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口语入诗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前段时间,一种以“天上的白云真白啊/真的,很白很白/非常白/非常非常十分白/极其白/贼白/简直白死了/啊”为典型代表的“乌青体”诗歌蹿红网络,其创作者乌青也因此一炮而红。事实上,许多人对这种“言之无物”、“废话连篇”的诗体颇有微词,早在几年前,科普作家杨轶就对其是否能够称之为诗提出质疑。然而与此同时,以著名作家韩东、蒋方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却对“乌青”体大加赞赏,乌青诗集甚至出现了缺货而紧急加印的情况。那么,对于“乌青”体,及以“乌青”体为代表的“废话诗体”究竟应当如何看待?这些诗体的走俏,又折射出当前我国诗歌创作怎样的现状?对此,光明网记者采访到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马兵,聆听其关于诗歌及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以下为文字实录。
  当代中国关于“口语入诗”的探索由来已久
  谈到“乌青体”,大家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几年前沸沸扬扬的“梨花体”事件。事实上,作为一个女诗人,赵丽华的许多诗作是非常出色的,我们在网上读到的所谓“梨花体”作品,事实上也并非其代表作,只是大家凭借这种诗体才得以认识赵丽华,赵丽华也经由这种诗体才得以在饱受争议的同时蹿红网络,并因此获得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的附加值。“梨花体”之后,又出现类似的“羊羔体”,以及今天众说纷纭的“乌青体”,人们将这些诗作统称为“废话诗”。事实上,这种所谓的“废话”,是将一些生活化的语言甚至口语写入诗中。而“口语入诗”恰恰不是一种突然兴起的事物,相反,它是自中国新诗诞生之日起便出现的的一个重要诗学角度,很多人做出过类似尝试,且每次尝试都引发了热烈的社会争议。之所以论战从未停止,是因为这关系到一个重要的诗歌发展方向问题,即诗歌应当是隐喻的,还是口语的。
  1999年一次在京召开的诗歌讨论会上,曾掀起过一场轰动中国诗坛的争论,这便是在民间派诗人与知识分子诗人之间的巨大分歧。精英诗人,或者叫知识分子诗人,十分强调诗歌应当隐喻且具有迷人、高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贵的气质,民间派诗人则侧重强调诗歌是大众的、通俗的、口语的,他们为此提出“拒绝隐喻、回归口语”的口号。
  民间派代表人物韩东、于坚等人,其实早在80年代就做过类似今日乌青对诗歌的实践。韩东的《你看过大海》《有关大雁塔》等作品,尽管并未像乌青那样彻底地打破与颠覆,但在诗中,对于大海、大雁塔这些在多数诗人眼中充满文化所指的意向,他另辟蹊径地进行了一种逆向的祛魅,驱除这些意象中可能激发出人们历史感悟的因素,返璞归真地将其还原为纯粹意义上一种蓝色的水、古代遗留的建筑,切断诗歌隐喻的通道,真正使诗歌中的每个词语完成了一次能指的还原。在他看来,诗歌的本质即是一种能指,拒绝赋予诗歌更多的文化附加。此外,像冯至、穆旦,甚至徐志摩、沈从文、胡适这样造诣极高的诗人,也都曾做过类似尝试。胡适在《尝试集》中大量运用口语,《蝴蝶》便是这样一个典型代表。诗中“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这样的表达方式,细细想来其实也是以极其平白如话的语言来创作诗歌。
  因此我们说,从陈东、于坚开始,包括后来的赵丽华与车延高,直至当下被人们热议的乌青,根本来说是一脉相承的,都体现着使诗歌回到能指、回到口语、回到生活现场的意图。因此我个人认为,乌青事件绝非一个偶然的现象,恰恰相反,它依附于一个巨大的诗学脉络。
  “乌青体”旨在颠覆人们对诗歌及“诗意”的思维定势
  乌青和他的作品之所以引起争议,一方面在于他颠覆性的大胆尝试,另一方面,广大普通读者对诗歌发展的多维度走向一知半解,因此对“乌青体”管中窥豹的判断便也在情理之中。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乌青的诗作有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这种价值在于,他承袭许多先辈对于诗学口语化、拒绝隐喻的尝试,并作出最为彻底的实践。他不仅大力推崇口语入诗,拆解诗歌的深度抒情模式,更蓄意颠覆人们所谓传统意义上对“诗意”的认知,向我们长久以来关于诗歌的思维定势发起挑战。
  以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对白云的赞美》为例,许多人质疑它的理由是认为其“不能称之为诗”,这是因为,在乌青进行这种实践之前,人们难以想象,对如此直白的句子,做一个简单地分行排列,便可称之为诗。这恰恰反映出我们对于诗歌一种自以为是的观念,为诗歌打上气势宏大、思想深邃、韵味悠长等一系列标签,而这些观念恰是乌青所力图破除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传递出一种诗歌未必要抒情的全新理念,这也正是乌青的难得之处。
