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家日历】斋戒后鸣炮,是为天公献唱“生日快乐”歌


英都拔拔灯民俗活动,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举办,是全国九大灯会之一,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2008年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热火朝天的“拔拔灯”民俗活动是从敬天开始的。      

 

天公生是福建、台湾等地的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诞辰。本来从初一到初十分别是鸡狗猪羊牛马、人谷天地的生日,每个日子都有一系列礼仪要遵循,有一些习俗要照办。词语中“六蓄兴旺”的“六蓄”包含了马牛羊猪狗鸡,这些人类驯养的动物已经深深地渗透到劳动人民的生活之中,出于对大自然的赐予表达一种感恩之情,于是它们各自有一个重要的日子——生日纪念。


人是女娲神创造的,初七是人生日;谷、天、地,对于蒙昧的人类来说是多么的神圣!在一年开头的最初十日,是隆重纪念的日子,把该办的事办了,把该表达的表达了,做完天公生,忙碌的人们便纷纷出门,安心营生去了。       

 

天公生这一天妇女多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其中寄托了劳动人民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初九天公生作为民间信仰里面最重要的日子,这一天还有许多禁忌呢。        


人们摆供敬天公,天公在哪?只要是露天的地方,天公便高高端坐在人的头顶之上,所谓的“人在做,天在看”就是这么来的吧。生活在英溪两岸的古代船夫特别敬畏天,认为敬天是敬畏自然。英溪贯穿南安西部全境,注入晋江西溪,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东端的内河驿渡之一。溪边有一小角落名为“陈厝”,宋代时为陈姓船夫聚居之所。拉纤是一项胆大心细的体力活,在生产力有限的古代,劳动人民很多时候是要“靠天吃饭”,人们便在每年正月初九做“天公生”,祈求风调雨顺,添丁进财。        


做天公生并没有规定具体的时辰,只要天一亮就可以开始了。因此勤快的家庭主妇们都在暗暗比早!往往是天刚蒙蒙亮,鞭炮便此起彼伏地响起来,各家各户早早地做完“天公生”,然后敬神,把供品挑到昭惠庙供奉仁福王诸神。        


敬完神,各灯阵开始着手准备“拔拔灯”各项事宜。首先是缚灯,用一条粗大的绳索,上面悬挂灯笼。每到游灯会即将开始前,村民都会事先备好特制的数条粗大的长缆大麻绳,再由各家各户自己带来各式灯笼,挂在大绳上,每条可悬挂数十盏甚至一百多盏,如此称为“一阵”。数条连成数阵,再选择一名体形剽悍的男子为首,前头打起两把大火把,并排行进。

—— 叶逢平《开  源》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讲究忌讳
春节大年正月初一到十五的习俗
这才是完整的春节!
赶集资讯
初一到十五有哪些讲究?细数那些被遗忘的年俗
初一到十五那些被遗忘的年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