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流的励志片教你成功,一流的才教你失败

今天Sir要说的这片,来自一个老熟人导演。


走进他的店门,无需多言,只要闲坐下来,他自然给你端上称心如意的饭菜。


感觉就像彼此知根知底。


每次都貌似有点重样,又总是回味无穷。


说的就是是枝裕和最近推出的新品——

 

《比海更深》

よりもまだ深く




毫无悬念的高水平发挥,豆瓣8.6




这是一个关于你年少时最不想成为的那种“糟糕的大人的故事。

 

男主人公良多(阿部宽 饰),50岁了,还是一事无成。

 

一直以来想成为小说家的他,如今靠当私家侦探,每天替别人“捉奸”来糊日子。


自诩是为了创作“积累素材”。

 

离了婚,还利用“侦探”之便,偷偷跟踪前妻和和她的新欢。




因为沉溺博彩,总是钱还没在手里焐热,转头就交给了赌场。

 

还要不断地借钱和典当,拆东墙补西墙。

 

自己房租交不出,给儿子的抚养费也一再拖欠。

 

儿子都忍不住关心他:

 

你钱够吗?




趁老妈不在家,翻箱倒柜地找钱,就连老爹死前留下没刮开的彩票,他也全揣兜里。


随手抓起祭坛前的团子塞进嘴,在母亲突然回来时,手忙脚乱地恢复现场。



此时的他,胡子拉碴,脏兮兮,嘴边还留着团子的粉末。

 

什么 要钱么 你这里都是白的



这样的中年,真不好看啊。


十五年前,他可是凭借处女作小说获得过文学奖的。


只是后来,每天都铺开稿纸,却写不出一个字。


 

他看自己,是一个大器晚成的落魄作家。

 

我说啊  我可是大器晚成型的




别人看他……


好像一条狗啊。

 


他也搞不懂,我昔日堂堂的一个意气少年,怎么活着活着,就活成了中年废柴

 

我的人生到底是从哪里开始不正常了



唉,良多,你要怪就怪导演咯。


是枝裕和在《比海更深》剧本的第一页写着:


我们都无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成年人。


塞林格说得更残酷:成长是必经的溃烂。


其实除了良多,其他人也一边感叹“原本不该是这样的,一边又无可奈何地这么活着吗?



良多的前妻响子(真木阳子 饰),独自抚养着儿子,对于多的靠不住,她早已经看透了。

 

但从她和良多暧昧的眼神来看,两人关系似乎也并非那么冷。


感情暧昧归暧昧,可现实选择上还是很诚实——选择了和多金的新男友一起生活。


成年人了,光靠爱哪能活下去 




良多的母亲(树木希林 饰),一个很豁达的老太太。

 

毕生的梦想是住个大别墅,如今老了,在封闭的住宅区独居,也不太爱出去交朋友 。

 

交了朋友,也就是增加葬礼的人数而已



 

良多完美遗传了留下一堆债的死鬼老公的“不着调”,但,也还是她最心爱的儿子。


人前老爱显摆自己的“小说家儿子”,人后默默给良多高中时种下的橘子树浇水。


鼓励他——

 

可惜不开花不结果

我把它当作你,每天给它浇水



 

在前儿媳面前,她两眼泛泪地说出惋惜儿子婚姻的话:

 

怎么就会变成这样了呢




是呀,为什么呢?

 

我不赌博、不抽烟、不纹身,怎么还是没过上好日子?

 

多年来,良多也一直在追逐自己的作家梦。


可他再也写不出曾经那样的小说了。




他甚至想过当公务员。


“因为不想变成老爸那种人。”


 

可是,父亲的好赌本性,像魔咒一样附在他身上。


当铺的老板,见证了老客户从良多父亲变成良多。


母亲,则见证了从前老公翻她工资,现在儿子翻她的退休金。


姐姐也摸透了多,在他找钱的地方留下一张字条。


真可惜!

                                      ——老姐




10岁的时候你想当飞行员,20岁的时候你想当作家,30岁的时候你的理想变成了赚钱……


可是要是到了50岁,一个理想都没能实现,你就陷入了比海更深的生活怪圈,很难再爬出来了。


巧合的是,良多问起儿子真悟的理想,他也答“公务员”。


:不是职业棒球选手么

儿子:当不上的

:为什么?不去做你怎么知道当不上

儿子:我就是知道



更讽刺的是,奶奶问真悟是不是长大不想像爸爸一样。


他立即不假思索地点头。

 



一代代人,不都是这样活过来、老过去的么?


说到这,Sir联想到了一部中国电影。


《比海更深》记录的是被生活困住的一家人,贾樟柯的《站台》则记录了那一代人。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80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刚刚吹到山西一个小镇。


一群文工团的青年人坐不住了,他们急于摆脱父辈的生活。


看一本《茶花女》,也要挨打挨骂。



说是文艺汇演,其实是自吟自唱。


唱着《二十年后再相会》,想着到时就能实现“四个现代化”,未来“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他们跟着文工团的大篷车,到外面四处走穴。


带着梦想在外面兜了一大圈,最后还是回到起点,在小镇里过着自己厌弃的生活。



原来,不是每个人,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的。


近3个小时的《站台》是一条人生不断下沉的失败之路。


而《比海更深》则是已经沉到了底端、不可自拔的稳定状态。


好在,这样的失败并不可耻。

 

电影最后,当良多去典当父亲留下的砚台,老板拿出了之前老爸留下的书——良多获奖的小说。


(他当时)一个劲儿把书分发给这条街上的住户们

说“这是初版,一定会升值的




父亲,你骗人。


当他用这个砚台研着墨,在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或许是良多第一次真正理解了那个“赌鬼”父亲。


而在又一个和儿子每月一次的“见面日”里,良多把精心挑选的书和一堆未刮开的彩票送给儿子。


……儿子好嫌弃。

 

没办法,不管儿子认不认,这些都来自一位好窝囊的父亲,好没用的爱。




影片中,努力做又总是错的几代人,最后都习惯了做个无用的人。


然后释然地对自己说:


对不起啊,没成为那个从小就想成为的自己。


请你别遗憾啊。


乍看之下,《比海更深》真是一部“无用”的电影。


(对了,本片片名来自邓丽君的伤感老歌《别离的预感》。想听就戳——)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別离的预感 邓丽君 - 君之纪念册


虽然听不懂歌词,但Sir听着听着,也get到了一种“失败者舒服的放松感”。


别笑。人生在世,哪能个个都有用?


可即使再废柴的人生,也总有比海更深的东西,值得珍惜。


你一定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法成为理想的大人,那又怎样?
路遥,农民的儿子,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把日常活成文学,作家马原“云上的日子”,仙了!
男孩被带回乡挑粪,只想告诉孩子:读书才是最容易走的那条路
他们在岛屿写作:愿未央,我记得
陕北作家 || ​ 张秀峰:理想,根植于厚实的父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