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邢斌

邢斌,邢斌针药结合工作室创始人、首席专家。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不拘一格,自出机杼。

擅长擅用温阳、运脾、化湿、祛瘀、搜剔诸法治疗疑难病症。2012年来,自创针灸新法,临床多获立竿见影之效。因此,临床多采用“针药结合”的思路与方法,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名医工作室黎崇裕

著述方面,曾在《中医杂志》、《上海中医药杂志》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并主编《危症难病倚附子》、《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中医思想者(第一辑)》、《中医思想者(第二辑)》,个人专著有《方剂学新思维》、《半日临证半日读书》,即将出版《伤寒论求真(上册)》。

中医家推荐

《伤寒论》被历代医家所推崇,但因其去今甚远,很多人穷其一生仍觉力不从心。我们应该怎么读《伤寒论》?《伤寒论》的作者是张仲景吗?《伤寒论》方应该怎么运用?让我们跟随邢斌老师,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循序渐进,一层一层拨开《伤寒论》的神秘面纱。

温馨提示:本文约19725字,阅读大概需45分钟。宜泡一壶清茶,慢品。

讲稿实录:

今天可能会涉及这样几个问题。一个是关于《伤寒论》的读法,第二个是《伤寒论》与张仲景的关系,第三会涉及到《伤寒论》方的运用。

一、《伤寒论》的读法1思考题

首先请大家思考这样四条条文,也就是现在发给大家的材料。请大家读一下这四条条文。然后读完之后,请大家谈一谈对它的一种感觉。在座的可能有的已经是医生,有的可能是在校的学生,有的是中医的爱好者……那么我们不管,哪怕你是中医爱好者,没有学过医,你就纯粹从一个人读书的角度,好比你从来没读过这篇文章,现在你来读一下,你感觉一下这些条文当中有没有什么问题。一共有四条,请大家读一下。

■ 宋本159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赤石脂禹余粮汤。方二十二。

赤石脂一斤,碎 太一禹余粮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 宋本168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三十。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人参二两 粳米六合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凛冷,亦不可与服之,与之则呕利而腹痛。诸亡血虚家亦不可与,得之则腹痛。利者但可温之,当愈。

■ 宋本194条: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宋本237条: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宜抵当汤下之。方二十四。

水蛭(三十枚,熬) 桃仁(二十枚,去皮尖) 虻虫(三十枚,去翅足,熬) 大黄(三两,去皮,破六片)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者,更服。

有谁读好没有?读完了,是吧。大家可以说一下,我们先讨论第一条,读完了之后说说看,第一条你读下来什么感觉。有谁愿意说一下?你们说说看,宋本159条你读下来后什么感觉?

同学1:

我觉得“医以理中与之”很奇怪。

邢斌老师:“医以理中与之”很奇怪,奇怪在哪里呢?

同学1:

我觉得它不像理中汤证。

邢斌老师:你什么地方看出来它不像理中汤证呢?那你觉得它是什么汤证?

同学1:

理中汤应该是中焦虚寒,我觉得不像。

邢斌老师:不像中焦虚寒,你认为它像什么呢?这条文大家觉得有没有什么古怪的地方?

同学2:

老师,我觉得这个条文前面的话,很明显就是一个泻心汤证,可能是半夏泻心汤证,然后为什么他会“复以他药下之”,我不太理解。但是这种“利不止”的话,是有可能会是理中汤证的利不止,所以会去用理中汤。但是在这里的话,因为是在下焦而不是在中焦,所以方不对证,这里的话是用赤石脂禹余粮固涩下焦,这里边应该是泻下不止,有点洞泄的意思。

邢斌老师:然后呢?

同学2:

其实我不知道您指的这个条文怪在哪里?

邢斌老师:这个条文怪在哪里呀,大家听我说一下。首先这个人是吃了汤药之后,下利不止,心下痞鞕。然后医生给他吃了泻心汤。吃了之后,后来又给他用其他的药攻下,结果大便又不止,对吧。这个时候又换了医生,给他用理中,结果下利更厉害。那么他说,理中是因为理中焦,现在毛病在下焦,所以应该是“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这里边其实有好几个问题。第一个你们觉不觉得这个病人挺倒霉的,翻来覆去给他治疗,这个病人挺倒霉的,第一个感觉。第二个感觉给他吃理中汤,吃了之后“利益甚”。他斩钉截铁地说是因为“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把他的病因说得很清楚,病位说得很清楚,那么用“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但是后面这句话的语气和前面是不是矛盾的?“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刚才斩钉截铁地说这个毛病应该是“赤石脂禹余粮汤”,后面又说假定还不好的话,要利小便。这个语气是不是有问题啊,对吧。

同学3:

这个利小便,它是中焦的问题还是下焦的问题,还是上焦的问题?然后最开始是上焦的问题,还是中焦的问题?

邢斌老师:这个因为条文说得非常简单。比方说“下利不止,心下痞鞕”,这个光根据这两个症状是不是一定要吃泻心汤啊?肯定也不一定。所以这个我们不去管它,因为它条文讲得很简单,只能认为他或许是对的,对吧。关键是看后面整个的叙述,实际上这里面是有问题的。就是我们看这个宋本159条实际上它是有问题。

如果我们手上有一个本子叫康平本的话,我们去对照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这几个字是一个注,但是在宋本当中这个注变成了正文。第二个“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也是个注,在这里也变成了正文,所以这两个注,如果你把它去掉的话,很清楚的,对吧。这是我刚才说的存在的这两个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我刚才没讲,就是你们觉得这个条文实际上是个怎么回事?实际上是一个医案,对不对?那么具体的他经过一些误治,最后治疗了,肯定是个医案,而不是一般规律性的这种条文——比方说“太阳之为病……”——不是一般规律性的文字,对吧。这个是一个具体的医案,那么一般来说一个具体的医案,最后结果怎么样应该很清楚的。实际上你看康平本到“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结束了,就是吃赤石脂禹余粮汤好了。现在变成“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到底好没好啊?不知道,对吧。所以这是第三个问题。

这样综合起来看,它有三个问题。然后我们如果有康平本的话,就发现这两句话是个注,现在你把注去掉其实就没问题了,对不对?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你们觉得有什么问题没有?大家可以大胆地挑战一下宋本。有谁愿意来挑战一下吗?试试看,觉得168条有什么问题吗?

