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举自由平等博爱就能改造世界了?


导言:

如果说法国启蒙运动是给理性“高唱赞歌”,那么苏格兰启蒙运动就是给理性搞“风险评估”,这就是经验主义哲学的特征。





科学革命并没有直接影响到政治思想,但它却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提问方式我在前面的推文提到过,世界在你眼中如何呈现,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如何对世界发问的。


而科学革命以后,人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变了,于是,政治思想就也跟着变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思想的改变是科学革命的副产品。


这就涉及到了政治思想要回应的两大问题,即:我们要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以及与我们所处的世界最相匹配的政治秩序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



艾萨克·牛顿


牛顿用三大运动定律为起自哥白尼的科学革命收官,而三大运动定律的数学基础则是他发明的全新数学工具,就是微积分。


说起微积分,你也许还能想起来莱布尼茨,他几乎凭一己之力跟牛顿同时发明了微积分这一数学工具,甚至科学史家还认为,从两个人的演算手稿来看,莱布尼茨发明高数的时间很可能是要早于牛顿的。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


听过卓老板专栏的朋友或许会很熟悉他们二人的这段学术争执。那这段学术争执怎么来的呢?简单讲,有一种说法认为牛顿是个学阀,他掌握着皇家学会主席的位置和一些重要学术期刊,而莱布尼茨没有这些优势,于是就造成了后来的结果,就是微积分尽管是莱布尼茨先发明的,但却被牛顿给抢先发表了。




紧随科学革命的是启蒙运动。一般我们说“启蒙运动”,都是指17到18世纪发生在法国的那场思想解放运动,代表人物是伏尔泰、卢梭和孟德斯鸠这伙人。


但是过去人们不大会提到,与法国启蒙几乎同时代的时候,还有两个启蒙运动,分别是“苏格兰启蒙运动”和“德国启蒙运动”发生在英国和德国的启蒙运动之所以不那么引起后世人们的注意,原因之一就是这两场运动没像法国启蒙运动一样,闹出那么大的动静。但你要看长线的话,你就会发现效果更好的事实是发生在英国的苏格兰启蒙运动。


我们通常会把伏尔泰的启蒙路数看为启蒙运动的主流,因为在很多史学家看来,伏尔泰的启蒙套路极大地提升了法国人对理性的信心,引导着随后的法国大革命的演化路径。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伏尔泰的基本主张就是世界是用理性可解的。咱们在上期推文讲宗教改革的时候提到过一键回顾➡️宗教改革为什么是一场伟大的误解?,宗教改革大大地贬低了理性在认识世界方面的发挥。你可能要问,为什么在伏尔泰时代,大家就对理性有如此之大的信心呢?这就跟科学革命有直接关联了,科学革命以一种科学化的外观,极大地提升了理性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刚才我谈到了法国启蒙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运动,苏格兰启蒙。苏格兰启蒙最重要的人物是休谟,休谟前面还有个人叫贝克莱,这也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乔治·贝克莱,开创了主观唯心主义


贝克莱有一个著名的说法叫“存在即感知”。咱们的教科书上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十分不准确的。教科书认为贝克莱要告诉我们的是,不可感知的东西就不存在。这就好比你没有感知到远方有个星球,于是你就认为这星球不存在。


可事实上,贝克莱完全不是这个意思。他实际上是说,远方的星球原则上来说是可感知的,我们现在没有感知到,不代表它原则上来说不可感知。


只要一个东西在原则上来说是可感知的,那么这个东西就是存在的,但是物质是不可感知的,所以物质不存在。


听到这儿你可能觉得很费解,面前的桌子、杯子、人,这不都是物质吗?贝克莱会告诉你,不对,你所感知到的只是具体的杯子、桌子和人,但这都不是物质。那物质是什么?物质是你从杯子、桌子、星球、人,等等所有这些东西里面抽象出来的一个共相。既然这个共相是你抽象出来的,那它就不是一种自然意义上的存在、或者说物理意义上的存在。


你抽象出来的东西只存在于你的脑子里,你只可以想象它,但却无法感知它,因此它不是客观存在。你从来没有见过的星球,但它在原则上是可感知的,所以它存在,而物质这东西不存在。你听到这也未必知道这种讨论究竟有什么意义;我再进一步来解释一下休谟,你就知道它的意义何在了。



大卫·休谟,英国经验主义集大成者


休谟说,世界的本质是不可知的,我们能思考的只是一些可被我们整合的观念。


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我们用视觉来感知世界,那你是怎么用视觉看到这个世界的呢?首先得有光线打到你的眼睛里,精确地讲是打到你的视网膜上,你的视网膜的感光细胞便会形成一系列的生物电信号,然后这生物电信号通过你视网膜后面的视神经,传递到你大脑里,刺激你的大脑细胞。然后大脑细胞再对这些传进来的视觉信号进行整合,就整合出来了一些观念。


而你所能思考的对象是什么呢?在休谟看来,你思考的只能是你大脑里面整合出来的那些观念,而这些观念却并不是外部的世界。


当你在看杯子时,你在看什么?


