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靶点|解读《西南大学创新研究2035先导计划》

    西大政研

2022年第12期 总第52期

为顺应全球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和国家创新驱动战略需求,立足学校现有科研基础和研究优势,加强科研的组织性和引导性,以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牵引,根据《西南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西委〔2021〕23号),围绕“大生物大农业、大生命大健康、大信息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新文科新教育”等领域,决定启动《西南大学创新研究2035先导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力争在未来15年产出一批原创性成果,在科学研究前沿领域形成西南大学的优势和话语权,助推学校迈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行列。

一、智慧育人行动计划

(一)

重点任务

1.构建智慧育人基本理论

探索智能技术支持教育活动智慧育人的规律,为智慧育人的技术开发与实践探索提供理论支持。

2.实施智慧学习大数据工程

重点进行学生发展与活动数据治理研究和学习者数字画像研究。

3.实施智能教育技术工程

着力开展教育机器人研究、智能化教育场景创建研究、智能化学习资源推荐研究。

4.开展智慧育人实验与推广应用

推动智慧课程与教学变革实验、个性化教育实验、智慧育人推广应用。

(二)

实施路径

1

2025年

从多学科视角,开展教育机器人工程等核心智慧育人技术研究与开发。

2

2030年

构建学习者素养和活动的数据中心和平台,创建多样化、智能化的教育场景,智能化推荐个性化教育资源,开展智慧课程教学变革实验

3

2035年

利用智能技术开展个性化教育实验, 提炼智慧育人的操作方案、典型经验和实践案例,系统构建智慧育人的生态体系与推广方案。

(三)

预期目标

1.解决教育活动由经验育人转向智慧育人的关键问题,构建智能技术促进智慧育人的理论体系;

2.克服学习者形象模糊化问题,开发促进教育智慧育人的关键技术和育人场景;

3.开展智慧育人实验凝练智慧育人的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行动计划

(一)

重点任务

1

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阐释工程

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大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建工程

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经验总结与思想文化资源挖掘工程

4

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路径探索工程。

(二)

实施路径

1

2025年

深入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的重大价值、核心理论内涵和思想文化源泉,全面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大体系”

2

2030年

深入研究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遗传基因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认同的技术与路径。

3

2035年

立足文明互鉴,为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提出可行性方案。

(三)

预期目标

打造特色鲜明的多学科交叉创新平台国家一流国别区域研究平台,产出高质量、高显示度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四个认同”,坚定“四个自信”,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夯实基础。

三、乡村振兴中国道路行动计划

(一)

重点任务

1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精细提炼西部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与指导路径。

2

推进乡村振兴中国道路的经验总结国际分享

3

打造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西大样本”,提炼“西大经验”,积极探索新文科新农科建设下乡村振兴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二)

实施路径

1

2025年

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为“三农”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

2

2030年

持续深入开展乡村振兴中国道路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为践行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夯实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3

2035年

持续推进多学科研究力量交叉融合,聚焦乡村振兴西部实践的样本打造与路径探索。

(三)

预期目标

自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为“怎样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等领域实现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

四、种质资源创制计划

(一)

重点任务

1

利用长江上游生物多样性,探究物种演化特征与规律。

2

阐明控制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分子基础

3

开展物种与环境互作研究。

4

融合现代生物育种技术,构建智能化、工程化的全新育种新路径

(二)

实施路径

1

2025年

搭建专业化、智能化资源评鉴与基因发掘平台,实现作物性状基因的快速挖掘与表型的精准预测。

2

2030年

开展种质资源表型与基因型精准鉴定,获得从分子到群体的规模化生物特征规律,剖析基因到表型分子机制,完成20-30个重要物种的种质创制。

3

2035年

实现种质资源保存的可持续性、可预见性和可设计性,掌握生物育种原创关键技术,引领世界育种技术前沿。

(三)

预期目标

实现长江上游重要资源物种种质创制的智能化、工厂化和规模化,贯通种质资源保护、新型遗传素材创制、分子育种与产业化利用全链条,支撑中国西部现代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

五、未来农业引领计划

(一)

重点任务

1.解析健康土壤培育与病虫害灾变机制。

2.创制绿色投入品与生产全程绿色作物。

3.构建农业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生产系统

4.智慧农业关键装备绿色设计与智能生态协同,构建未来农业发展新模式

(二)

实施路径

1

2025年

创建未来绿色农业发展理论体系,形成长江上游绿色农业实现中的重大理论核心共性技术,夯实未来绿色农业实现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2