同学4:

它讲了白虎加人参汤,然后后面讲了一个跟天气有关的,如果天气热的话应该是可以用的,如果天气冷的话是不太能用的。然后后面又讲了另外一个禁忌,“诸亡血虚家,亦不可与”。我觉得没什么不对。

邢斌老师:你是说原文是对的?恰恰这里就是不对的呀,张仲景的水平怎么那么差,会说这样的话呢?这个方子只能在“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只能是这几个月,其他的月份都不能吃?而且正月、二月、三月这个时候如果这个病人得了温病或者是伤寒里面的阳明病、温病里面的气分证,怎么办?没药可治?对吧。所以这句话完全就是一个水平比较低的医生说的话,对吧。那么这个在康平本里面也是个注,根本就不应该有的。这是这条的一个问题。

这条还有一个问题。第一行里面“热结在里”,后面又说“表里俱热”,是吧。“热结在里”与“表里俱热”这是重复了,所以“热结在里”这四个字也是一个注,不应该有的。否则这个人写文章水平太差了,对不对?重复了。这是宋本168条当中的两个问题。

再看宋本194条。现在你们应该看出问题来了。是什么呢?太啰唆了吧。“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后面又说“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太啰唆了,对吧。而且古代人写文章不会这样写的,前面说“攻其热必哕”,后面一模一样的字再出现一次,实际上不可能的。结果是什么呢?如果你看康平本的话会发现,“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是一个注,这个注是一个嵌注,就是竖写的一句原文,下面嵌在里面的一个注,是个嵌注。另外一个是一个旁注,写在旁边的。这两个其实都是后人的注。但是在宋本当中,这两个注都混到正文当中去了。当然有人会说,这个好像不影响阅读,对吧。这条不影响阅读,不代表条条不影响阅读,但是你要考虑到有这样的问题存在,对不对。

宋本237条,这下你们应该知道怎么回事了吧。“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后面“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也是一句废话,跟前面这句话意思是不是一模一样的?本来是“必有蓄血”,他换成了“有久瘀血”,就是蓄血嘛。“其人喜忘”,后面又说了“故令喜忘”。古代人写文章哪有这样写的。所以这句话也是个注。同学5:

王冰注《黄帝内经》的注文内容也很好。

邢斌老师:这里我们讨论的不是他注的水平的高低,而是说这个注混到正文当中了,影响了你的阅读,对吧。

我再举几例。

宋本173条: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方三十五。

黄连三两 甘草三两,炙 干姜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疑非仲景方。

大家稍微看一下,上面是说明它的症状的和开的方子,下面是它的用法。最后五个字“疑非仲景方”,这“疑非仲景方”肯定就有问题,是吧。如果这本书是张仲景写的,后面它不可能出现这五个字,对不对。这也是一个注,这个是一看就知道的,对吧。

宋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方十。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各三两,去皮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臣亿等谨按:小青龙汤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荛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则止也。又按《千金》,形肿者应内麻黄,乃内杏仁者,以麻黄发其阳故也。以此证之,岂非仲景意也。

宋本40条是小青龙汤证,前面是小青龙汤证的具体表现,后面是小青龙汤它的用法,接下来是加减法。其中说到“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后面有“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后面接下来说“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这句话就是个注,对吧。看得出这是一个注释说明,注者认为前面说的有问题,这样一个注。然后“臣亿等谨按”,这个是宋臣林亿这些人他们在校正《伤寒论》时候加进去的。他这个写的很清楚,对吧,这个不会混进去。但是前面一段话是一个注,混在正文当中。

宋本313条: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方十二。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这是半夏散及汤,前面是条文,后面是用法。这张方子用到了半夏。半夏这个散,它是捣筛,把它捣成粉,“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等于是用汤来煎煮。后面说“半夏有毒,不当散服”,显然这个也是个注了,前面已经是有半夏散了,说了这个方子,后面又说“半夏有毒,不当散服”,这是后人的注,对不对?

那么以上7例反映出什么问题来呢?就是《伤寒论》的通行本,也就是我们现在读的宋本,成无己的本子,当中它存在问题,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哪怕我们不借助任何东西。我们为什么读不出来?是因为我们没有这个意识,没有去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去思考了这个问题,哪怕我们不借助任何东西,包括没有康平本,如果我们能深入思考,其实也完全是有可能能够发现这些问题的。

那么从这7例进而推论,难道《伤寒论》当中仅仅只有这7个条文当中存在问题吗?肯定不止,对吧。所以我们应该完全能够想到,《伤寒论》为什么那么难读啊?为什么存在那么多疑难的条文啊?正是因为有这样类似的问题大量的存在,所以我们才读不懂它。

得出的第一个结论

所以这里我们得出的第一个结论就是,求真文、明真义太重要了,或者说文献学研究太重要了。这个“求真文、明真义”的提法是段逸山教授在他的一本书当中讲的,这本书叫《中医古籍校读法》。他这本书是讲校读,所以他说,校读的关键是“求真文、明真义”。

我2012年出版了一本书叫《半日临证半日读书》,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心灵的沟通——怎样读古代医家的著述》,这里面我提出了三点,一个叫求原意,一个叫求真意,一个叫求其用。这个是医家的读书法。求原意就是古代人写书他是乱七八糟的,他一个意思他一会儿要写在前面,一会儿要写在后面,他不像我们现在这样写书。那你要把它归纳出来,他的原意是什么。这是求原意。

第二个叫求真意,真意和原意是不是一回事?实际上不是一回事。他是这么讲的,但是真实的意思是不是这个意思?他不是骗你,他是这样讲的,但是真正的意思不一定是他所说的。比方说补中益气汤中有个升麻,按照李东垣的说法是升清阳的了,但是裘沛然裘老他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叫《升麻功用质疑》。他认为升麻不是升阳的作用,升麻是降浊。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说,等于裘老的意思升麻的原意是升阳,真意是降浊。当然裘老的这个观点我不认同的,这是另外一回事,我们不去管它。我就举这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第三个求其用,就是我们作为一个医生在临床当中用,对吧。所以读古书要求原意、求真意、求其用。

