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靠谱中医说:不了解自己的身体,没事别乱用补品


    现代中国,很多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保健意识也提高了,经常会有意无意的自己用一些补品给自己调理身体。不过,今天我要给各位泼一盆冷水,告诉大家:有事没事,不要自己乱用补品,小心养生不成反养病。


    第一,人的体质、生活环境、饮食和运动情况等等不同,适合别人的东西不一定适合你。简单的说,一样的高血压,蒙古人吃肉多导致的,知识分子少运动久坐导致的,原因不同,自然调理方法不同,当然不能套用别人的办法,如果那么干,不就是邯郸学步吗?


    第二,要知道自己的身体状态,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办法。首先说,服用补益类保健品,目的是为了补养身体,那么身强体壮的人肯定不需要服用补品,这是其一。


    其二,补品是对身体虚弱的人来说,不是人人适合,比如脾胃功能差,肠道无法彻底吸收营养的人群,服用补品不吸收,反而会导致虚火上浮,用我们中医专业术语说叫做——虚不受补。

    “虚不受补”这句俗话包含着几层意思:


  第一,一个身体十分虚弱的人,要想一下子变得十分强壮,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往往是事与愿违的。药力太猛的补剂,对这类人并不合适。这类人需要一步一步的来,补品服用后要经消化吸收才能起作用。


  第二,一些肠胃功能不佳,消化吸收状况很差,甚至湿热很重,舌苔厚腻,平时吃饭都觉得不太消化的人,再服用滋补品,症状必然加重。对这些人,医生往往要给开路药,使其肠胃中的湿热得以清除,肠胃功能恢复,舌苔干净,吃东西不觉得胀满,方能进食补品。


  第三,对一些新近患病的人,首先要将疾病彻底治愈。如病人患有感冒、咳嗽、咯痰,则应先将感冒咳嗽治愈,所谓“祛邪务尽”,方能进补。否则,就像“关门留寇”般,不但补药吃进去令人难受,感冒咳嗽还会粘腻难愈。

    脾胃虚弱是导致“虚不受补”的主要原因。由于胃的消化与脾的运化功能差,而补品又多为滋腻之品,所以在服用后,不但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吸收,反而增加了胃肠负担,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


    人到中老年,六腑通降功能下降,胃肠薄弱,升降失宜,大肠常秘而不畅。加之现代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常食甘美肥腻、膏粱厚味之品,以致身体肥胖,导致肌体病理产物堆积,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长寿。对于这类病理状态,通利之法无疑是最为行之有效的保健与治疗大法。 

  

  晋代大医学家葛洪早就指出:“若要长生,肠中常清;若要不死,肠中无屎”。这说明,保持大便通畅,对保证呼吸、循环、消化等系统的正常功能,减少肠中细菌与多种毒素对人体的危害、促进健康长寿意义重大。

    脾为后天之本,只有脾胃功能正常,消化吸收能力才好,进补才能有效。而四类人常常大量进食人参、鹿茸、阿胶等高级滋补品,不仅得不到增强体质的好处,反而还会出现一些肠胃不适的症状。


    一般以下四类人常会出现“虚不受补”的现象。


  (1)一向脾虚的人,进补后承受不了,就会腹胀、不消化甚至腹泻等现象。

  (2)胃寒的人进补后消化不了,会发生腹痛。

  (3)肝郁、心情不好的人也不受补,进补后会腹胀。

  (4)胃中有火的人,进补后会感觉胃中吞酸嘈杂,恶心欲呕。


  在临床上,脾气虚进补后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的情况最多见。从中医的望闻问切上看,这一类人经常食少腹胀、少气懒言、大便稀溏、肢体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

    通常,脾气虚的人群,在进补前应先健脾,比如可以服用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也可多用山药、扁豆、薏苡仁、白术等煲汤饮用。等脾胃功能有所恢复、脾不虚时再进补,才能保证吃进去的补品能够正常消化吸收。


  还有一些人,平日里好食辛辣肥甘,日久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部灼热、嘈杂。进补后,常常会腹胀而不能消化。这就属于脾胃有火的表现。像这一类人进补前就应先清火,可用麦冬泡水喝,或喝苦丁茶、或吃菜时多吃苦瓜、黄瓜、青菜,等胃火退后再进补。


  另外,老年人消化力比较弱,常会积滞宿食,而出现厌食的表现,进补后也会出现胃部饱胀,口臭便臭等表现。老年人进补前,应先“消食和胃”后再进补。比如饭前先服陈皮、山楂、神曲等开胃药,饭后可服香砂养胃丸,身体较好的可适当服用平胃散或保和丸。平常可用炒谷、麦芽泡水喝。

  在中医学上,有“脾胃为后天之本”的说法,意思是说,脾胃是人生存的根本保证,脾胃是人体能量的发源地,具备人体整个的消化吸收功能。


    在人体内,脾胃管着能量的吸收和分配,所以脾胃一旦不好,人体就不能够有足够的“能量”导致人体的器官的运作和代谢减缓,工作效率也随之降低,甚至干脆罢工,长期下去五脏六腑都会受到严重的损害,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疾病。


  中医认为好的养生办法是以通为补,身体脏器功能通畅,就是最好最平衡的状态,这个观点类似红绿灯,道路上车辆再多,只要有序的按照节律运行,道路就会通畅的。反之,没有指挥的道路,车辆越多,可能堵车越严重。所以,养好脾胃,对人体的健康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微信:zftgygcl   手机:15841658952 作者简介:民间中医,擅长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和静脉曲张,胃肠癌症等的诊治。诊疗特色注重整体健康管理,注重全面调理人体综合健康状态,以饮食、睡眠、运动、生活指导、药物调理、情志疏通等多方面改善人体不良习惯,从而恢复人体自身功能,摆脱任何药物的依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冬进补五个“不”
春节中药进补有讲究
中医告诉你在进行养生时需注意哪些误区
虚不受补,多因脾胃虚弱
什么是“虚不受补”,如何正确补虚?
体虚还不敢补?中医:忽略了这两点,小心越补越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