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传统的温州商人家庭是怎样生活的? | 红樱桃故事奖

>>> 人人都有故事,

这是[有故事的人]发表的第592个故事


《温州一家人》剧照


本文为“红樱桃故事奖”入围作品


温 州 一 家 人

文 | 肖遥



我们家是非常传统的温州人。祖上自明代起就从山西迁居温州,从此在这里生根。很多人一提起温州,就联想到形形色色的生意人。可在历史的舞台上,温州商人并没有扮演过什么重要的角色。相反,临近的宁波人倒是以精明、勇于开拓的精神活跃在商界。历史上的温州人,醉心于宗教、文学。温州人从商,缘起于改革开放的那几年,到现在也不过短短40年。


而我们家,就好像是这座城市的缩影。在滚滚历史的红尘中,带着温州人的精神,一路前进。我们家的故事,要从我的太爷爷说起。



我从来没有见过我的太爷爷。我出生的时候他早已过世多年。只留下了一张他的照片,照片上的他高鼻梁、大眼睛,在阳光下温暖得笑着。听说他是穷苦人家出生,十几岁就入赘到我太奶奶家,跟着我的太奶奶姓陈。我的太奶奶是大家小姐,出生于温州下属县的一个地主之家,家里有两条街的地产。她不曾上过什么学校,可是识字,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结婚头几年,太爷爷和太奶奶过着非常清闲的日子。虽不说锦衣玉食,可总是衣食无忧的。


原本以为日子就会这样岁月静好得过下去,只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我的高祖染上了烟瘾,抽鸦片。几年间,就抽掉了一整条街。高祖渐渐开始无力维持整个家族庞大的开销。


1950年,土地改革。国家征去了所有土地。这对太爷爷一家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他们一下子从富贵人家,变成了一无所有的贫农。那一年,我外公才6岁。后来,太奶奶即使渐渐忘记一切过往的人和事,还时常提醒我们要“未雨绸缪,未雨绸缪”。年轻时的不安在她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以至于她就算不记得一切,也还记得动荡的年代给她留下的经验教训。


家里没有收入是不行的。可是我们一家,没有人会做农活。太爷爷开始去商城里摆摊。如果说,我们家有什么从商的传统的话。那便是从这里开始的。我想这不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什么商机,也不是因为我们有洞察世事的能力,选择从商,对于我们家,还有很多其他温州人来说,是出于贫穷和无奈。


太爷爷每天天没亮就要起床去乡下进点新鲜的瓜果蔬菜,然后赶早拿到市集上去卖。他的收入并不高,家境维持得很勉强。太奶奶还有一些改不掉的小姐脾气,习惯了颐指气使。没了人差遣,她就只好指挥我太爷爷。太爷爷忙碌了一整天,回家还要伺候太太,是以他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太爷爷话不多,也很少抱怨什么,只是十几年如一日地勤勤勉勉地工作。他并没有太多时间去教育我的外公,唯一的训导就是嘱咐我外公要勤奋。


勤奋,我想是所有温州商人的精神。


温州并不是一片富饶的土地,三面环山,一面绕海。这导致在那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与外界极其隔阂。也不曾有什么政府大力扶持的项目。而温州人所有的,也只有——


勤奋而已。



外公小时候成绩非常优异,初中考取的是市里最好的学校。可惜后来家境不允许,初中念完便辍学了。


其实许多温州人都崇拜学识,而不是金钱。即便现在很多人功成名就了,还是希望子孙后代能在学术上有很好的成就。重文不重商,才是温州人的传统。


而我外公,也是如此,他是个文艺青年。初中毕业后,由于无力维持学习费用,外公开始进入工厂工作。车间的工作单调乏味,年轻的外公一心想要去外面的世界闯荡。车间的一个老工人说,在新疆有人认识,正准备去那里发展,并愿意带我外公一起去。外公一听,兴奋地立马答应了。


当天回家他就和太奶奶说,自己准备去新疆的工厂工作,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太奶奶问,“新疆在哪?”外公说,“大概就在温州市区旁边。”太奶奶一听,那倒也不远,就同意了。


其实外公也不知道新疆在哪。他没有想到那里是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1960年,外公一个人,坐上了去新疆的火车。他不知道这一去,就去了七年。后来,外公也时常与家里人通信。家里人总问,为什么这信一来一回要寄这么久。外公只好搪塞道,想是邮局的人不太负责。我想一直到最后,太奶奶也不知道新疆在哪里。


刚到新疆的时候,外公十分不适应。首先,新疆的气候与温州实在是大相径庭。温州四季分明,临海,空气潮湿,冬天也不至于太冷,很少有零下的时候。可是新疆却十分干燥,昼夜温差巨大,明明中午还只用穿短袖,晚上可能就得裹着棉袄瑟瑟发抖,可真是“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倒还不是最关键的。那时外公只会说温州话,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其他工人语言不通,一时之间很难与他人沟通。有一年的时间,外公都在孤独中度过。别人说话的时候,他很想加入交谈,可是每次总不知道说什么,只好默默地听着。好在在工厂工作,大部分时间外公都在埋头苦干,也并没有太多时间闲聊。


