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学——补虚药(四)
1.具有固精缩尿,温脾摄唾功效的药物是
A 肉苁蓉
B 沙苑子
C 补骨脂
D 山茱萸
E 益智仁

2.补骨脂具有的功效是
A 祛寒除湿
B 祛风止痒
C 益肝明目
D 活血止痛
E 温脾止泻

3.熟地的归经是
A 肝肾
B 肝脾
C 心肝
D 心脾
E 肺脾

4.白芍的归经是
A 肝肾
B 肝脾
C 心肝
D 心脾
E 肺脾

5.治疗四肢拘挛疼痛,应首选的药物是
A 人参
B 当归
C 白芍
D 阿胶
E 黄芪


答案与解析

1、E
益智仁[功效]暖肾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唾。

2、E
补骨脂[功效]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3、A
熟地黄[性能]甘,微温。归肝、肾经。

4、B
白芍[性能]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5、C
白芍[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细目 补阳药(续)

8.肉苁蓉

[功效]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9.补骨脂

[功效]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主治病证]肾虚阳痿,腰膝冷痛;肾虚滑精,遗尿,尿频;脾肾阳虚,五更泄泻;肾不纳气,虚寒喘咳。

10.益智仁

[功效]暖肾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唾。

11.菟丝子

[性能]辛、甘、平。归肾、肝、脾

[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

[应用]
(1)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尿频,宫冷不孕。本品辛以润燥,甘以补虚,为平补阴阳之品,功能补肾阳、益肾精以固精缩尿。如菟丝子、炒杜仲等份,合山药为丸,治腰痛;与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同用,治阳痿遗精,如五子衍宗丸:与桑螵蛸、肉苁蓉、鹿茸等同用,治小便过多或失禁,如菟丝子丸;与茯苓、石莲子同用,治遗精、白浊、尿有余沥,如茯苓丸。

(2)肝肾不足,目暗不明。本品滋补肝肾、益精养血而明目,常与熟地黄、车前子同用,如驻景丸。

(3)脾肾阳虚,便溏泄泻。本品能补肾益脾止泻,如治脾虚便溏,与人参、白术、补骨脂为丸服;与枸杞子、山药、莲子同用,治脾肾虚泄泻,如菟丝子丸。

(4)肾虚胎动不安。本品能补肝肾安胎,常以本品与续断、桑寄生、阿胶同用,治肾虚胎元不固,胎动不安、滑胎,如寿胎丸。
本品亦可治肾虚消渴。

12.沙苑子

[功效]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13.蛤蚧

[功效]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

[用法用量]煎服,5~10g;研末每次1~2g,日3次:浸酒服用1-2对。

14.冬虫夏草

[功效]补肾益肺,止血化痰。

[主治病证]阳痿遗精、腰膝酸痛;久咳虚喘、劳嗽痰血。

[用法用量]煎服,5-15g。也可入丸、散。

15.锁阳

[功效]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细目四 补血药

●要点

1.当归

[性能]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应用]
(1)血虚诸证。本品甘温质润,长于补血,为补血之圣药。若气血两虚,常配黄芪、人参补气生血,如当归补血汤、人参养荣汤;若血虚萎黄、心悸失眠,常与熟地黄、白芍、川芎配伍,如四物汤。

(2)血虚血瘀,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以本品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常与补血调经药同用,如四物汤,既为补血之要剂,亦为妇科调经的基础方;若兼气虚者,可配人参、黄芪;若兼气滞者,可配香附、延胡索;若兼血热者,可配黄芩、黄连,或牡丹皮、地骨皮;若血瘀经闭不通者,可配桃仁、红花;若血虚寒滞者,可配阿胶、艾叶等。

(3)虚寒性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风寒痹痛。本品辛行温通,为活血行气之要药。本品补血活血、散寒止痛,配桂枝、芍药、生姜等同用,治疗血虚血瘀寒凝之腹痛,如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建中汤;本品活血止痛,与乳香、没药、桃仁等同用,治疗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如复元活血汤、活络效灵丹;与金银花、赤芍、天花粉等解毒消痈药同用,可活血消肿止痛,治疗疮疡初起肿胀疼痛,如仙方活命饮;与黄芪、人参、肉桂等同用,治疗痈疽溃后不敛,如十全大补汤;亦可与金银花、玄参、甘草同用,治疗脱疽溃烂,阴血伤败,如四妙勇安汤;若风寒痹痛、肢体麻木,可活血、散寒、止痛,常与羌活、防风、黄芪等同用,如蠲痹汤。

