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主题学习:找准结合点轻松学语文
找准结合点 轻松学语文
问题与策略:
问题一:运用“1 x”的模式上课,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怎么办?
原因分析:害怕学生学得不全面,抓的点过多,做不到正确取舍,这个也想讲,那个也舍不得放手,胡子眉毛一把抓,讲着讲着就讲多了。
对症下药:一是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明确一节课下来学生能从中习得什么,找准训练点,围绕训练点进行教学。二是提倡“一课一得”。越想面面俱到,越是面面不到。老师要对每一个学段的训练点做到心中有数,有层次、有梯度,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三是认真钻研课本与丛书中的文章。这样备课的时候才能胸有成竹,寻找结合点的时候才能信手拈来。四是依靠同行的力量。独木难成林,语言文字训练点的确定一般需要集体的智慧。
问题二:学生预习不到位,学得不扎实。如何指导预习?
原因分析:学生预习不到位或部分学生不预习,可能是因为对学生的预习评价不到位,可能是因为没有教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也可能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症下药:一是将预习指导落到实处。低年级时,将预习放在课堂上进行,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预习方法后,再放到课前进行。二是要对预习提出明确的要求,再紧跟检测,养成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三是制定符合学情的评价机制,提高学生预习的兴趣,促进学生预习的态度。
李凤君:请张丽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说说预习的做法。
张丽:开始的时候,先在课堂上进行预习,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课文的过程中,认准字词,划出不明白的词语,看看自己利用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能解决几个,把解决不了的再记出来;划出认为难懂的句子和认为值得积累的句子,划出除了课本上要求会认的字词外,自己额外会认的生字,以及自己打算积累的词语。这些都是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提出的预习要求。低年级教会学生预习方法,到了中高年级就很容易了。
游园丽:如果说张丽老师的预习要求适合低年级学生,那么我的预习要求可能更适合高年级。我要求预习分五步走:一读二画三思四写五查。一读:读三遍,第一遍,把课文读准确,第二遍,把课文读通顺,第三遍默读,把内容读明白。二画:画出生字词,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句子。三思:思考含义深刻的句子,思考文章的主旨。四写:写下读文后的感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批注。五查:就是去了解作者,了解文章
的写作背景或相关故事。
问题三:语文主题学习提倡学生大量阅读,如何引导学生爱上阅读?
教育就是一种氛围,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孩子如果有爱读书的父母和老师,有爱读书的同学和朋友,那么她一般是爱阅读的,所以,教师要想学生拿起书本,就必须先自己拿起书本,还要争取家长的配合,形成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再有,将阅读与习作相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李凤君: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从一年级开始和学生坚持每天背一点,每天读一点。一开始可以老师读学生听,慢慢地让学生读给大家听。积累得越多,展示得越多,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六、结合实际谈做法:
(一)李凤君:请张丽老师就“知识性结合”,谈谈自己的做法。
张丽:主要有两点做法。
第一、与语言训练点相结合。在使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寻找与教材相匹配的语言训练点,做到课本得法,主题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真正体现“学习—迁移—运用”的学习过程。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学习,我们选取的语言训练点是:一是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二是学习“把事件连起来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学完这一单元拓展了《语文主题学习从书》四上第四册《一生永远的珍藏》中“自古英雄出少年”一单元中的《书法界的泰斗——王羲之》和《海伦·凯勒》,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超逸绝伦、夜以继日”等词语,并用学过的方法概括两篇文章的内容。力求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立志。