就这样,在工厂的第一年,外公慢慢听,慢慢学,总算渐渐适应了新疆的工作环境,也听懂了大家在谈论什么。同事们觉得外公虽然话不多,做事却很勤奋,都很喜欢他。


虽然有了工资,可是外公心心念念的还是上学。他觉得他的人生不应该止步于此。他想要有更广阔的视野。他把这个想法和当初带他来的师傅说了。本来以为师傅会劝他安心就在工厂工作,没想到师傅十分支持他继续学习,并且不知道从哪里借来了高中课本。


多年以后,谈起这位师傅,外公充满了感激。


自此,外公开始了长达两年的自学生活。白天,要在工厂工作,赚钱,攒学费。下班以后,就开始学习。外公说他极少在宿舍学习。宿舍里太暖和了,总是让人昏昏欲睡。外公就志愿当了门卫,在门卫室里学习。


空当的工厂,夜晚没有什么人走过,门卫室昏黄的灯光,是他唯一的陪伴。


两年的学习生涯,虽然苦,但是苦中有乐。终于在两年后,外公考上了新疆大学。毕业那一年,新疆的工厂本想留外公下来继续工作。没想到,就在这时,外公接到了太爷爷因病去世的通知,匆匆踏上了返乡的路程。


奋斗是为了更好的团聚,可是谁想到七年,无数个夜晚,等来的确是天人永隔。后来外公和我说,他回家后大病一场,浑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外公的好友却偷偷和我说,外公在病中一直念叨,“还好没有让爸爸失望。”


丧礼结束后,外公经介绍,成了温州当地一所工厂的机械师。他仍然认认真真地工作,像以前一样。老厂长退休的时候把厂长的位置交给了外公,他说:“我就看重你踏实。”


尽管当了负责人,要帮工厂谈业务,谈合作,外公还是一样不太喜欢应酬。他喜欢文学,喜欢诗歌,自己没事也练练字。


很多人觉得温州人谈生意,都是在饭桌上谈的。无酒不生意。可是外公和我说,别人愿意和他合作,不过是看重他——


踏实而已。



我妈妈是1967年生的。在她的青年时期,中国结束了风雨飘渺的黑夜,迎来了曙光。受当时环境的影响,她一心想当一名外交官。


“英语,肯定会成为一种必须的技能。”17岁的她说。


最后她以几分之差,与她梦想的国际关系专业失之交臂。因为她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我妈妈误打误撞地走上了外贸这条道路。毕业之后,她顺利进了一家知名的国家贸易企业。谁知道没过多久,企业由于经营不佳,倒闭了。妈妈只好回到温州,自起炉灶,开了一家贸易公司。


那个年头,女性创业还没有那么普遍,所以妈妈在创业的途中,没少受歧视和白眼。


有一次,她接了客户的订单,要去工厂里提货。工厂的老板故意刁难,拖了几个礼拜,总推说还在出差,等回来再说。那头客户一直催,而这边老板却迟迟不交货。妈妈急得茶饭不思,最后只好一横心,找了公司的其他几名员工,坐在工厂门口,等老板出现。


温州并不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城市,她这一坐,引来了不少人指指点点。消息甚至传到了亲朋好友的耳中,都劝她别太为难自己。执拗的妈妈愣是不听劝告,她只说:'我不能丢了客户的信任。'


一个礼拜后,神秘的工厂老板才出现,带着墨镜,开着轿车,见到坐在门口,风尘满面的妈妈,摇了摇头,指挥下属去仓库把货提出来。


从此以后,我妈妈“铁娘子”的名声不胫而走。


现在还有好多人喊我妈妈“铁娘子”,她总是笑着摇摇头说,——


“我也就是比较负责而已。”


这几年,温州有很多工厂关门大吉,而有些却蒸蒸日上。很多人去向那些成功的企业家请教经验,他们很多都是笑笑回答道:“我也只是负责而已。”


后来我到美国求学,经常碰到一些来自墨西哥的十七八岁的青年,在餐厅打工。他们经常和我抱怨工资太低,也得不到老板的重用。起先我也以为是他们受到了不平等待遇,可是后来渐渐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从来没有认真工作的决心,在上班时间经常闲话不停,甚至都忘记了客人还在等他们结账。


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太爷爷,外公和我妈妈。我想他们是在怎么样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与其他温州人一样,因为努力、踏实、负责,用他们的青春,换来了更好的生活。我想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希望自己不要忘了我们家的精神。



   

   作者:肖遥,浙江温州人,后随家迁居浙江宁波。17岁出国留学,就读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2015年取得金融与会计双学士学位,2016年取得会计学硕士学位。现在在美国纽约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我从小非常喜欢文学,但是出国后很少有用中文写字的机会,现在的工作更是只与数字打交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庆路3号/祖父母之恋2
那一刻,我长大了
小作家:韦秋蓉 记忆中的他
清明,我清我明
外公来了
感谢外公外婆的养育之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