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美丽的作业

《梅竹言志》说课稿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梅竹言志》出自七年级第四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时间安排.教学过程设计五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梅花和竹子的特点和类型,学会怎样去欣赏梅花和竹子,从而达到自己创作梅花和竹子。

2本节课在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梅花在严寒中开放,枝干遒劲,花朵飘香;翠竹葱翠挺拔,宁折不屈。在人们心目中,它们凌冬不败、傲霜斗雪,象征着坚强的意志,寓意高洁不去的精神。古往今来,人们托物言志,以各种方式赞美他们,追求表现崇高的人生境界。在高雅和逸趣昂然的气氛中,使观赏者在深沉的微笑中得到启迪。学习梅竹能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3.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梅花和竹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创作不同类型的梅花和竹子。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图文并茂的结合,引导学生对梅花和竹子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感受梅花和竹子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创作思维。

1.教学重点:学习梅花和竹子的欣赏和了解、学习它的绘画技法及特点等。

2.教学难点:尝试创作一幅梅花和竹子相结合的作品。

3.具准备:课件 教材 多媒体等

4.课时:课时

5.授课对象:初中生

.教学对象分析:

梅花和竹子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出现在这里,虽然对初中一年级的同学来说可能还比较的熟悉,但是他们还不具备了一定的鉴赏力,因此能够很好的去理解、欣赏梅花和竹子的基本技法、特点以及类型等艺术魅力。因此通过图文并茂的结合,引导学生对梅花和竹子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感受梅竹精神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创作思维。

.教学方法设计:

教法分析:遵循“教为主导,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育思想。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合作学习等来完成本课的教学.这样可以很直观、很形象的让同学们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

学法设计:遵循“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做到学与练的紧密结合。本节课是一堂综合性的课程,结合学生的思想特征,让学生在轻松的环节中学习.

四. 教学时间安排:

本堂课所用时间为45分钟,在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将通过播放梅花和竹子视频来增强本课的感染力,从而通过提问引出新课,所用时间为3分钟.在教学本课内容中,由于主要以讲授理论知识和演示技法为主,使学生对国画的传统表现技法有更深的了解,所用时间为30分钟对知识点的回顾7分钟.总结本课和作业布置,所用时间为5分钟.

五. 教学过程设计:

(一) 组织教学:上下课起立仪式,清点人数

(二) 引入新课

环节一:通过提问方式,引入课题。

在此同时让学生讨论、回答“花中四君子”的寓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环节二:分别讲述中国画的一些绘画技法和用墨。·

中国画用笔讲究书法的意味,中锋、侧锋用于不同线

条的表现。·国画传统上有“墨分五色”之说,主要是说明墨的浓淡干湿的差别。把握水分是用墨的关键,笔锋到笔根的浓淡层次和笔画之的交叠,使其在宣纸上产生丰富的墨色变化。增加学生对国画一些基础知识的了解,一边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接下来的知识和以后的创作。

环节三:画梅花的一些技法和技巧

·播放画梅花的教学视屏,让同学们用最直观的的方法来学习画梅花。来激起同学们的绘画积极性

·枝干:画枝干要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对角出枝。运笔疾速果断,表现其挺拔。枝梢用焦墨,中锋行笔,起落停当。枝干留出部分空白为添花之用。

·构图.画面构图要处理好疏密关系,可以先做好小构图稿,安排好枝干、花朵、款识和空白的位置、大小以及穿插、组合等关系,做到心中有数。

从视屏和以上两个知识点让同学们以图文并貌与知识点相结合更直观、更清晰的学习画梅花的技法和方法。

环节四:竹的相关知识、绘画技法和技巧

·播放画竹的教学视屏,让同学们用最直观的的方法来学习画竹子。来激起同学们的绘画积极性 ·竹的一些相关知识让同学了解一些竹和历史人的关系,使其对竹的绘画激情。

·画墨竹 需要意在笔下,落笔肯定,谙熟技法更利于大胆的表现。竹竿由竹节组成,中间长上下短。画竹竿由下往上,一气呵成,再点浓墨以表现竹节的圆润体积和走势。竹节点上分左右枝。

从视屏和以上两个知识点让同学们以图文并貌与知识点相结合更直观、更清晰的学习画竹的技法和方法。

环节五 重点回顾

1.画梅花的一些技法和技巧

2. 竹的相关知识、绘画技法和技巧

环节六 放映一些梅、竹图片,供同学们欣赏。方便同学们对梅竹的创

作。

作业:

1.临摹梅花作品,学习和运用传统笔墨技法,尝试表现梅花。

2.学画竹子,并与梅花组合,尝试画一幅梅竹图。

以上我从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时间安排.教学过程设计五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1.《看茎认植物》教学设计
国画梅花枝干技法3
错位拍梅花的技法
北大博导霍老教学,国画技法教学之梅花枝干
处处有文章-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笋芽儿》导学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