但是我当时没有考虑到阅读古籍一个基础,就是首先要对它进行文献学研究。如果我们有一个相对准确的文本,对它的文字的文意思有正确的理解,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才有可能求原义、求真义,对吧。所以我认为要加两条,就是对文本,要求真文,明真义;对医理,要求原意,求其用。

也就是说《伤寒论》应该怎样读啊?首先是要把它当一本普通古书来读。《老子》怎么读,《论语》怎么读,《伤寒论》就应该怎样读。其次才是把它当一本医书来读。

没有可靠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瞎读!事实上,中国历代《伤寒论》的专家绝大多数都是瞎读,可以这么说。为什么?因为它这个文本就是错的,都是胡说八道。

至于临床运用那是另外一回事。前面我说他们是胡说八道,我待会儿还会再讲到。至于临床运用那是另外一回事,这个可以有很大自由发挥的空间。这个方子你怎么用,那是另外一回事。你可以按照它原文去用,你也可以脱离它原文去用,对吧。这是另外一回事。

2版本简介

所以说到这里,来对版本做一点简单的介绍。《伤寒论》的传本当中,一个是通行本,或者说是定型化的传本,就是宋本和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

宋本是北宋校正医书局成立后,林亿等人于治平二年(1065年)校定的《伤寒论》十卷本。这个本子后边很长时间里边实际上是大多数人都看不到的,都是失传的,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刘渡舟教授、钱超尘教授有当时国家一个任务,他们校正古籍整理,他们主编了《伤寒论校注》。这个时候也做了大面积的普查,发现中国宋本现存的一共没几本。后来,钱超尘教授和刘渡舟教授又继续挖掘,又挖掘出来几部,但是总数也一共都没几本。那么这本刘渡舟教授主编的《伤寒论校注》才是真正的宋本。那么有了刘渡舟教授这本宋本之后,一些《伤寒论》有关书籍它采用的原文才是真正的宋本,其实之前都不是真正的宋本。这是一个。

第二个就是《伤寒论》的其他传本,这个其他传本是相当于通行本来说它是更早的,有《金匮玉函经》、唐本(就是在《千金翼方》当中的《伤寒论》)、淳化本(就是在《太平圣惠方》当中的《伤寒论》)、敦煌残卷本,还有就是在日本的康治本和康平本。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康平本,这个康平本它是手抄本,是日本后冷泉天皇康平三年(1060年),这个年份是比宋治平二年(1065年)还要早5年,所以它比宋本还要早。当时的侍医丹波雅忠根据家传抄本再抄写的这个本子。然后在1346年,由医家和气朝臣嗣成重加抄录,所以这本子又叫和气本。然后日本的著名汉方医家大冢敬节,1936年,他是在买旧书的时候,从川越利根川尚方氏它的遗藏中发现了康平本,后来他又发现了其他几个,又发现另外几个康平本。但是这个抄本都不是最初的抄本,就是后来又抄过的。但是最后抄的时候,他注,就是他把刚才说的丹波雅忠的这个抄完,最后丹波雅忠写的这个话也抄进去了,然后和气氏也抄进去了,所以不是最初的这个抄本。然后还有《和气氏古本伤寒论》,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因为抄本的外面封面上面贴着这几个字。所以实际上都是康平本。那么这几本他综合起来,在1937年印出,这就是康平本的发现。然后大冢敬节先生送给了叶橘泉先生,然后在中国最早1947年印出。

这个本子有两大特点,非常非常的要紧。第一个就是它的书写,它是抄本,它的书写是一行竖着这个十五字,有的条文他是这样写的。有的条文是十四字,等于低一格。有的条文是十三个字,等于低两个格。那么现在的研究者分别把它们称为原文、准原文和追文。实际上就说为什么它有的是十五个字,有的是十四字,有的是十三个字?实际上这些条文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现在去读《伤寒论》,其实也可以发现《伤寒论》当中语气也好,它的内容也好,实际上是不一样的。这是第一个特点,在其他的传本中是没有这样的区别的。

第二个就是条文当中有嵌注、有旁注,而且数量非常多,就是前面我们举的四条条文里面有的。在其他传本当中,这些注全部变成了正文。所以这个本子,宝贵不宝贵啊?

比较以上的传本,除了淳化本之外,其他的本子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应该是出自一个系统,但是就是以康平本为最接近古貌。也就是说它应该是更早的一个本子。

3古书是怎么形成的

为什么说它最接近古貌呢?这里我要说第二个问题,就是古书是怎么形成的。

这里要介绍一本书,就是宁镇疆先生他写过一本书叫《<老子>“早期传本”结构及其流变研究》,这本书对我启发非常大,对我读《伤寒论》非常有帮助。我总结了一下它有这样五个观点。

首先,他指出其实早在20世纪上半叶,著名的学者余嘉锡、傅斯年他们的著作当中就有这样一个想法,就是古书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长时段演变过程。这里所说的古书指的是汉魏以前的古书,就是先秦、秦、汉、三国,大体是这样时代的一个古书。它不是说我们现代人写书,你一个人写的,比方说你写了五年出来了,是吧。它这个古书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长时段”的演变过程,可能经历了几百年才形成一本书。这样的观点非常了不起。因为现在有出土材料不断涌现出来,这种观念大家已经有共识了。但是他们那个时候还比较缺少出土材料,但是他能有这样的真知灼见是很了不起的。

