明心的笔墨」就要开课啦。她将带我们去往中国文人精神世界的后花园,一起阅读《金刚经》《老子》等典籍。

《金刚经》原为梵文,约有六种不同的中文译本,而最为人熟知的,就是鸠摩罗什所译的版本。

鸠摩罗什是个奇妙的人,他出身龟兹皇室,《高僧传》描述他“神情朗彻,傲岸出群”。他是千古一僧,君主们为了得到他不惜发动战争。他一生翻译佛经七十余部,大多成为各派宗祖的开山经典。难以想象,他带领三千弟子译经的宏大场面,只是,自他而始,佛学盛弘于中国。

他所译的佛经,文辞优雅、铿锵悦耳,这些“诗句”带着一种特殊气质,和整个魏晋南北朝时代一样,充满了复杂的底味,是美的,清洌的,也是深情的。

于是,今天想和你聊聊这位如诗人一般的译者:鸠摩罗什。

林曦老师手书

曾经有一个美丽的国家,它的名字叫龟兹。

这个宏伟的佛国位于新疆天山南麓,是西域诸国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罗什在后来翻译的《阿弥陀经》中说:“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天雨曼陀罗华。” 大概就是形容他的家乡。

克孜尔千佛洞壁画(局部)

有一天,印度宰相之子鸠摩罗炎厌倦了世代为官的生活,抛去故土,来到这里。因为他绝世的才思,龟兹公主耆婆拒绝了众多的追求者,对他一见倾心,两人结为伉俪。

他们给新生的儿子起名鸠摩罗什,“罗什”是“童寿”的意思。

此时的龟兹正处在和平而富足的阶段。千百的佛寺林立,王宫中总是“鼓催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夜夜长歌,胡旋舞不停。

罗什和其他皇室的孩子们享受着快乐的童年时光,他们无忧无虑,触摸来自各地的音乐:有中原的排箫和阮、羌人地区的横笛,波斯宫廷的琵琶和印度的箜篌。

他们不但要学习当地的吐火罗语,还要学习梵语、巴利语和汉语。而成年王室成员则正醉心于开凿石窟,传播佛法。

林曦水墨

罗什七岁时,公主耆婆出城游玩,却看到饿殍满道的场景。或许是世间的真实震撼了她,她猛然醒悟,决意过一种修行的生活。

可是,已为宰相的鸠摩罗炎与耆婆的国王哥哥都不同意她的决定,百般无奈,她竟然绝食抗争,直至家人应允。

耆婆就是这样一个舒展而果决的女性。

为了让儿子也能潜心修习,远离繁华靡丽的王室日常,她带着罗什吃粗食、穿布衣,徒步沙漠和绿洲,陪着小罗什静坐,以磨练恒长的耐心。

在一片茫茫的漠色中,她一次次目送罗什小小的身躯走向渭干河北岸壮丽的千佛洞,那里是罗什的“寄宿学校”。

每到夜里,窄小洞窟中的罗什被孤独纠缠着,直到天明。

林曦水墨  (局部)
但很快,正如妈妈耆婆所希望的那样,罗什说:“我的心开始如水一般平静,从前那些欢乐的回忆已经不再时时诱惑着我,一个新的世界像海一样辽阔,等待我去遨游。”

接下来的数年里,耆婆带着罗什去到罽宾拜见大师盘头达多,去到疏勒、温宿,在大师佛陀耶舍和须利耶苏摩门下学习。罗什博采众长,像是海绵一样吸收着各种各样的知识。

哲学、文学、医学、神学、占卜,鸠摩罗什无所不学,无所不通,他妙达吉凶,言如符契,日渐成长为一个奇悟天拔、率性豁达的天才少年。

20岁时,罗什在龟兹王宫正式受戒,一场辩论让他成为誉满西域的讲经大师,龟兹国王屈膝作为他的脚凳,请他登台弘法。

林曦水墨
也是在那一年,耆婆决意离开龟兹去印度深造。

临行前,母子相对,耆婆说:“方等深教,应大阐真丹。传之东土,唯尔之力。但于自身无利,其可如何 ?”