(4)血虚肠燥便秘。本品补血以润肠通便,用治血虚肠燥便秘。常以本品与肉苁蓉、牛膝、升麻等同用,如济川煎。

[用法]煎服,5-15g。一般生用,为加强活血作用则酒炒用。通常补血用当归身,活血用当归尾,和血补血活血用全当归。

[使用注意]本品味甘滑肠,湿盛中满、大便泄泻者忌服。

2.熟地黄

[性能]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血养明,填精益髓

[应用]
(1)血虚诸证。本品甘温质润,补阴益精以生血,为养血补虚之要药。常与当归、白芍、川芎同用,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及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等,如四物汤;若心血虚心悸怔忡,可与远志、酸枣仁等安神药同用;若崩漏下血而致血虚血寒、少腹冷痛者,可与阿胶、艾叶等补血止血、温经散寒药同用,如胶艾汤。

(2)肝肾阴虚诸证。本品质润入肾,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为补肾阴之要药。古人谓之“大补五胜真阴”,“大补真水”。常与山药、山茱萸等同用,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耳鸣、耳聋及消渴等,可补肝肾,益精髓,如六味地黄丸;亦可与知母、黄柏、龟甲等同用治疗阴虚骨蒸潮热,如大补阴丸。本品益精血、乌须发,常与何首乌、牛膝、菟丝子等配伍,治精血亏虚须发早白,如七宝美髯丹;本品补精益髓、强筋壮骨,也可配龟甲、锁阳、狗脊等,治疗肝肾不足,五迟五软,如虎潜丸。

[使用注意]本品性质黏腻,较生地黄更甚,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重用久服宜与陈皮、砂仁等同用,以免黏腻碍胃。

[鉴别用药]
(1) 当归与熟地黄,二药均能补血,常相须为用以治血虚诸证。但当归补血行血,调经止痛为妇科调经要药,可用于血虚血寒诸证,以及风湿痹痛、痈疽疮疡,且能润肠通便,可用于血虚肠燥便秘证;熟地黄功专补补血滋阴,益精髓,为补益肝肾精血要药,可治肝肾精血亏虚诸证。

(2)生地黄与熟地黄,二药均能滋阴,可用治阴虚证。但生地黄性寒,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长于治疗热入营血、热病伤阴、阴虚发热诸证,其滋阴力不及熟地黄;熟地黄性温,功专补血滋阴,益精髓,长于治疗血虚证以及肝肾亏虚诸证。

3. 白芍

[性能]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应用]
(1)肝血亏虚,月经不调。本品味酸,收敛肝阴以养血,常与熟地黄、当归等同用,用治肝血亏虚,面色苍白,眩晕心悸,或月经不调,崩中漏下,如四物汤。若血虚有热,月经不调可配伍黄芩、黄柏、续断等药,如保阴煎;若崩漏,可与阿胶、艾叶等同用。

(2)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本品酸敛肝阴,养血柔肝而止痛,常配柴胡、当归、白芍等,治疗血虚肝郁,胁肋疼痛,如逍遥散;也可以本品调肝理脾,柔肝止痛,与白术、防风、陈皮同用;治疗脾虚肝旺,腹痛泄泻,如痛泻要方;若与木香、黄连等同用,可治疗痢疾腹痛,如芍药汤;若阴血虚筋脉失养而致手足挛急作痛,常配甘草缓急止痛,即芍药甘草汤。

(3)肝阳上亢,头痛眩晕。以本品养血敛阴、平抑肝阳,常配牛膝、代赭石、龙骨、牡蛎等,如镇肝息风汤、建瓴汤。此外,本品敛阴,有止汗之功,配桂枝同用,可调和营卫,如桂枝汤。

[使用注意]阳衰虚寒之证不宜用。反藜芦。

[鉴别用药]白芍与赤芍,二药《神农本草经》不分,通称芍药,唐末宋初始将二者区分。二药同出一物、性微寒。前人谓“白补赤泻,白收赤散',一语道破二者的主要区别。二药的功效和应用均不同。在功效方面,白芍长于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平抑肝阳;赤芍则长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肝泻火。在应用方面,白芍主治血虚阴亏,肝阳偏亢诸证;赤芍主治血热、血瘀、肝火所致诸证。又白芍、赤芍皆能止痛,均可用于治疗疼痛病证。但白芍长于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主治肝阴不足,血虚肝旺,肝气不疏所致的胁肋疼痛、脘腹四肢拘挛疼痛;赤芍长于活血祛瘀止痛,主治血滞诸痛证,因能清热凉血,故血热瘀滞者尤为适宜。
 
 
 编辑:什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一味中草药白芍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
气血虚及用药
药物养生——补血药
白芍 Baishao《神农本草经》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中药白芍图片
白芍的功效作用与主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