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收益的纳税调整
www.ctaxnews.com.cn 2010.05.17   吴雷鸣
■吴雷鸣
长期股权投资不论在会计处理还是税务处理中,都是重点和难点。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收益在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中存在一定差异。同时,现行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设计理念是基于会计利润进行纳税调整,要作出准确的纳税调整,必须思路明确:在正确进行会计处理的基础上,根据税收相关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为其合营企业或其联营企业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06)》第三章后续计量的条款规定,权益法下,投资企业在持有投资期间应该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相应调整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分两种情况处理:对属于因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产生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企业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当期投资损益;对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其他因素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投资企业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被投资单位分派股票股利,投资企业不作账务处理,但应于除权日注明所增加的股数,以反映股份的变化情况。
另外,在确认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或净亏损时,在被投资单位账面净利润的基础上,还要考虑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是否一致,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是否相同等因素。
税务处理
与投资损益相关的税收规定,主要是《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十八条、第二十六条以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第八十三条等。
通过这些规定可以发现,税法在对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的确认与权责发生制的基本原则有所偏离,同时也不是严格的收付实现制。其确认收入实现的时点是被投资单位作出利润分配决策日,既没考虑这些分配的利润是否属于投资企业投资期间,又不考虑投资企业是否实际收到股息、红利等款项。
1.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已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这一部分属于按权责发生制核算损益,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进行纳税调整。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与税收规定收入确认时点一致。因此,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2.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八条的规定,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可以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不能让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权益法下,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投资企业要相应地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因此,这一部分也应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3.投资企业从被投资方的留存收益中取得的任何分配额,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应当确认为当期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按照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策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4.《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以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三条规定,免税收入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5.根据相关税收规定,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股票股利,也应该确认收益,进行纳税调整。
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通过实际案例,总结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中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差异如下。
甲公司于2007年取得A公司、B公司、C公司各30%的股份,均能够对这3家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假设4家公司会计政策与会计期间一致,同时,A公司、B公司及C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2009年度这3家被投资单位的经营及分配情况如下:
A公司:利润总额为100万元,宣告分配利润80万元;
B公司:利润总额为-80万元;
C公司:宣告分派股票股利100万元。
试确认甲公司2009年持有收益的会计与税收差异。
1.确认损益的核算方法
根据题意,甲公司应对以上3家公司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2.会计处理
甲公司应对A公司、B公司、C公司分别进行如下会计处理(单位:万元):
A公司:
(1)根据A公司的利润总额,确认投资收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0(100×30%)
贷:  投资损益30。
(2)A公司宣告分配利润时
借:应收股利
24(80×3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4。
B公司:
根据B公司的利润总额,确认投资损失,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借:投资损益
24(80×3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4。
C公司:
不作账务处理,但应于除权日注明所增加的股数,以反映股份的变化情况。
3.税务处理
A公司:
(1)不根据A公司的利润总额确认收入;
(2)A公司宣告分派利润时,确认收入。
B公司:
B公司的净亏损不能由甲公司承担。
C公司:
股票股利应确认为收入实现。
汇算清缴中的具体运用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正确填列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的主表及其附表。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收益的纳税调整涉及的表格内容一般为主表、附表3、附表5以及附表11等,建议采用先附表、后主表的填写思路。
接上例,甲公司2009年度附表3《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应这样填列:
A公司:在第七行调减金额30万元,第十九行调增金额24万元;第十五行调减金额24万元。
B公司:在第七行调增金额24万元。
C公司:在第十九行调增金额30万元;第十五行调减金额30万元。
另外,对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收益的纳税调整的填列方法,尤其对于附表三中第十九行“18.其他”项如何填列的争议较大。对于不具备免税条件属于征税收入的,会计上计入长期股权投损益的金额,是否需要在此行次进行调整?结合新近发布的《企业所得税鉴证业务工作底稿(范本)》中“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收益表”第四条说明可见,如果在第十九行调整上述3种情况,则与企业所得税鉴证业务工作底稿的设计理念是一致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物辅导】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收益税会差异及纳税调整
关于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纳税调整问题
未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纳税调整处理
【超实用】一文说清长期股权投资的财税处理
【案例解析】以权益法计量的股权投资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的纳税调整及填报
【学习】税会差异和纳税调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