第二、与体裁相结合。说明文的学习相对枯燥无味,为了更好地掌握学习说明文的方法以及练习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对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鲸》的学习进行了探索。结合单元导读的要求:“学习本组的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通过《鲸》这一课,学会以用“列提纲”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掌握本课用到的主要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然后拓展学习《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冲浪科学》中的《蝙蝠的自述》,运用“列提纲”的方法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并用上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结合《鲸》的内容,仿照《蝙蝠的自述》写一篇短文——《鲸的自述》。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们不但用上了一定的说明方法,而且以自述的形式把文章写得非常有趣。
丁立美:其实训练点也不能一概而论,即使是同一个课题,因为学生不同,训练点也不尽相同的。
张君:我觉得结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比如前些天我上了一节学校研究课,讲的人教四上老舍《母鸡》,就利用了丛书里另外两篇写母鸡的文章,让同学们分别说说在这些作家的眼中,母鸡是怎样的,强调不同作家笔下,由于观察角度和寄予感情不同母鸡各有各有特点。其实《母鸡》这篇课文如果从母爱上挖掘也可以链接丛书里的小麻雀等。我们教研员一直在教育我们,主题学习要有老师自己的见解和个性,想好你想教孩子们什么。
(二)李凤君:请丁立美老师就“能力性结合”,谈谈自己的做法。
丁立美:我也从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是与阅读能力相结合。低年级的语文学习重点之一是识字,我们将课文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相关内容结合,在大量阅读中识字并主要积累词语。中高年级,学生的常用字识记已经基本解决,此时他们都有了较高的阅读能力,我们就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每单元四篇课文对应《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十几篇文章,可以根据每篇课文的小主题再进行选择性拓展阅读。
比如,到了高年级,学生不但有了更强的阅读能力,还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方法,这时候可以和课前预习相结合,在以课文为例子学习方法的同时,再进一步扩大阅读量。一般的流程是:1.自由阅读。学生在学习某一单元时,会将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一并学习,主要利用课前课后的零碎时间以及课堂中完成任务之后的自由支配时间进行自由阅读,学生的阅读速度与本单元的课文学习速度基本同步。2.拓展精读。课本课文学习习得方法,然后选择相近文章运用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做到拓展也求精。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达思想感情,《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的学习中先学习用这种方法,然后再拓展《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亲情驿站》中的《爱的力学》《父亲》《一滴眼泪》,看看这几篇文章中又运用了哪些描写?又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如此这样,学习接着运用,对习得的新的学习方法是一种巩固,同时也在不断扩大的阅读中,让学生学习写作方法,能够更好地指导习作。3.随机交流。除去随堂精读的内容,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每1-2周抽出一节课,进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阅读交流。交流内容根据不同的题材和不同的内容也有所不同。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思乡为主题的课文学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情归故乡》一册同步阅读,读完后学生交流能够引发自己共鸣或表达思乡情感的句段,有学生说:“读《门前,那棵梧桐树》,第二自然段中的句子‘或者,栽下一棵树,只是为了夏天里,遮下那一片绿荫。绿荫匝地,那棵树也许就成了对游子的一种召唤,就成了游子永远割不断的牵挂。’让我想起了奶奶家的那棵梧桐树,我曾经在树下玩耍嬉戏,记忆中的童年无忧无虑。现在奶奶搬到了城里,梧桐树也早已不存在。但是读到这样的句子,仍然让我怀念在奶奶家梧桐树底下的那些日子。”
孩子们能否喜欢阅读,能否通过阅读提高阅读能力,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有积极的阅读动机和高涨的阅读兴趣。阅读动机和兴趣的培养,主要依赖于阅读材料。当阅读材料能很快打动阅读者或者更能接近阅读者的阅读状态时,阅读者就会有较高的阅读兴趣。《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文章,精选的文章不管是儿歌,还是诗歌,还是文章,都比较适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接近于孩子们的阅读状态,同时又与课本内容相符合。因此,对于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二是与积累语言相结合。语文的学习主要是从识字开始,目的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教材中的文章数量有限,为了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达到大量识字,高效阅读,大量积累的目的我们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相关文章与课文结合,扩大学生的积累。