  许多人认为,“乌青体”过分强调语言的生活化,这种尝试是以丢弃诗歌应有的“诗意”为代价的,这也引发了对于诗歌语言“生活化”与“诗意化”之间关系的新一轮思考。在我看来,这二者并非矛盾的关系。我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一些过于直白、过于生活化的语言与“诗意”相去甚远,这实际上是我们自身对“诗意”的理解走入怪圈,认为诗歌的诗意在于其抒情的美感、高蹈典雅的贵族气息,而乌青的诗作,恰恰与传统意义上人们对诗歌的理解背道而驰。其实这种理解,已经对诗歌做出一种潜在的判断,会自觉不自觉地认为只有类似中国古诗那样富于韵味、具备音律美、符合审美内涵的诗作才可称其为“诗”,其实不然。并不是说,一些生活化的东西便无法表达诗意,而是我们对于“诗意”的理解过于狭隘,把“诗意”这种汇聚思想、抒发情怀的形式,局限地与语言本身的精雕细琢等同起来,这势必造成在赏析诗歌“诗意”的过程中有失偏颇。
  诗歌狂欢化或将加剧大众对当代诗坛的怀疑与误解
  “乌青体”的价值在于在对传统诗学观念的认识画上句号,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乌青的诗作在另一方面又存在某些消极影响。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诗歌事件如何获得关注,与其自身的话题性紧密相关。必须承认,有些十分优秀的诗歌作品,却由于不具备某些吸引眼球的话题性,缺少在公众传播的渠道与机会,其影响力自然也会大打折扣。而当“乌青体”这样极具冲击力和颠覆性的诗歌事件走入大众视野并迅速蹿红时,势必会引发一些对诗歌不甚了解的大众对诗学的再度认知与关注。
  当今社会,网络四通八达,信息畅通无阻,任何一桩文化事件的背后,其实都有巨大的资本力量在运作。不管是昔日的“梨花体”还是今天的“乌青体”,均率先在网络上兴起一场“文化的狂欢”,狂欢的最终结果必然会转化为一种资本消费。而当这样一场诗歌狂欢事件席卷而来,对于诗歌认识尚浅的大众很容易仅仅通过这样一种诗歌体例,便对整个诗坛得出某种一叶障目的结论,轻易地陷入一个纯粹的是非判断中去,进而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不知不觉间参与到对于诗歌污名化的指责当中,得出类似中国诗歌景况堪忧这样缺乏事实依据的结论,并对这种论断的愈演愈烈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梨花体”“乌青体”出现之后,大量仿作铺天盖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前人们与诗歌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十分有限。因此可以说,正是由于类似“乌青体”这样剑走偏锋、极具话题性的诗歌形态受到空前关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大众对于中国新诗发展走向一个全局的、纵深的、普遍意义上的清醒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乌青的诗作有其问题,就在于他走得过于彻底,过于极端,会造成对于诗歌究竟是什么认识尚不明晰的大众,对于诗歌的发展产生怀疑,甚至会加速、会扩大人们对于当代诗坛所存在的误解。因此我认为,在进行诗歌狂欢化的时候要把握好分寸,避免网络口水战阻碍对诗歌的正确理解,这是大众应该注意的方面。
  当代中国诗歌发展非但不曾停滞,前景反而十分可期
  前面也提到过,如今在我们身边,关于中国当代诗坛的指责此消彼长,关于当代诗歌进入创作枯竭期的议论也是沸沸扬扬,山东有位诗人路也就曾说过,“这是一个诗歌和诗人沦为阑尾的时代”。换言之,就是说诗歌仿佛已面临着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尴尬境地。这样的一句话听起来似乎足够绝望。然而在我看来,事实却是截然相反的。
  近十年来,之所以会给人一种诗歌进入枯竭期的错觉,相当一部分原因在于与大众对诗歌内部整个运作机制知之甚少,或对类似“梨花体”“乌青体”这样的诗歌狂欢事件不甚了解,或怀有某种诗歌的乡愁,总是希望回到朦胧诗时代,回到海子那样的抒情诗时代。然而事实上,今天许多优秀诗人的诗作,相比于朦胧诗,或者像海子这样对诗歌有巨大笼罩力的阶段未必逊色,只是在如今这样一个时代,诗歌,甚至整个文学已经无法如从前那样一呼百应。事实上,得益于网络的助推作用,如今在网上催生出一大批优秀诗人。据我所知,过去的诗歌以民刊的形式焕发着勃勃生机和旺盛生命力,时至今日,诗歌则借助网络这一更通达、更广泛、更具普及性和快捷性的传播方式,迸发出甚至比八十年代更加高涨的创作火花,涌现出诸如断弦胡琴、梦蝶、冯戈力、江波等一大批优秀的青年诗人,他们的诗歌通过网络为大众所熟知,彰显出当代诗坛创作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阅读这些人的诗作不难发现,它们或满足人们对于情感的亏欠与代偿,或灌输更自信、更具思辨性的思维方式;或成为一种催人奋进、鼓舞人心的思想支撑,或引领人们找到关于生活的基石性感悟;或抒发一种富于凝聚力和感召力的生命情怀,或给一些在困境中踽踽独行的人们带来直面生活的精神力量。尽管这些诗作语言、内容、结构各不相同,但总能使人们从中获取某些情感慰藉,满足每个人对于诗歌独有的诉求点,对他们具有各种各样的精神感召力。因此我认为,中国诗歌的发展非但未曾停滞,相反,其未来是非常可期的。
  (光明网记者 张心怡采访)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废话诗的张力―以乌青为例
乌青诗作引争议 诗歌“被娱乐化”如何破解
《诗话》:痴儿轻解诗音词韵集锦(677-722)
【诗评诗话】重庆万州|王东梅:现代诗的诗意探寻-光在词语中安居
在焦虑的世界 诗歌是一种定力
评论|二月蓝《闪电不可忽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