伟大的教义要传到东方,就倚靠于你啦。可这对于你本身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要怎么办呢?
鸠摩罗什说:“ 大士之道,利彼忘躯。”
想来,妈妈并不把孩子当作私有之物,而是寄他于更辽阔的世界,让世界的艰涩磨练他,滋养他。
而小小的心灵也欣然会意,抱着同样的热情,朝着自己的所向前进,这也许是日后,罗什那些灿若星辰的经书,第一层温暖的底色。

林曦水墨

罗什所向往的东方,正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是一个苦难的时代,家国不易,民生维艰,不仅是战乱,旱灾、洪灾、地震也连月而发,“家家有强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世间好像处于被烟幕遮蔽的大雾之中,看不清方向。生命如同蝼蚁,一切都迷惘,一切都不可琢磨。
佛教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日渐流通与盛行的。

林曦水墨

北方的五胡十六国,民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稍有不慎便烽烟四起。也唯有佛教通行于各族之间,成为重要的纽带。

高僧不但维系人心,还扮演着为统治者提供决策指导的重要使命,因此,君主们都希望高僧归顺于己。

前秦君主苻坚是个崇佛的皇帝,他邀请襄阳高僧道安来到长安辅佐自己。没想到,道安却说:“若真要有所作为,你迎我并没有什么意义,仍需请来'道震西域,声被东国’的鸠摩罗什才行。”

这以后,当苻坚派大将吕光西征,便特意叮嘱,务必请回罗什。

不久,战火就烧到美丽的龟兹,罗什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离东方更近了一步。

可是,命运并没有让罗什成为苻坚的法师,而是在前秦灭亡以后,被吕光带往姑臧,立国后凉。
本为武夫的吕光并不懂前秦君主苻坚的用意,亦不是一个崇佛之人,只觉得罗什“年齿尚少”,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常常戏弄他。
吕光看罗什是个受戒的僧人,就强行让他娶妻,出行时,让他骑牛或者烈马随行,以看罗什坠马为乐。
林曦水墨

罗什只是面不改色,任其作为。他并没有忘记,就像是《金刚经》中,佛陀与众人同去城内乞食那样,他愿意相信自己的碗是空的,才能放下自身的骄傲,也可以弯下腰来,接受这些沉重的布施。

这段时间里,他给吕光做军师以谋得生存,同时钻研汉语,与来往的僧人交流,开坛讲经,一晃就是数十载。
也许,正因在如此的经历之下,仍然保有信心与不移的信念,才能在日后,用另一种语言讲出那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就像是陶渊明在困顿与波折之后,悠然而见的南山。
不过是在苦难时,想起心中的真言,以呼起平淡却坚实的信心,在何时何地都是如此,这正是那个时代的深情。

从汉末起,佛经开始流通于中国。虽有支娄迦谶、竺法护、昙摩蜱、道安等人前后翻译,但汉译佛经仍未从懵懂模糊的状态中挣脱,它依附于玄学传播,用儒家和道家的方式去解读,总是难以理解,让人如坠五里云雾。

后秦的君主姚兴十分苦恼当时翻译的佛经晦涩难懂“理滞于文,常惧玄宗坠于译人。

佛经中的智慧被许多人读到了,却不见得明晰,有人觉着了那明晰,却无法用汉语告诉别人。
可君主需要它来管理国家,文人需要它来理清纠集的思想,百姓需要它来疏解日常的烦闷。
所以,无论是君主还是僧侣,文人抑或是百姓,都亟待有人能拨开云雾见青天,他们等待一个能把那些奥义讲成,他们能够听得懂的语言的人。

 

莫高窟第23窟局部

就好像是感到了众人的召唤,弘始三年,命运将鸠摩罗什迎入了长安:后秦姚兴破后凉,罗什被奉为国师,入主逍遥园后迁往长安大寺,开坛说法,重译经典。

当罗什到达长安,正如久旱逢甘霖。众多高僧自发而来,他们满怀着热情与求知的心情,谛听一位西域大师的新解。
他们一面翻译,一面讲经,一面辩论,一面思索。这其中,有君王姚兴,有将军常山公、安城侯,有70岁的法和,也有19岁的僧肇,煌煌数千人之众。
罗什带领众人合力重译经典,就如同在开垦了一半的荒地上耕耘,相互切磋,取长补短,“胡音失者,正之以天竺,秦言谬者,定之以字义”。
《一个人的龟兹》纪录片截图