比方说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老子》甲、乙本,其中一本成书于秦汉之际,它也是手抄的在帛上面的。另一本抄写的时间是在西汉初年,也是抄写在这个帛书上面的。1993年在湖北郭店又出土了一批竹简,叫郭店竹简,这里面也有《老子》,这个《老子》是写在这个竹简上面的。根据他们考古学界的认看法,就是它比帛书要早一百年左右。那么也就说战国之后这两百年左右,一般认为老子是春秋末年,那么离老子就差一百年。那么这本竹简、帛书和通行本《老子》差别就可以看出来了,对不对?竹简的《老子》文字的数量只有通行本的三分之一,它里面的内容还有点差异。然后它里面的章序,也就是章节顺序和现在通行本81章也是有不一样的。这就充分说明什么呢?古书怎么形成的,不是一个人写的,是慢慢慢慢不断流传这一个学派,好比老子是一个人,他可能就跟你讲了十句话,他的弟子记住了,甚至他都没写下来。他的弟子在跟他的弟子传授的时候加进去了一些话。然后再这样不断不断地变成现在这样一个模样。

这个过程,可以用一个术语叫“附益”来表达。“附益”在余嘉锡的《古书通例·辨附益第四》里面,有专门讲到的。这里面他有一个意思就说,古人他没有著作权概念,古人写书都是不署名字,他们没有著作权概念。然后后面的人加进去,他不认为这是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后师所作,即附先师以行”。不像现在人,老子是老子的书,比方说现在人,我是我的书,我的学生是我的学生写的书,不可能我的学生的书加进去算我的书。古书它不是这样的,所以“附益”包括了“后师”,还包括对其他书的采借,因为没有著作权的概念,他不存在剽窃的问题。还有“后师”的发挥,还有注文的混入这些情况。

刚才说的这些出土文物当中反映的《老子》是这样的,那么我们《伤寒论》当中康平本是不是它正好反映出这个问题来?康平本有原文、准原文、追文,对吧。实际上准原文、追文就是“后师”所作,它的内容就包括了对其他书的采借,或者是“后师”的发挥,还有师生的问答。另外,康平本当中触目皆是的嵌注、旁注,在其他传本当中通通变成正文,而这正是“附益”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就是注文最后变成了正文,充分说明这个问题。所以我们透过康平本,可以清晰地看到《伤寒论》作为一本古书是如何动态发展而成为现在通行本的样子。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宁先生他没有研究中医,他没想到我们中医里面有这样一本书,完全说明他的这样一个认识是正确的。

第三就是《老子》这本书是语录体,它和诸子著述式的散文是不一样的,所以它和诸子散文又不一样。它的成书是走了一条什么道路呢?就是由松散材料汇编变成相对结构严谨的书,它走的是这样一条道路。比方说,郭店竹简里的《老子》,它的章序,就是一章一章的顺序跟我们现在很不一样。为什么和现在很不一样?因为它比较原始,他就这样记录下来。后来人家觉得这样不太好,要给它重新再归归类。这几段都是讲道的,这几条都是讲德的,讲道的放在一起,讲德的放在一起,另外这几条讲什么的放在一起。那么它变成一个结构相对严谨的一本书。《论语》它肯定也是语录体,对吧。《伤寒论》其实也有这个意思在,《伤寒论》因为它是条文式,有的条文甚至就是一则医案,我们前面“赤石脂禹余粮汤”就是一则医案嘛。它怎么插?这个医案你说怎么插进去?它可以插在这里,也可以插在那里。跟这个《老子》有相似性。但是它还有不一样的地方,它有“三阴三阳”,“三阴三阳”的观念肯定还是有一种理论的框架在,对吧。所以它又有总体上来认识问题这个因素在里面,所以这又是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我认为是两种因素兼而有之。

第四点就是古书的流传当中,不断有窜改,有附益,有调整,何以这样的本子能够流传下去?宁先生认为学派的口传心授是一个原因,其中“业师”的选择是关键。他说:“当‘业师’迅速接受了新本子(实际上这个新本子可能就是他自己规定的),并且在学派间教授传习的时候,由于‘家法’或‘师承’的关系,这个新的本子就会拥有相当的权威性,并因此以很快的速度传播开来。”

我这里做点引申。就是这个“业师”实际上是相对他的学生来讲,对吧。这个“业师”还有他的“业师”,或者说代代有“业师”,那就是说古书流传中的窜改、附益、调整,在每一代当中都有发生。那时候没有著作权意识,所以这个非常正常。

那么你们想想如果隔开“祖师”好几代,这个时候他的“业师”跟他的“祖师”之间的思想,到底有几多相似?很可能有相似的地方,也很可能有不一样的。但是在他的徒弟的心目中当然是他的老师权威性大,而不是祖师爷权威性大,对吧。这就像天高皇帝远一样的道理,县官不如现管嘛,对吧。所以不管“后师”的观点和“祖师”的观点是否一致,哪怕是相反的,但是由于“后师”在他那个时间段里的权威性,所以他的言论进入古书的文本是轻而易举的。所以古书就是这样层层累积起来的。

你们看《伤寒论》的通行本当中就有不少师徒问答形式的条文,然后这些条文在康平本当中全是追文。表明什么呢?表明《伤寒论》是一样的,这是一样的,古书的通例没有违反。它也是在师徒间传授的,然后老师的一些理解、观点,通过在教授当中就进入了《伤寒论》的文本当中去。然后就算他这些观点和原文的观点是不一致的,但是丝毫不妨碍它们进入《伤寒论》文本。

发给你们的那个材料当中,后面是不是有宋本29条和30条,对吧。宋本29条讲了这样几个方证,宋本30条你去看是不是师徒的问答,这是对它的解释。下面还有我的一个注解。因为我现在在写这样一本书,写《伤寒论》的一本书,叫《伤寒论求真》。我现在写了170几条,每一条下面有我的看法。这条下面就是我写的。你们看丹波元简的《伤寒论辑义》,还有山田正珍的《伤寒论集成》,就是这些日本医家厉害吧,人家已经看出这是有问题的,对吧。当然有一些中国的医家这上面也有,也指出了这里面的问题。实际上它就是“后师”对他的学生的一个教授,在讲课,解释这个问题,但是他解释的太糟糕了。这样的条文根本就没必要去看。

第五,宁先生指出今人对古人著作的诠释当中,经常可以看到寻求“一致性”解释的倾向。“我们总是习惯归纳”,他写的很有文采了,“要在纷繁芜杂的表述中寻求作者‘一贯’的思想;乐于综合:想在林林总总的观念中‘整合’出作者的‘根本’性思想。……在不明章句结构演变情况下所作的思想阐释,其实越‘圆通’往往越不‘通’。最高明的解释,实际上反而离题万里。”

