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网络平台送券,商家该如何开票呢?

亿企赢17win

一个有趣、有料、有用的财税原创号!



疫情实体经济下滑,网络运营较为火热。前段时间各地政府投入大量消费券促进消费,一些网络平台也纷纷发放优惠券给广大消费者。网络平台赠送优惠券给消费者,最终商家与平台根据消费券进行款项结算,企业该如何开具发票呢?最近各地会计都有咨询相关问题,我们这边摘录了很多人心中的困扰: 

 

企业销售货物开具货物发票给平台,平台认为自己未购买货物不接受货物类的发票,平台需要广告服务类的发票。企业很纠结,实际是销售的货物何来的服务行为?我该如何开具发票呢?今天我就此展开讨论,也欢迎大家参与。

场景重现

某网络平台为促进消费,给消费者提供代金券,消费者凭代金券消费后,商家凭代金券与平台结算。具体情况如下:平台送代金券113元给消费者A(一般纳税人),A到商家B购买办公用品一件,注明价格565元,实付452元。商家B根据A的代金券与平台进行结算取得113元。网络平台、消费者A和商家B分别该如何进行处理?


看到上述表格里的内容,各方的会计朋友多少都存在一些疑惑。针对各方的疑惑,一一加以探讨。

一、商家疑惑:

商家认为只收了消费者A 452元,为何开具565元的发票给消费者A呢?应该开具给A消费者452元的发票,与平台结算时再开具113元的销售商品的发票。

分析:因为一个货物不能同时卖两家,且平台也未获取到货物,因此不能给平台开货物发票。另外商家没给平台提供服务,更不能开服务费发票。企业应该根据实际发生的业务开具发票,保证发票内容的真实性。

二、平台疑惑:

平台认为花了113元给商家,商家却不给开票,企业拿什么做税前扣除的凭证?更不要增值税进项抵扣了。

分析:平台赠送代金券给消费者,是平台的营销手段,将代金券赠送给消费者,其发生的行为并非是应税项目。平台无需取得增值税发票做税前扣除的凭证。消费者若是单位的,以对方开具的发票以外的其他外部凭证作为税前扣除的凭证;若对方为个人,以自己内部凭证做税前扣除的凭证。

若平台收取到商家针对代金券开具的增值税发票,即使是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个也不得抵扣进项,该发票与企业实际业务不符,平台与商家的交易不存在买卖商品的业务活动。与实际业务不符的发票属于取得的虚开发票,所得税扣除都难,更谈何增值税进项抵扣。

其次平台认为自己与商家的交易未取得商品,要求商家开具服务类的专票给企业。根据交易实质,商家只是一项货物销售行为,并未给平台提供服务。此做法同样也是让商家进行虚开发票,平台若进项抵扣的依然是虚开的发票。

政策参考:

①《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公告)第十条:企业在境内发生的支出项目不属于应税项目的,对方为单位的,以对方开具的发票以外的其他外部凭证作为税前扣除凭证;对方为个人的,以内部凭证作为税前扣除凭证。税前扣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 虚开发票的行为包括:
1、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2、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3、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三、消费者疑惑:

作为消费者我实际只支付了452元,却取得了565元的发票,这个发票抵扣没有问题吗?是否涉及三流不合一的风险?

分析:发票可以正常抵扣,同时也不存在不符合三流不合一的风险。现行三流合一限制的不是支付方一定为购买方,而是开票方一定要为收取货款的一方。三)购进应税

政策依参考:

国家税务总局2016年5月26日视频会政策问题解答第二个问题:纳税人取得服务品名为住宿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但住宿费是以个人账户支付的,这种情况能否允许抵扣进项税?是不是需要以单位对公账户转账付款才允许抵扣?
 答:其实现行政策在住宿费的进项税抵扣方面,从未作出过类似的限制性规定,纳税人无论通过私人账户还是对公账户支付住宿费,只要其购买的住宿服务符合现行规定,都可以抵扣进项税。而且,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不仅是住宿费,对纳税人购进的其他任何货物、服务,都没有因付款账户不同而对进项税抵扣作出限制性规定。
     此外:根据2017年11月19日《国务院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决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六条第一款由“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修改为“销售额为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其中的重要的一点是新条款在“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前删除了“向购买方”的限制。该举措从法律层面取下了对购买方的限制。

平台型经济,是新的经济形态,在税收征管方面难免存在争议和税法空白。但是,我们讨论税收问题,首先还是要看业务的本质。针对我们今天的分析,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为完善平台型经济的税收征管献计献策。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请大家加入我们的读者群,您可以第一时间读到原创文章,并可得到作者老师的答疑解惑,和同行交流等等,我们还会不定期举办有奖小活动,欢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陈税务总结增值税专用发票实务19条
惊“三观”,三个急手问题,三个学习意见:精华学习江西省国家税务局全面推开营改增政策问题解答七 | 大力税手 | 税务知识分享平台
销售收入实现的时间 发票的开具问题_财税服务_纳税服务网
哪些税可从销项税中抵扣
“营改增”实务操作应关注6点
一般纳税人在什么情况下进项不能抵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