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土教材土得韵味

       今秋全市初一学生使用新编乡土教材《长沙我的家园》

 

    “这本乡土教材‘土’得有意思,形容桔子是桕(ju)酸的,把袜子说成是喷(peng)臭的。”昨日,文锋同学在翻阅新编乡土教材《长沙我的家园》“长沙话”单元时,向老妈现学现卖。从昨日起,长沙市初一年级的学生都将陆续领到这本新编的乡土教材。据悉,该课本是湖南省首次将历史、地理、生物3科知识综合编写的乡土教材,其中的“家园探究”学习调查活动,将改变过去的“知识灌输”教学模式,更强调学生自己动手研究探索的能力。

 

    风土人情这里找答案

 

    “我就说上次爸爸过40岁生日,我祝老爸‘寿比南山’,为什么大家都笑我。原来称寿的最低年限须是60岁。”

 

    “我也知道了为什么爷爷在59岁就过六十大寿,原来这就叫做‘男进女满’。”

 

    第一次翻阅《长沙我的家园》,长郡中学一群初中生自己在教材中找到了一些常识性问题的答案。“生活中经常碰到一些看似简单却不甚了解的风土人情小常识。”长郡中学的初中生杨菁雅说,“现在这些风俗习惯都能在教材上找到由来。”

 

    初中历史教师李志清说:“孩子们对书中生动的饮食、服饰、生育、寿诞和风俗俚语非常感兴趣。”李老师还反映,同学们称教材为“长沙活字典”,在生活中碰到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会自觉地在书里查找答案。

 

    “家园探究”自己动手

 

    书中还谈到“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纯朴热情,好文尚义”的长沙社会风尚,这些抽象的概念不是通过简单的说教传授,而是通过“家园探究”习题,让同学们自己在生活中找答案。

 

    该书的编写者之一、市教科所研究员邬克兴老师说,比较过去的教材,这套教材的一大特点是涉及到研究性课程学习。在每节课后都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答案,而且答案不是惟一的,每一个富有个性的答案都是学生具体调查研究后的成果。

 

    爱国先爱家乡

 

    一位年近60岁的老教授说:“当年我在雅礼中学读书时,学校就开有乡土教育课,老师还经常带我们到市内的文化古迹参观。我对古城长沙的一些深入认识,就是那时候学来的。”

 

    据了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地就开过这样的课程。改革开放后,实行全国大一统的教学体系,乡土教育没了存身之地。近两年,随着应试教育观念日益淡化,国内越来越重视乡土教材的编写。教育家徐特立曾说:“课程教材要民族化还要地方化,即注重乡土教材。”他把课程教材建设的民族化问题从中国化延伸到地方化和乡土化,使课程教材建设更具有中国特色、民族气派和风格,使民族化更加具体生动。

 

    邬克兴说:“这将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环境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品推荐|优秀论文:初中历史课堂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解读高考地理命题思维,灵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
《农村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2023年9月1日长沙一中炎德英才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检试题和参考答案
王雪峰《家园的眷恋 浓浓的乡土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