《法华经要序》中记录了翻译时候的场景:

长安大寺内,经幡舞动,坐于高台的罗什手执梵文经典,几乎到了视译的程度,美妙的汉语脱口而出,翻译的言辞通畅流利,却能如同梵语原文一样意义准确。
君主姚兴位列次座,比照原来的汉文译本,一字一字校对,八大弟子带领着数千僧众对新旧译本反复推敲、比较,几经讨论才得定稿。
罗什、君王、僧众重译经典,举国力而为之,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事。
弟子僧叡说:这美妙“真若披重霄而高蹈。登昆仑而俯眄矣。”就像是凭着彩霞一路登上山峰,在昆仑之巅俯瞰大地一般。即便是云开雾散,太阳光明磊落,照耀大地,也不足以形容它啊。

林曦水墨

也许,这并非是指经文,更是形容众人一同,为了打开一个崭新的世界,所做的,那样深情的祈愿。


鸠摩罗什曾说:梵文佛经原本华丽绚烂,文辞的音韵错落,能够以音乐伴奏,诵唱为歌。

这似乎与魏晋南北朝时盛行的文风相应。
你看郦道元的《水经注》: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俊茂,良多趣味。
这样的语言,如乐曲一般,婉转自如又明朗畅快。当我们朗诵它,就如西域人用梵文诵读佛经一样。
罗什意识到,若将原本梵文直译为汉文,便失去了它美丽的韵致。虽然也能明白大意,却将原有的味道剥夺。

林曦水墨

诗本是甜美而有用的,古希腊诗人贺拉斯这么认为。

佛经亦是如此。从前的译者们,不懂梵文,抑或中文功力不深,因害怕失去原意,而抛弃了“甜美”,将“有用”置于首位。罗什却认识到了“甜美”对“有用”的重要性。

正如“神即形也,形即神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神形本为一体。

“Tathagata”是“如来”的梵文。高僧昙摩蜱将它音译成“怛闼阿竭”,罗什却把它翻译成“如来”。

如来,好像来了,也好像没有来。

南怀瑾老先生曾说:“你看电视的时候,电视上的人是不是来到了眼前?其实他没有,他只是如来。

你打电话的时候,那个人是不是来到耳边上?可他没有,他是如来,好像来了。

所以如来在哪里?佛在哪里呢?

林曦老师手书

佛就在这里。你不要另外去找了,你的心中,你的身心内外,随时有佛;只要你自己能够找到,你就见到了佛,也就见到了如来。”这便是“如来意涵。

“如来”,经过千年以后,当我们再次读到这个词,依然为它的神妙所震撼,这正是罗什,从佛陀的手中递与我们的礼物。



经过罗什的润泽,繁琐乏味的汉译佛经变得铿锵悦耳,犹如拨弦而动,即可起舞;经过罗什的意译,佛理的明朗从晦涩的文本中浮现出来,如“秉神火以霜烛”,如驱散了阴霾,太阳光耀斯境。

罗什还告诉我们,佛经里面的每一个字,都有上千的僧众和君王姚兴,有他自己的过往,有一位叫耆婆的母亲,有汉末以来所有人的努力,还有佛陀深远的希冀。

那里有深情,是寄托祝愿的爱,是平淡与坚定的信心,是同一个祈愿,是一首穿越千年的长诗。
林曦水墨

愿你在阅读《金刚经》时,在念诵鸠摩罗什所译的美丽真言的时候:

过去、未来、大千世界、想入非非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
也能如拨云见日,感受那智慧的深情。

2023年8月12日

早上十点,不见不散
等你来上课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人好简
实证西域为中国固有领土之⑥丨苏巴什佛寺:两位佛学大师相隔200多年的对话
​淤泥中的莲花
一代高僧鸠摩罗什:身边拥有无数女性,火化时舌根烧出“舍利子”
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字何义?许多人都理解错了
古代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都是谁?四人中有三人不是汉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