如学习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主要是词语的恰当运用与积累。《画》中积累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通过《四季》和《哪座房子最漂亮》的学习积累叠词: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学习《爷爷和小树》积累运用词语“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等。课文学完后,指导孩子们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上的文章,边读边划出这样的词语,孩子们会很快找出这样的的词语并学会积累。如阅读《爱祖国》一文时,会积累“清清的小河、温暖的泥窝、甜甜的花朵”等。
有了课本作例子,学生们明确了在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时候,能很清楚地知道该积累什么样的词语,如阅读《陶醉壶口》时积累的四字词语有“平淡无奇、风轻云淡、先声夺人、雷霆万钧、气吞山河、聚精会神、目瞪口呆、不寒而栗……”。同时积累下了“那升腾的水雾因为阳光的折射,幻化出道道彩虹,有的从天际插入,似长鲸饮涧;有的横卧河上,如彩桥飞架;有的飘忽游移,像花团锦簇;有的续续断断,呈扑朔迷离状。”等。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储备下语言,为今后的应用打好基础。
(三)李凤君:接下来,我将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情感性结合”。
第一、与单元内容相结合。人教版教材是以人文主题组织单元的,语文主题学习用书在编写时多数也是以人文主题来选文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教材与实验用书的这一特点,做到与单元内容情感相结合,深化单元主题,提升思想认识。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杨氏之子》《晏子使楚》《半截蜡烛》和《打电话》时,通过对教材中四篇课文的学习,学生认识到语言的重要性,真是“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根据这个内容情感主题,我们引导学生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语妙天下》中的《智慧幽默》部分(《能言善辩的纪晓岚》《孔融妙言对嘲笑》《阿凡提的故事》《唐伯虎祝寿》和有关语言的成语。让学生通过读这些文章,根据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自己阅读文章后,小组合作学习,找出最喜欢的人物,最喜欢的语言,讨论他们的语言好在哪里,通过品、读这些文章,进一步体会历史长河中这些人物语言的特点:纪晓岚的铁齿铜牙,孔融的能言善辩,阿凡提的伶牙俐齿,唐伯虎的诙谐幽默,感受到语言的无穷魅力。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练就语言的兴趣,教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学习《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有关语文的成语一课,积累运用一些好的成语。
第二、与作者或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相结合。教材中有些单元中作者或课文中的人物相对集中,因年代原因,学生对这些人物不熟悉,了解的不全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采用与作者或文本中人物相结合的做法,达到全方位、立体、深入地了解人物。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四篇课文都与毛泽东有关。因为年代的原因,学生对毛泽东并不是很熟悉,为了让学生了解毛泽东,走近毛泽东,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所以,在学完这一单元后,我们拓展了语文主题学习用书《走近毛泽东》。学生们阅读了很多关于毛主席的故事,认识了节俭的毛主席、酷爱学习的毛泽东。利用早读时间,老师带领学生背诵《毛泽东诗词》,从《清平月·六盘山》《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泌园春·雪》等诗词,通过诵读,学生们感受到了一代伟人的气势和豪迈情怀,而他的《赠父诗》又表现了少年时代毛泽东的雄心壮志。在书法课上,引导学生鉴赏毛主席的书法,那苍劲有力的草书,让学生们叹为观止。综合实践课,学生们出了一期《走近毛泽东》的手抄报,把自己认为最经典的诗词,或是印象最深的故事记录下来;在对毛主席有了立体的认识之后,我们举行了一次《我心目中的毛泽东》征文比赛,有的学生回顾了毛泽东那传奇的一生,有的抒发了自己向伟人学习,立志成才的决心,有的则给毛主席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们对毛泽东有了更立体的认识,了解了他的为人、他的生活,使学生全面地认识了一个立体的毛泽东。
张玉芝:阅读就是一种心灵的体验,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阅读体验。情感不是孤零零的,而是自然而然地流露的。借主题阅读,充分让学生进行情感升华,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人物的特点,突出整个单元的训练重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语文主题学习”单元整合教学
语文主题学习(阅读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塑造人格 培育智慧 培养技能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小人物 大品质
努力实现由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变——主题阅读的研究与实践
单元整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