咱们还是拿杯子举例,休谟的意思是说,你根本没有看见这个杯子,你看见的是从杯子上反射出来的光线,镜子上面也能接收到这杯子反射出的光线,但镜子并不知道它在接收这个东西,而我们知道我们在接收,是因为我们大脑在思考,而大脑思考的并不是这个杯子本身,而只不过是这些反射光线打到眼睛里之后,所形成的一些可被我们大脑整合的生物电信号。



而你思考的这些观念是否真的就能符合外部的客观存在呢?休谟的回答是,不知道。原因是,如果你想确认这些被我们整合的观念是否真正符合外部的客观存在,那么就得和外部世界进行比对来做验证,可是比对的标准在哪里呢?它又得通过刚才所说的那样一种生物电信号过程进入你的大脑,此时你只不过又获得了另一个观念而已。

所以,你在进行的是观念和观念之间的比对,而不是观念和这个客观存在的杯子的比对。那客观存在究竟是啥呢?休谟的回答是,你永远不可能知道,因为但凡你想知道它的时候,你都得对它进行感知,而感知的结果就是你头脑里多了一个观念而已。所以客观世界不可知。



既然客观世界不可知,我们又要活下去,怎么办?我们总是需要依赖些东西才能生存与行动嘛。依赖些什么呢?休谟的回答是经验。


那休谟所说的经验又到底啥意思呢?举个例子,比如太阳明天会升起,因为你此前看到无数次太阳升起,于是你可以预判它明天还会大概率地升起。但是你没法证明它一定会从东边升起,你只能说我对此有一个足够强的期待,因为要是太阳真就不升起了你也没辙。而且,逻辑上来说太阳明儿就不升起了,这是也是完全可能存在的,胡乱打个比方,比如说忽然来了个三体人的飞船把太阳给击碎了,那你也就看不到太阳的升起了,或者太阳升起这事儿也就不存在了。


太阳会从东边升起?


我举这个离奇的例子,是为了告诉你,太阳不升起这事儿从逻辑上来说是完全可能的,进一步讲,只有人存在,才涉及到太阳升起这概念,人不存在的时候根本没有太阳升起这回事儿。因为所谓太阳升起,是指你在你所站的这个位置,看到太阳与你所在这个点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化,这个变化被人称作“升起”。如果没有人存在的话,哪里还会有这类的概念呢?所以休谟说世界本质不可知,可知的只有经验。休谟所说的经验是指观念的可重复性。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形成一个对未来的预期,这是一个大致稳定却不必然的预期。



启蒙运动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法国启蒙运动那帮兄弟的主张,这帮兄弟认为世界有一个基本的理性的规则,我们依照这个规则就可以改造世界。在经验主义者看来,依照理性来改造世界这种想法,纯属胡闹。因为这规则也只不过是你想出来的又一观念而已。


依照理性主义的搞法,法国大革命的革命者会坚定地认为,自由、平等、博爱这些高贵的理念,其本质是可以为理性所把握的,当他们面对与他们脑子里的自由平等博爱不相符合的现实世界的时候,他们就敢“断定”是现实错了,而非他们对现实的理解错了。这在经验主义者看来是非常荒唐的,哪有什么本质?观念的可重复性,只不过是一种概率性的存在,这和本质没有关系啊。


但是法国革命者既然觉得现实世界错了,就会依照他们把握住的那些理性的理念,来改造现实世界,如果现实不服从改造,那就得加码;结果是现实更反抗,就再加码,法国大革命于是就变得极为暴烈。在经验主义者看来,正是法国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为法国埋下了暴力革命的隐患。



而依照英国经验主义的路径,世界的本质不可知,靠拍脑门子想出来的自由平等博爱去改造世界,这事儿一点也不靠谱。经验主义者的意思不是否认自由、平等、博爱的存在,而是说你不能凭想象去设想它,你必须依照过去的经验来体验它。


要到过去的经验里去体验的话,直接的问题就是,过去经验所提供的自由之类的东东又在哪里呢?很简单,就在传统所留下来的法律里面。英国普通法不是哪个国王凭空制定的,而是在历史上无数的司法判例当中逐渐迭代演化出来的,它就表达着作为一个整体的英国人千百年来共享的生存原则与法律理性,脱离开这种已被长期实践的法律理性去凭空想象、开创新的理性原则,在经验主义者看来是不靠谱的。


然后基于经验,我们才能知道未来这种自由、平等、博爱可能是什么样子,你脱离开经验,你对这东西的想象完全不靠谱,而法国的这些启蒙者呢,他们甚至还要试图依照这些拍脑门子想出来的概念去改造世界,他们这是把法国人往阴沟里带。

《姊妹革命》


有关这段历史,我推荐大家看一本书,叫《姊妹革命》(杨小刚的译本)。这部书的一个主张就很贴合经验主义的立场,作者认为,英美革命之所以不那么暴烈,原因之一就是人们不会轻易地被不切实际的预期所挟持。对比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哲学立场,这句话就相对好理解。因为只要法国人试图依照一个理性的原则,把凡是不符合这原则的东西都给连锅端,那法国人就完全背弃了经验。


听到这儿,你可能疑惑,难道经验不应该符合理性吗?此时经验主义者就会回答你,谁告诉你经验一定要符合理性原则的?经验,而非理性,才是行动的基础,正因为理性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才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目前,来自《枢纽》的人文社科爱好者们在已经成立的七大线上社群“枢纽脑洞北京站、上海站、深圳站、南京站、成都站、大连站、青岛站”中和各位洞友深入交流,洞委书记会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整理下各位洞友的思考精华,并把大家的真知灼见发布在“枢纽特区-思考发烧友之家”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理想主义与政治国家的关系
《发现文明》52 理性崇拜的法国启蒙运动
大国崛起(五)之法国
《世界哲学源流史》法国启蒙运动之八:霍尔巴赫
把启蒙变成一种生活态度|专栏
第二章 法国大革命与“自由、平等、博爱”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