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三分钟学针灸 第17天


 

病证

辩证

主穴

配穴

操作/方义

头痛

外感

列缺、百会、太阳、风池

阳明(印堂、攒竹、合谷、内庭);少阳(率谷、外关、足临泣);太阳(天柱、后溪、申脉);

厥阴(四神聪、太冲、内关);风寒(风门);

风热(曲池、大椎);

风湿(阴陵泉)

【方义】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都会用到的穴位是:百会和风池

 

★头项寻列缺

内伤

实证

百会、头维、风池

肝阳上亢(太冲、太溪、侠溪);痰浊(太阳、丰隆、阴陵泉);瘀血(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

内伤

虚证

百会、风池、足三里

血虚(三阴交、肝俞、脾俞);肾虚(太溪、肾俞、悬钟)

面瘫


攒竹、四白、下关、地仓、合谷、风池

★面口合谷收

落枕


外劳宫、阿是穴、肩井、后溪、悬钟

【方义】外劳宫(治疗落枕之经验穴

漏肩风


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

手太阳经证(后溪);

手阳明经证(合谷);

手少阳经证(外关);

外邪内侵(合谷、风池);

气滞血瘀(内关、膈俞);

气血虚弱(足三里、气海)

【方义】

肩髃(手阳明经);

肩髎(手少阳经);

肩贞(手太阳经)

 腰痛


阿是穴、大肠俞、委中

寒湿(腰阳关);瘀血(膈俞);肾虚(肾俞、命门、志室)

腰背委中求

痹证


阿是穴及局部经穴

行痹(膈俞、血海);

痛痹(肾俞、关元);

着痹(阴陵泉、足三里);

热痹(大椎、曲池)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坐骨

神经痛


大肠俞、腰夹脊、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丘墟

【操作】诸穴均用捻转提插的泻法,以沿腰腿部足太阳、足少阳经产生向下放射感为度

【方义】治疗坐骨神经痛,主选:足太阳、足少阳经穴

面瘫


攒竹、鱼腰、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合谷、昆仑

风寒(风池);

风热(曲池);

恢复期(足三里);

人中沟歪斜(水沟);

鼻唇沟浅(迎香)

【操作】面部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

【方义】足太阳经筋为“目上冈”,足阳明经筋为“目下冈”,口颊部为手太阳、足阳明经筋所主

痿证


上肢:肩髃、曲池、合谷、颈胸部夹脊穴

下肢:髀关、伏兔、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腰部夹脊穴

肺热伤津(尺泽、肺俞、二间);

湿热袭络(阴陵泉、大椎、内庭);脾胃虚弱(太白、中脘、关元);

肝肾亏损(太溪、肾俞、肝俞);

上肢肌肉萎缩加手阳明经排刺;

下肢肌肉萎缩加足阳明经排刺

【方义】

夹脊(督脉之旁络);

阳陵泉(筋会)

中风

中经络

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合谷与太冲相配,称为“开四关”

中脏腑

内关、水沟

闭证(十二井穴、太冲、合谷);

脱证(关元、气海、神阙)

眩晕

实证

风池、百会、内关、太冲

肝阳上亢(行间、侠溪、太溪);

痰湿中阻(头维、丰隆、中脘、阴陵泉)

头痛合眩晕的基本处方都会用到:风池和百会

虚证

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

气血两虚(气海、脾俞、胃俞);

肾精亏虚(太溪、悬钟、三阴交)

痫证

发作期

内关、水沟、百会、后溪、涌泉

★中风中经络、中脏腑,以及痫证发作期都会用到的穴位:内关和水沟

间歇期

印堂、鸠尾、间使、太冲、丰隆



不寐


照海、申脉、神门、印堂、四神聪、安眠

【操作】对于较重的不寐患者,四神聪可留针过夜;照海用补法,申脉用泻法

郁证


水沟、内关、神门、太冲

【操作】水沟用雀啄泻法;神门用平补平泻法;内关、太冲用泻法

★郁证、痫证及中风都会用到:内关和水沟

心悸


内关、郄门、神门、厥阴俞、巨阙

【方义】神门(心经原穴,宁心安神定悸);巨阙(心之募穴,益心气、宁心神、调气机)

感冒


列缺、合谷、大椎、太阳、风池

【操作】风寒感冒,大椎行灸法;风热感冒,大椎行刺络拔罐

感冒与外感咳嗽都用到的穴位:列缺和合谷

咳嗽

外感

列缺、合谷、肺俞

【方义】外感咳嗽重在宣肺解表,配列缺(肺之络穴)、合谷(大肠原穴)。主客原络配穴法

内伤

太渊、三阴交、肺俞

【方义】内伤咳嗽重在补益肺阴,配太渊(肺经原穴),三阴交(疏肝健脾,化痰止咳)

哮喘

实证

列缺、尺泽、膻中、肺俞、定喘

【方义】膻中(气会),

定喘(平喘之效穴)

★采用“穴位贴敷法”治疗哮喘的常用穴有:

①膻中;②大椎

虚证

肺俞、膏肓、肾俞、定喘、太渊、太溪、足三里

【方义】肺俞、膏肓针灸并用,可补益肺气

呕吐


内关、足三里、中脘

呕吐重在止呕(内关

【方义】内关(止呕之效穴),中脘(腑会、胃之募穴)

胃痛


足三里、内关、中脘

胃痛重在止痛(足三里)

腹痛


足三里、中脘、天枢、三阴交、太冲

【方义】足三里(胃之下合穴,肚腹三里留);中脘(腑会、胃之募穴),太冲(肝经原穴)

呕吐、胃痛、腹痛都用的的穴位:足三里、中脘

泄泻

急性

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

【方义】天枢(大肠募穴),上巨虚(大肠下合穴)取“合治内腑”之意;阴陵泉(健脾化湿)

慢性

神阙、天枢、足三里、公孙

【方义】灸神阙可温补元阳,固本止泻;足三里、公孙健脾益胃

便秘


天枢、支沟、水道、归来、丰隆

【方义】支沟(治便秘效穴)

癃闭

实证

秩边、阴陵泉、三阴交、中极、膀胱俞

【操作】毫针泻法。针刺中极等下腹部穴位之前,应首先叩诊,检查膀胱的膨胀程度,以便决定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浅,不能直刺者,则向下斜刺或透刺(平刺),使针感能到达会阴并引起小腹收缩、抽动为佳。

虚证

秩边、关元、脾俞、三焦俞、肾俞

【方义】秩边(膀胱经穴,可疏导膀胱气机);关元(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能温补下元)


『正确答案』B

『正确答案』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小时速记所有针灸病证运用
针灸治疗各论(1)
针灸治疗主穴简要梳理
针灸证型经脉主穴配穴
针灸处方趣记.doc
巧记针灸病证主配穴运用(重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