就是说实际上他就是和我一样的,就在说以前中国人研究《老子》的都是瞎说,其实就是这个意思。明明它其实有问题的,然后你一定要把它解释的非常的完美,那就出问题了。所以最高明的解释实际上反而离题万里。原因何在?关键就在于不明白“古书通例”。它不知道古书的形成怎么回事。你是用我们现代人写书的这种体会去想,不对。《伤寒论》一样,一千多年的《伤寒论》研究史当中充斥着牵强附会的东西,所以大家明白了“古书通例”之后,我可以说一句话,就是很多研究《伤寒论》的论著从此不需要再看。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宋本296条: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宋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像这样的条文是不是差不多的?“少阴病,吐利”一样的,一个是“躁烦”,一个叫“烦躁欲死者”,“四逆者死”,“四逆”就是“手足逆冷”,对吧。几乎一模一样,对不对。但是一个说是死,一个说“吴茱萸汤主之”,这个该怎么解释?是不是很伤脑筋啊,对吧。那么刘渡舟先生,我认为刘渡舟教授非常厉害的,但是对这个条文的解释是有问题的。因为他不懂古书通例。他是从吐利与烦躁的先后、躁烦和烦躁的不同去解释这两个条文的差异,成无己、陈亦人是从躁烦和烦躁不同来分析这两条条文的不同。讲的可能都很有道理。

但是李心机教授,山东人,他考察了《伤寒论》还有《金匮玉函经》当中所有的“躁烦”或者“烦躁”这样的词,得出结论他说这两个词其实并无不同。实际上都是牵强附会的,你一定要去解释那你怎么解释呢。明明是一样的,你一定要解释,那只能说,这样两个是不一样的,对吧。实际上怎么回事呢?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这是原文,也就是说这是《伤寒论》比较早的一个作者说的这句话,他用这个方子去治。“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是追文,是在讲比较后面的一个作者,他遇到的这样一个情况,认为这人治不好,或者他治了,结果死掉了。完全是两个人写的,怎么可能你要去解释它一样呢。而且因为这里面没有讲到轻重,对吧。比方说吐利,稍有点吐利,烦躁,稍有点烦躁,四逆,稍有点四逆,这个人死不死啊?也不一定死。他只不过是记录了他当时看到的,肯定这个人是吐利很厉害,少阴病很厉害,躁烦四逆,最后死了,对吧。那么我刚才说的原文第309条,这个医生遇到的这个人可能表现,因为文字的描述是一样,但是他遇到这个人可能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可能是一个呕吐比较厉害的,然后用“吴茱萸汤主之”,对吧。所以是不同的人写的,当然就说你一定要去解释它,肯定是牵强附会的。

得出的第二个结论

所以第二个结论,就是“古书通例”这个规律对我们读古书实在是太重要了,这是第二个结论。

但是话反过来说,就说你有了康平本,明白了“古书通例”,好像我就能彻底读懂《伤寒论》,这个也是不可能的。只是说,我们有了更好的基础,你有了更好的条件,有了不一样的眼光,对吧。但是如果你缺乏深入细致的思考,缺乏分析能力,你还是读不懂。你不动脑筋很多条文你还是读不懂。这是我们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二、《伤寒论》与张仲景

第二个问题再讲一讲《伤寒论》和张仲景的关系。

讨 论1.

张仲景是《伤寒论》的作者吗?

一般的看法就是张仲景是《伤寒论》的作者,我举了这样的几个例子。在《中国医学史》这个教材当中,它说“张仲景终于写出了《伤寒杂病论》”,这是一个。第二个《中国医学史》教材它也是这么讲的,“终于著成《伤寒杂病论》”。第三本《中国医学史》它也是这么说的,基本上大同小异。都是说撰成了、著成了、写成了,都一样的,对吧。

那么问题是张仲景真的是《伤寒论》的作者吗?实际上这个问题很简单的,张仲景他肯定不是《伤寒论》作者,因为他自己就这么说的。《伤寒论》原序其中有一段我们都是耳熟能详的,“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他是编写,编的。这里面如果我们看康平本的话,大家注意一下,就是“撰用《素问》、《九卷》……”这些话是一个嵌注。这个嵌注也可以说一下,但是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今天不讲。其实这里面也说明一些问题,我这里简单提一下。

所以就从这个来看《伤寒论》作者不是张仲景,张仲景不是作者,对吧,他是一个编集者。这是要说明的第一个问题。

讨 论2.

仲景在编集《伤寒卒病论》之前,或更早,在其宗族遭遇伤寒之前,其医术如何?

第二个要讨论一下的是仲景在编集《伤寒卒病论》之前,或者更早,也就是在他的家族当中遇到伤寒之前,他的医术怎么样?这个从来没有人去讨论这个问题。实际上完全能够说清楚这个问题,但是从来没有人来讨论这个问题。

我们看一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序》。这件事情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对吧。这是张仲景的一个事迹,因为他的事流传下来很少,这是一个很有名的。

原文是这么说的,“仲景见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信。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

仲景见王仲宣,就是王粲,建安七子之一,很著名的文学家。当时他二十岁,这个“余”钱超尘教授考证实际上就是二十岁的意思。他说,你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这个王仲宣不相信他的话,也没吃这个药。然后他看到张仲景之后说他吃了,张仲景认为他实际上没吃。那么他还是不相信,二十年后果然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这样一件事情。

相类似的记载,在其他的书里面也有记载。我发给大家看的这个资料当中也有。稍微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说他是十七岁,然后三十年后当落眉。

