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来历

儒家讲究孝顺,延伸到后世变成“以孝治天下”的政治模式。因为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待父母的过错,要委婉的劝阻,如果他们不听,仍然要恭敬的伺候他们,即便心里忧虑也不能埋怨他们。

新一代福睿斯对比别克英朗
广告

曾子在这一点就自认为自己做的不错,事情是这样子的,有一天他父亲曾点(曾点和曾参他父子俩都是孔子的徒弟,曾点是孔子早期的弟子,曾参是孔子晚期的弟子。)让他去瓜地锄草。曾参不小心将一颗瓜苗锄掉,曾点大怒,认为儿子不用心,不认真,拿起棍子就打他,一直把儿子打昏。曾参醒后,马上到一边古琴而歌,以此表明自己孝顺,不会因为挨打就怨恨父亲。这拿到现在来说,父亲属于严重的暴力倾向,而儿子就精神上有受虐倾向。孔子知道这件事后就对曾参说“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意思很简单,不要那么死心眼,眼看挨打,还要傻乎乎的站着,打完了还不能说疼。

展开剩余34%

其实孔子担心不是曾参挨打,而是担心曾参挨打后的后果。所谓知子莫如父,知徒莫如师。孔子甚至曾点这个二百五脾气上来,下手不知轻重,万一把曾参打死了。那么曾参就不是孝顺,而是让自己父亲落个杀子的名声,这是大逆。孔子的原话是“今参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义,安得孝乎!”曾参听见老师这样解释,才知道自己果然有罪。故而曾参是儒门最孝顺的一个人,后人根据这些史实,总结出了“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一条毒害中国作子孙辈千年的歪理邪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正的孝顺是孝而不顺
孔子教我们如何孝顺父母
乐眠日记(28):从埋儿奉母谈如何孝
【早读18088】 家风——无言之教(二)
孝顺父母有4层境界,你在哪一层?
几乎酿成大错:曾参小忍大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