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都期待的音乐剧的春天,还会来吗?

2015年上半年,随着音乐剧《小时代》的上演,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话题,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缓步前行的背后,到底还有哪些问题?借着某媒体的采访,我也对这一话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仍然对这一行业充满期待,但我们仍有许多问题需要一一面对。


1.虽然音乐剧在中国植根发芽已有30余年,但国内音乐剧的市场却起步很晚(甚至很难形成)。您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我认为原因有三方面,

一、国人仍缺少一种去剧场看戏的习惯。

二、对音乐剧的理解很片面。

三、看戏难。

这三个原因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的。首先,国人过去很多都没有去剧场看戏的习惯。为什么会没有?因为我们的父母长辈,哥哥姐姐都不看,从小到大生活的环境里,本就缺了“看戏”这一环。

那我们的父母们为什么不爱看戏?他们会告诉我们,他们年轻的时候本来也没几个演出可看;当时的工资少生活条件不好,大家都把钱花在了勤俭持家上;加上剧场都在市中心,去一趟交通还不便利等等。

那后来改革开放了,大家生活也好起来了,演出也多起来了,交通也方便多了,可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哥哥姐姐们更不爱看戏了。他们会反问你,为什么要去剧场?那里面演的都是些歌剧、京剧、芭蕾舞什么的,多没意思,不如唱K、蹦迪、看电影来得好玩。

从物质平乏年代的没有条件去剧场,到物质丰富年代人们可选择的娱乐方式太多而冷落了剧场,都为现在的音乐剧发展设下了一道难关。

为什么说我们对音乐剧的理解很片面?一方面,虽说音乐剧进入中国内陆快30年了,但在前十年是几乎没什么发展的,几乎没有音乐剧演出引进,也几乎没什么人知道音乐剧;而中间的十年,音乐剧开始进入引进时代,但引进的剧目只是少数,且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悲惨世界》、《猫》、《剧院魅影》都出自同一个制作人之手,都诞生在80年代的欧洲,后两部又都出自同一位作曲家之手。它们绝对称得上一个时代的代表,但却无法成为音乐剧百年历史的代言人。音乐剧有别于歌剧、话剧、舞剧的一大特征是,它特有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所以音乐剧的舞台上可以跳芭蕾也可以跳街舞,可以唱美声也可以唱摇滚。我们在引进时代里看到的寥寥数部音乐剧,只能展现音乐剧大丛林里的几个部分,而我们没看到的依然是大多数。

另一方面,引进时代里,真正进剧场看音乐剧的人仍旧是少数,而且是少得可怜的少数。更多人是站在剧场外了解的音乐剧。大家从有限的渠道,或者从看过人的口中得知,音乐剧与歌剧有许多共性的时候。大家开始依据自己从小到大的理解习惯,把音乐剧和歌剧、京剧、芭蕾舞全归到了“没意思”的行列。并且在接下去的很长时间里,大多数人都没有提起想去剧场看一看的愿望。

于是,音乐剧的观众群始终走在缓慢爬升的阶段。观众规模小,又影响了更多音乐剧的引进和创作。导致每年上演的音乐剧数量有限,真正想看音乐剧的人,想看也难!再者,音乐剧本来就是烧钱的行当。像百老汇一部大制作音乐剧前期投入动辄上千万美元,而每周的运营成本也在60万美元左右,想收回成本起码都需要连演一年多。而当一部巡演版音乐剧进入中国也就演个把月,除了基本的制作和版权费用外,还有高昂的场租费、票务代理费、税费等。有人算过一笔账,这三类费用几乎占到演出成本的近75%。而因此产生的高昂票价也让原本就不太进剧场的人望而却步,高票价也是多年来阻碍音乐剧在国内发展的又一道难关。看戏难的第三个原因是剧场少,上海现在能演音乐剧的大剧场小剧场加在一起不过二十家。而这里面还有水分,不少剧院虽然也演过音乐剧,但音响设备根本就达不到做音乐性表演的要求。音乐剧要发展,势必会进入驻场演出的模式,而有限的剧场数量会成为制约音乐剧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但我个人觉得,在今天,当下做音乐剧的圈内人应该会比5年前更有信心。我之前说过,阻碍音乐剧市场发展的三个原因其实是相互关联的,而如果要解决起来也并不复杂,可以说只要撬动第一块骨牌,后面的也就一块儿被推倒了。而这关键的第一块骨牌就是“观众”。