那么张仲景他是生于哪一年,死于哪一年?甚至于张仲景的传记是在正史当中都没有的,对吧。但是好在这个王粲他是有传的,《三国志》里面有王粲的传。他是建安二十二年春死的,时年四十一。这样的话我们倒推,假定我们以这个为准,哪怕你是以另外的两个记载三十年也可以的。建安二十二年他死的,然后往前倒推二十年,建安二年,对吧。张仲景的家族是建安十年不到,家族里面死了那么多人。那就是张仲景见王仲宣的事情是发生在他的宗族遇到伤寒死了那么多人的之前,是不是?然后他的医术就相当的高明,对不对?他一看就知道你生什么病了,你将来怎么样,对吧。所以这个答案就他的医术是比较高明的。

那么问题是他的医术是什么样的医术呢?大家想一想,他是什么样的医术。他的医术跟谁是很像的?他的医术是跟扁鹊很像,对不对。

有这样几条证据。首先,《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是擅长切脉望色针砭之法;然后《脉经》里面,卷五它一共五篇文章,里面有四篇文章是《扁鹊阴阳脉法》、《扁鹊脉法》、《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说明扁鹊是擅长切脉、望色的,对吧。然后《脉经》卷五刚才四篇,另外一篇就是《张仲景论脉》。《张仲景论脉》说明张仲景擅长脉诊。在卷三都是讲脉的。这个后面有的时候会有一个标注,有的说是新撰的,有的是标注说是取自《四时经》,这本书已经亡佚了,有的是取自《素问》,有的取自《针经》,有的取自张仲景。把张仲景和《四时经》、《素问》、《针经》并列,而且张仲景也是讲脉的。说明张仲景他是讲脉,而且刚才这个是望色,对不对。

再看一个证据就是,实际上王叔和有可能就是张仲景的弟子。因为张仲景我们以前知道他的弟子当中有一个叫卫汛,然后卫汛曾经提到,就是王叔和叫王熙,他就说王熙怎么怎么样。那么这个呢,一般平辈的话,或者是比他要低一辈的话,直呼其名。如果你是上一辈的人要称他的是他的字,对吧。然后你说他是他低一辈的人,一般也不至于去引用他的,对吧,一般不太会。所以可能就是跟他是比较熟悉的朋友,至少说明这一点。但是我们又看他和张仲景肯定还是很有关系的。否则他怎么会去整理张仲景的东西,对吧。那你再把这几个事情结合起来,就说明很可能王叔和甚至就是张仲景的弟子,即使不是他也是跟张仲景的弟子是比较熟悉的。那么就是很可能就是一个流派的。所以也说明张仲景是脉学家。那么以此来看张仲景,实际上张仲景和扁鹊是不是很像啊。

然后再说几个证据,就是《伤寒论》自序当中,一开始就说“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说明扁鹊是他的偶像。所以他一开始就说扁鹊怎么怎么,对吧。

再说一个证据就是卫汛他写的这几本书当中,现在仅存的一本就是《颅囟经》。其实这个也是推测吧,推测因为它的名字一样,所以说这个是卫汛的书,也不一定真是这样。另外就是在《千金要方》里面还保留了卫汛的佚文,而这样的佚文,一上来就是说扁鹊怎么怎么。这也是很有可能就是他们都是比较推崇扁鹊的。

所以我推测张仲景他原有的医术是扁鹊这一派的。但是问题就是这一派的东西在伤寒面前败下阵来。所以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去搜集到了《伤寒论》的“原始文本”,这个“原始文本”肯定不叫《伤寒论》。所以他搜集到了“原始文本”,然后这些东西对伤寒是颇有效验的。所以在“原始文本”基础上,他根据他的旧学,这些旧学传自《素问》、《九卷》,或者刚才说的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再加上他本人的理解和经验,最后编在一起就是《伤寒卒病论》。所以实际上我们为什么读不懂《伤寒论》,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张仲景自己加进去了那么多东西,要怪怪张仲景。

讨 论3.

仲景既然本就医术高明,何以在伤寒面前败下阵来?

那么这里再讨论一个,就是他本来已经医术很高明了,那怎么在伤寒面前又败下阵来了呢?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学医非常的难,学医绝没有捷径,医要一点一滴地学的,不要有这种走捷径,一下子你把一个原理搞懂了,所有的病都会看了,绝对不是这样。张仲景就是一个例子。医要一点一滴地学,真正高明的医家一定是一个杂家。疾病有普遍规律,也有特殊规律,普遍规律代替不了特殊规律。张仲景以前所学的已经很高明了,他能够望色,这是他高明的地方。但是不代表他能治好天底下所有的病,他对伤寒这类病,他没有经验,老师没有教他,他自己又没有掌握规律,那么他完全可能就是看不好这个病。那怎么办?无非一个就是再学,一个就是自己摸索。他挺幸运的就是他收集到了好的资料再学习。如果没有这样的资料怎么办?只能再摸索,对吧。再摸索有可能摸索的到,能摸索出来,也有可能一辈子摸索不出来,这都有可能。

得出的第三个结论

所以第三个结论,就是张仲景之前就存在《伤寒论》的“原始文本”,当然这个文本肯定不叫《伤寒论》,它的形成一样是经历了长时段的动态过程,它主要是针对伤寒的治疗。也就说原文当中,康平本的原文当中其实也不是彻彻底底的是一个人写的。它还是一样,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就算你把这些东西都剔除掉,原文当中也是存在问题的。

第二点就是他原先就医术高明,但在伤寒方面缺乏经验,学习了“原始文本”后,在伤寒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与其旧医术融合,编集整理出了《伤寒论》。他编集有功,但是融入旧学导致后人学习《伤寒论》发生很大困难。然后王叔和一样的,王叔和也有功,也有过。

第三就是《伤寒论》作者是谁啊?不知道。它就是有这样一个过程。张仲景和王叔和肯定是后期的,很后面的作者当中的一个。

三、伤寒论方如何运用?

