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法月萍——小蚯蚓做成富民大产业

法月萍在做实验

5月19日,记者见到市劳动模范、法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法月萍时,她正在位于德州高新区的公司研发中心研制蚯蚓多功能疗效化妆品。

今年48岁的法月萍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12年投身农业后,立足蚯蚓产业,全面打造蚯蚓微生物生态工程系统,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如今,她的蚯蚓年销售额600万元,用蚯蚓粪种植的有机蔬菜不愁卖;研制的蚯蚓活性酶植物营养液等产品,获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

放弃200万元年薪投身现代农业

女博士放弃年薪200万元企业项目规划咨询师的工作,投身现代农业,讲起过往,法月萍打开了话匣子。在南京做企业咨询师时,法月萍注意到,每年中央出台的一号文件均与农业有关,她意识到农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经过多方考察,2012年,法月萍在济南山区试养蚯蚓。 2014年,恋上红蚯蚓的她辞去咨询师工作,带着创业团队来到老家山东淄博,在高青县流转400亩土地成立公司,引进10吨红蚯蚓,开始创业。

拉牛粪、指导农民养殖蚯蚓……法月萍天天待在大田里,正是凭着这股拼劲,使公司年收益达600万元。用蚯蚓分解牛粪、驴粪,20天后成为蚯蚓粪,价值增长30倍,一吨卖到1000元;在养殖蚯蚓的大田里,用蚯蚓粪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亩产增产10%以上。

加大科研投入,发明6项专利

“新旧动能转换在农业行业已经显得极其迫切。”2017年、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让法月萍认识到不能仅满足于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必须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努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2017年,被禹城生物产业基础和完备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法月萍落户禹城,全面打造蚯蚓微生物生态工程系统。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快速建起2个蚯蚓养殖车间,购置1万个养殖箱,槽式养殖面积达800平方米。

质量兴农,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关键。建车间的同时,法月萍加大科研投入,投资200多万元,组建研发中心和团队,拉伸蚯蚓加工产业链和价值链。山东大学硕士毕业的王晓晶说,作为研发团队的灵魂人物,法月萍的“钻”劲儿激励着大家。用活体蚯蚓研制活性酶植物营养液(一种高效叶面肥)时,法月萍在实验室钻研一呆就到后半夜,带着大家翻阅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相关学术著作,上门请教学术权威,经过近千次实验,终于研制成功。

法月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用3万吨蚯蚓活性酶植物营养液就能带来90亿元收入,投入只是其百分之一,能使300万亩农田化肥减一半,100万亩农田实现有机种植,社会效益巨大。

目前,“法博士”品牌已注册5大类商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公司已启动年产500吨蚯蚓活性酶制剂生产建设项目,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额可达到1.5亿元。“今年我们会继续扩大规模,将在河北、江苏建设养殖基地。 ”法月萍信心满满地说道。

投身产业扶贫,打造绿色兴农工程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法月萍认为,扶贫帮困、带动农民增收,是一个企业家应尽的社会责任。

当前,法月萍正在教授、带动禹城伦镇农户运用蚯蚓粪和活性酶植物营养液种植有机蔬菜,让更多农户致富。同时,她计划使农业种养殖与蚯蚓深加工产业成为生态体验式旅游的基础和依托,加速一二三产融合,实现伦镇从蚯蚓小镇向有机小镇转变,再转型升级为健康小镇。

今年年初,法博士蚯蚓循环生态农业示范园采用蚯蚓养殖与有机果蔬种植的种养加模式,已获得有机食品转换证,与15家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另外,她积极参与乡村扶贫工作。2017年,法月萍参与“禹城市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申请20万元扶贫资金,将连续5年拿出收益的10%帮助12户贫困户脱贫;在禹城伦镇建起26个扶贫大棚,每年每个大棚支出2万元扶贫款。

□本报记者刘臻 本报通讯员李月林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女博士:放弃200万年薪创业,把蚯蚓变成千万级产业,公司年收益达600万!
高青:土壤修复“蚓”人注目
[致富经养蚯蚓]法月萍:女博士牛粪养蚯蚓两年赚了几百万
[致富经]女博士为何放弃两百万年薪 20160823
农业:如何养殖蚯蚓
千里迢迢“约会”蚯蚓的女博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