有赖于近几年话剧市场的大开,进剧场的观众数量以及那些习惯进剧场看戏的观众数量都在不断提升中。而音乐剧观众的数量也在这股大势中得到提升。

进剧场看戏在这几年也逐渐成为一种小资的生活态度而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大家在朋友圈、微博上晒得不再只是美食和美景,一个等候开场的舞台照也成了微博上随处可见的风景。当电影的票价一降再降的同时,一场价格不菲的音乐剧反倒更能体现你独到的品味和生活品质。当然,随着市场环境越来越好,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音乐剧门票的价格也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奢侈品了。

随着观众群体的扩张,音乐剧的多元化终于得以在观众面前展开。像《寻找初恋》这样的小剧场音乐剧;像《I LoveYou…》这样的概念音乐剧;像《Q大道》这样的“无节操”音乐喜剧,都呈现出与过往人们“站在剧场外了解的音乐剧”完全不同的一面,并让越来越多人看到它“有意思”的一面。

另外,从如今上海红火异常的儿童剧演出来看。也许就在不久后,国人不习惯进剧场的传统就将一去不复返。?

2.就目前来讲,音乐剧的“本土化”还存在哪些困境?(市场,创作短板)

对音乐剧的理解问题。

无论是本土化还是原创音乐剧,国内现在有很多人在做音乐剧的时候都没搞清楚一件事,观众坐在剧场里,到底是来听歌的,还是来看戏的?曾经不止有一部原创音乐剧做过这样的事。主角被人追杀,情急之下决定离开家人,但在最最紧要的关头,这位主角却要放下手中包袱,对着家人唱上一曲时长为3分多钟的“离别感言”。而且你可以想象,副歌里那几句一模一样的话还要翻来覆去唱个两三遍。

国内的音乐剧人似乎还很不理解“音乐剧是戏剧”这件事儿。他们总是为了一首可有可无的歌曲,去活生生掐断原本流畅的戏剧进程。像这种片段,原本故事发展到这儿,应该是很紧张的一段戏。但当你停下3分钟,还同样的话反复唱了好几遍之后,观众的紧张感就消耗掉了,戏给人的感觉就很拖沓。戏一拖沓就不好看,戏不好看了,歌又没有好听到让人听一遍就无法忘怀的地步。那这样的演出,对任何一个观众来说最多也就一句“还不错”,打发了。

国内很多音乐剧制作人都在追求一种,“音乐剧只要音乐好听就够了”的境界,却把“好不好看”扔在一边。甚至都忘了,剧本对音乐剧的重要性。音乐剧不是简单的演一段戏,唱一首歌,然后再演一段,再唱一首,这样循环进行就可以的。如何在音乐声响起的时候,能让戏继续地演下去,才是音乐剧的艺术追求。也只有这样的剧才能叫观众为之起立鼓掌,并在第二天告诉自己的朋友“我昨晚看了一场超棒的剧!你也该去看看!”

本土创作上的短板还有很多,比如一些汉化作品只顾着翻译原剧里的笑话段子,故事却讲得支离破碎;一些剧的歌词翻译太诗气,不看字幕完全不知道角色在唱什么,导致人物立不起来等等。这些都在让音乐剧变得“不好看”。

3.在您看来,如何才能找到“观众对音乐剧的观赏需求”和“音乐剧自身的市场定位”之间的交叉点呢?

音乐剧曾有一段和流行音乐相辅相成的发展时期,因为在那个没有唱片,没有收音机,没有留声机的时代,舞台是音乐最好的传播途径。而它们两者也在那个时期里,确定了共通的前进方向,就是“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和接受”。所以,就像流行音乐始终都能找到自己的市场和观众一样,音乐剧也有这样的能力。

音乐剧本来就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未来在中国它也应该是这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剧院魅影》令整个剧场战栗|唱段|民族歌剧
实力教学:如何在剧场俘获女神
来一趟艺术之旅 纽约百老汇必看的戏剧
刻意成功,不如故意失败
“京剧危机主要不是唱戏的危机,而是看戏的危机”
武汉剧院,望断英雄来时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