2030年

突破土壤-作物界面绿色生产、绿色投入品及生产技术、智慧农业中“卡脖子”技术,构建山地生态系统保育模式

3

2035年

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借助“一带一路”向周边国家辐射推广未来农业绿色发展模式,为全球未来农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三)

预期目标

1.研发新型绿色投入品及生产技术,研制智慧农业新装备和新产品

2.实现农业面源污染有效阻控,构建山地复杂生态系统保育模式

3.将西南大学打造成为未来绿色农业基础理论研究高地、引领性技术和人才输出中心

4.探索长江上游地区绿色农业实现途径,为全球未来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六、生命健康守护计划

(一)

重点任务

1

开展全基因组序列网络分析,挖掘相关基因元件,建立高效生物转化体系,奠定合成生物新药创造基础。

2

开展重要组分的定向合成与修饰,创制高效底盘微生物与细胞工厂,实现功能性食品的健康资源开发和高值化利用。

3

开展多模态行为与脑功能数据采集,构建心-脑健康多维度大数据库,揭示人类心智的生物学基础,创造智慧型健康调控新模式。

(二)

实施路径

1

2025年

构建高度有序且智能可控的生物合成体系,研发功效明显的特医食品,推进特色发酵食品微生物资源库建设。

2

2030年

围绕大数据分析集群和生物转化、化学-酶法合成体系,建设合成生物药物研发中心细胞药物治疗中心

3

2035年

建成全生命周期心-脑健康的特色数据库,研发新型智慧医疗器件,建立心-脑健康的智慧养育基地。

(三)

预期目标

七、信息材料创新计划

(一)

重点任务

1

揭示信息材料在存储、运算、传输等应用方面的普适性规律协同机制

2

聚焦信息材料基础性难题,进行功能新材料的高通量筛选和制备

3

研制稳定模拟型忆阻器、微纳自供能单元等器件,掌握多模态调控和先进光计算技术,打通能源和芯片间的接口障碍。

4

借鉴生物大脑模型,进行高效大规模的软硬件集成。

(二)

实施路径

1

2025年

确定信息材料功能层关键迭代化参数;建立生物人脑计算模型,发展先进计算数学和脑科学基础理论,揭示信息材料在存储、运算和传输上的普适性规律协同机制

2

2030年

筛选出多种可迭代化的功能层材料,制备超稳定、多模态调控的模拟型忆阻器交叉阵列,攻克关键光刻工艺;构建硅基微纳光神经网络。

3

2035年

研制超高算力的类脑芯片与系统,完成多种复杂智能任务的并行测试,实现智能芯片的自主创新和关键迭代

(三)

预期目标

1.解决智能芯片与系统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2.实现信息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变革的跨越式发展。

八、不对称科学基础计划

(一)

重点任务

1

探究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检验标准模型,聚焦于物质不对称性起源探索

2

研发不对称计算与分析算法,拓展物质不对称性研究的数理基础

3

阐明表界面不对称化学反应的新现象新机制,挖掘物理与化学转化过程中的不对称规律,研发不对称测量设备,从原子分子层级上揭示不对称材料制备和性能调控的分子机制。

4

开展物质不对称性设计与精准构筑,掌握手性物质的结构-功能关系,攻克规模化创造手性功能分子、超材料等领域的关键技术。

(二)

实施路径

1

2025年

搭建西南大学不对称科学中心;

在揭示微观机制和预测物质性能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2

2030年

设计新型不对称光热电磁材料和药物,针对典型的科学问题发展数学理论,构建模型,优化算法;

开展不对称催化、计算化学等研究,提出不对称性新理论和新方法。

3

2035年

完成不对称测量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研发,利用光热电磁手段对物质进行不对称的性能调控

系统阐明物质不对称产生的起源与作用机制。

(三)

预期目标

发展物质不对称起源理论,突破物质不对称研究的数理基础,构建不对称测量新方法和新技术,探明物质不对称起源与演化规律,实现作用机制揭示与性能精准预测,进而解决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

内容审核:社会科学处、科学技术处

责编丨毛王芳  邱   蔚

图片丨龙昊源 隋增煜  韩   菁

编辑丨  韩   菁

  校对丨朝柯力   尚   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休闲农业第9问:共享农庄如何让消费者实现共享?
朱明:农业机器人是智能农业发展重要因素
乡村振兴背景下智慧农业发展路径
重构!「森禾智慧农业」切入生物质航油新赛道,助力乡村振兴
数字赋能农业发展 智慧助力乡村振兴
信息不对称与路径依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