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导图课件|七下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中国古代的)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比这三种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17世纪英国思想家培根

印刷术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后来,中国的印刷术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的发展,给人类的发展献上了一份厚礼。

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就已经出现。

北宋时期,毕昇根据实际经验,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后来,能工巧匠又发明了木活字。

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元代的科学家王祯为了提高效率,还发明了转轮排字法。

指南针

司南是指南针的前身,战国时期,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了司南。是我国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

宋代开始,人们开始使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人们把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于是就制成罗盘,罗盘的构造和早期的司南很不一样,主要由可转动的磁针和刻度盘组成。

根据古书记载,最晚在北宋末年,我国已经在海船上应用指南针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学设计)
2016部编版:七下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历史七年级下册《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测试题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部编版七下历史
科学之与进步:论古代四大发明在战争中中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