第三个要讲一下《伤寒论》方怎么用?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两点。第一个依样画葫芦,直接去用。关键就是你要克服这种心态——不敢用,觉得没效果,害怕,觉得这个方子会有用吗?临床当中很少有老师用《伤寒论》方,实习的时候没看到老师用《伤寒论》的方。或者《伤寒论》的方有的方子才两味药、三味药、四味药、五味药,这样用下去会有效果吗?要克服这种没有底气,不敢照搬的心理。这就是说按原文去用,原主治去用。

第二个是拓展新用途,思考着去用。《伤寒论》它肯定原先就说了治这几个病,那么后世的医家其实已经有很大的拓展。然后我们在今天的临床当中,我们遇到的病跟古代医家也不一样的。我们遇到的是现在的病,你知道它是什么病,古代人不知道它是什么病。或者只知道它的症状,或者是进而推演他的病,你现在还知道它是什么病,和古代人看病的思维方式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现在你要去拓展它的新用途,要思考着去用。这个要多体会,多探索。然后呢,当然也不是说《伤寒论》包打天下的,还有很多病肯定用《伤寒论》的方子你再怎么用也是没效果。还要去发展新的方,这是另外一回事。所以从《伤寒论》的角度来说,主要是这两条。

1

我举一个例子。桂枝甘草汤证,宋本第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方二十七。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很简单,就两味药桂枝、甘草。康平本跟它文字是一样的,跟宋本一样。但是它是追文,但是这样的追文还是有很大价值的。虽然它是后面的人的东西,但是它描写的这样一个病,然后有这样的一个方,它的临床价值还是有的,对吧。

我在2010年的时候遇到这样一个病人,心慌半个月。每天都有心慌、出汗、乏力、手抖,要持续半小时左右,要用两手交叉贴紧胸口按压才舒服。有时还胃痛,用热水袋贴紧胃脘好转。检查的心电图是左室高电压,ST-T改变。她也是一个老病人,原先因为是头晕,我给她吃中药,头晕基本上缓解。现在是因为心慌。这个描述是不是和前面一条一样的,对吧。实际上是前面一条是说出很多汗之后心阳不振,这个条文是因为她本身就有心阳虚,所以出汗,心慌乏力,然后要按压的这样一个情况。所以就开了两味药。前面四天吃完之后,症状大减。最近两天没有发。两味药可以有效果的,不用怕。

2

第二个病人,她是上腹胀,加重2个月。她一直有胃病,以前吃过不少中药,效果不明显的。所以一开始她是别人介绍来看病的,她也是将信将疑,吃过不少药,也没什么效果。那么现在她上腹胀的很明显,从下午2点开始到晚上都胀。上腹胀满隐痛,漉漉有声,纳可,无泛酸嗳气。伴乏力腰酸,畏寒,大便一天一到三次,有时溏薄,易怒,难以入眠,目前服思诺思。月经周期23天,经期6天,色鲜红,有血块。过去她比较胖,结婚后变瘦。舌偏胖,脉弱。这是什么情况?你们说说看。

这个是苓桂术甘汤证,宋本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方三十。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 甘草各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这个胃胀就是心下逆满。当然苓桂术甘汤可以治疗心下逆满,其实就是治疗胃痞。五苓散原文当中就是可以治疗痞证的。五苓散和苓桂术甘汤是一样的,这个苓桂术甘汤治疗心下逆满,就是胃痞。“气上冲胸,起则头眩”,她有头晕的,苓桂术甘汤。

康平本的相应条文: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去皮,三两 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我为什么又把它写出来?你们看一下,它这里有笔误的。康平本因为是手抄本,它有笔误的。上面是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后面是茯苓桂枝甘草汤,没有加“白术”两个字,下面的方子里面又有白术了,对吧。这是有笔误的。

然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症并治第十二》这里面说“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这是一个饮证。“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这是《金匮》里面的条文。

所以我就给她开了四个药,苓桂术甘汤。一开始她说你给我开的药只有四味啊,以前的医生都至少十几味、二十几味。我说你吃了看看再说。复诊的时候上腹胀大减,现在只有到晚上,时间缩短了,程度减轻了,对吧。精神也好了,大便还是一样,而且说思诺思她不吃了睡眠也好转。

二诊加了一个肉桂,一个灵芝。一开始她说感觉胃好像稍微有点不舒服,去了肉桂之后,好像胃好了。过两天又加入肉桂,胃还是没有不舒服。所以等于其实跟肉桂也没有关系了。反正感觉基本上除了刚开始吃有点胃不舒服之外,这个上腹胀的感觉比上星期又有好转,漉漉有声也已经没有了。大便现在也正常了,但是还有畏寒。所以又加了附子、干姜、党参,等于说附子理中汤也加进去。

下一次就诊上腹胀满隐痛已经好了,睡眠也好了。后来因为吃了枇杷十几个,引起了胃又有病痛,这次给她开的是小建中汤加了九香虫,也就七味药,对吧。那么吃了之后,胃脘隐痛也好了。还是再吃苓桂术甘汤加附子,以后就好了。而且她说现在6月份,过去夏天是不怕热的,而且很少出汗,现在出汗增加了,实际上就是气血足了,出汗增加实际上说明整个身体的素质是改善了。

3

再举一个例子是对《伤寒论》的一个发展。这是12条桂枝汤证方后的注,说:“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这个读过《伤寒论》都知道,没有读过的我稍微讲一讲。就是要吃了桂枝汤之后,啜热稀粥,喝一点热稀粥,这是第一。第二要“温覆令一时许”,要盖被子,让身上稍微全身都能出点汗最好。但是又不可以出大汗,否则病反而不好。如果吃了之后出汗了,毛病好了,后面不必吃了。如果不出汗,继续吃。这是将息法,是一种用法。这个很多人不重视,实际上都是有道理的。

在54条当中说:“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这条也是追文,但是它是有临床价值的。这里面讲了一个叫“先其时发汗则愈”,也是讲的是将息法,对吧。那么现在概括起来,一个是“啜热稀粥”,一个是“温覆”,一个是“先其时发汗”。这里面就有个问题了,什么叫“先其时发汗”?就说在他出汗前面先给他发汗。这里面就有个问题,怎么叫“先其时发汗”,什么病或者哪种情况出汗才有“先其时发汗”的问题?大家想一想。发热它是有规律性,而且伴有出汗,对吧。现在我想讲的是就说我现在是把它用在汗证上。你们想一想,什么汗证它是有规律性的?只有盗汗是有规律的,对吧。因为他睡觉出汗。自汗没有,自汗除非就说你是定时出汗,但是这种是很少的,很少听说这个人是定时出汗。当然也是有的,有一个医案说这个人早上起床之后,多少时间出汗,是有的。但是一般是比较少的。只有盗汗,只要你睡觉出汗,然后你也可以做到“先其时发汗”,就在他睡觉前吃药。

这个病例是一个小孩。他是看哮喘,哮喘好了之后平时调理就是他容易出汗。他的特征是刚睡着的时候出汗,我给他吃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玉屏风散治疗没效果,用五倍子粉敷神阙穴没效果。后来改了4月26日的方(柴胡12g,黄芩9g,党参8g,制半夏9g,生姜3片,红枣6个,甘草3g,桂枝9g,白芍9g,生龙牡各30g),还是没效果。那么又改了一个新的方子(柴胡9g,党参9g,制半夏9g,生姜3片,红枣6个,甘草3g,桂枝12g,白芍12g,生龙牡各30g,浮小麦30g,五味子9g)。这个新方子和原先方子也差别不大,但是这次我跟他说,你要注意,就是要睡前服本方,吃药片刻之后吃热稀粥一碗,温覆令微微出汗,然后再睡觉。然后几天之后,他爸爸打电话给我,他说当天实际上因为他原先的方子还有一天,所以他吃的还是原来的方子。但是他听了我的新的医嘱,所以他吃是吃老早方子,但是按照我现在的医嘱来办。结果没想到当晚睡觉不出汗。以后吃新的方子也是这样。这个有意思吧。实际上最有意思的就说它方子一模一样,只是改变了一个服药的方法,对吧。将息法,他服药方法改变,效果完全不一样。这个蛮有意思的,就要搞研究了。

当时我有一个学生,叫张艳,我们一起做一个研究,名字就叫桂枝汤“先其时”“啜热稀粥”“温覆”发汗治疗睡眠相关性汗证。睡眠相关性汗证是我杜撰的,为什么呢?因为你用传统的说法盗汗,盗汗是睡觉出汗,只要你醒过来不出汗,这叫盗汗。但有的人他是睡醒过来了开始出汗。睡醒过来几秒钟一下子出汗,这个不叫盗汗,对吧。但是这种也是属于睡眠相关性,这个名字好叫,我们可以治,对不对。所以我就杜撰了这样一个名字。

我和我的学生,然后我们又邀请了三位医生,一起来做这个观察。最后我们一共观察了23个病人。然后有效率60.9%。大家注意这个60.9%是不辨证,就说不管他什么表现,就是符合睡眠相关性汗证,不管阴虚、阳虚,为什么会出汗,就看这张方的效果,60.9%。其实没效果人是因为他还是不符合。他虽然是睡眠相关性汗证,但是他其实不是气虚,不是这种类型的。

同学6:

有可能他没按医嘱做。

邢斌老师:没有按医嘱做的我们都剔除了。都是必须严格按照我们的纳入标准,符合纳入标准。

同学7:

老师有个问题,比如说你开五副桂枝汤给他,你是让他天天都这么喝,还是就一贴这么喝?

邢斌老师:前面桂枝汤在12条里面不是讲了嘛,就说你如果好了,后面你就一般的吃。比方说今天你给他“啜热稀粥”“温覆”发汗了,他好了。出汗了,他好了。明天你就按照一般的吃法,他不需要再按照这个方法。如果没好,没出汗没好,明天继续这样吃。

4

这个医案也有意思,这个是我自己的一个案例。当时这个患者是头晕来看病。那么其中她就讲到了她有这样一个出汗的情况。她是晚上睡醒和午睡后,所以你不能把它叫盗汗,醒了之后出汗。那么我给她吃了我们常用治疗头晕的方子,效果很好的。吃了三天头晕好了。但是这个方子里面因为她有出汗的情况,病人有出汗的情况,我所以也用了桂枝汤。头晕好了,出汗没好,对吧。怎么办呢?我就这样,给她开两张方子。治头晕的方子白天吃,桂枝汤晚上吃,啜热稀粥,温覆取汗。结果桂枝汤依法晚上吃两天,出汗也好了。又吃了一天,后来还剩四天,她也没吃。这个是按照“先其时”“温覆”“啜热稀粥”这个方法,对吧。这个也说明问题。一样的药,其实药还是这个,只不过把它分开了。所以当时我们搞了这样一个研究。

其实可以说《伤寒论》东西还有很多,但是因为时间关系,不说了。最后我总结了一下我这几年用《伤寒论》方治验的方子,像麻黄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小青龙、大青龙、麻杏石甘汤、葛根汤、葛根芩连汤、桂枝汤、桂枝甘草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桂汤、桂枝新加汤、小建中汤、苓桂术甘汤、五苓散,五苓散和苓桂术甘汤这两个我用的特别多,效果也非常好。像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大柴胡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旋覆代赭汤、抵当汤、芍药甘草汤、朴姜夏草人参汤、栀子豉汤、炙甘草汤、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等等。

所以经方确实是非常好,可以治很多的病。有一些人就是发挥了,比方说像乌梅丸,它治疗久利,治疗蛔厥。但是像我现在治疗上寒下热错杂证,女的比方说像更年期综合征,男的这种杂症非常多,经常遇到,用乌梅丸来治疗都有很好的效果。这个当然就已经脱离《伤寒论》原文了。

得出的第四个结论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要相信《伤寒论》的临床价值,在临床上要敢于运用《伤寒论》。当然这是一个方面,后世还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也需要我们一一学习,要做一个杂家。当然,更重要的是也不要迷信中医,要有科学精神,要独立思考。

另外,就是你把所有的经典都学好了,也不代表你能把所有的病都治好,肯定还是不够。因为他们看到的是他们那个时代的病,我们看到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病。所以我们还需要立足临床,去思考,去发展,如果每个医生都能有一点小突破,我们中医就有可能大发展!转自互联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发伤寒论|第十讲(46.48.55.67)
与《内经》无关
《伤寒论》第一定律
JT伤寒论慢慢教(第五期)5.4.1
大熊猫老师玩转伤寒系列090730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八:中医之伤寒归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