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清小品文 | “峨眉春雪,洞庭秋波”:《小窗自纪》赏读第25则

“峨眉春雪,山头万玉生寒;

洞庭秋波,风外千秋呈媚。

语言无味,臻此佳境,当使闻者神往,见者意倾

【释文】

峨眉山的春雪,万山千峰,白雪如玉,忘之生寒。

洞庭湖的秋波,风吹水面,碧波万顷,媚态迷人。

看到这种佳境,语言和文字都难以描绘,

听闻的人心驰神往,见到的人陶醉其中

【评点】

李白有一首诗《登峨眉山》描绘峨眉山之景。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笔触浓墨重彩,说此地宜云宜石,宜吟箫宜弄瑟。

到了这里,就忘了红尘。

若是一场春雪忽至,峨眉山头万峰皆白,更是美得圣洁。

宋代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则是我最爱的一首词之一,写道: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这里波平如镜,这里玉鉴琼田。

这里连绵青草,这里素月分辉。

秋波一起,千秋呈媚。

李白和张孝祥都发出了和作者一样的感慨:

若不亲登峨眉山,绝怪安可悉?

若不泊舟洞庭湖,妙处难与说。

所以——

人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不但要博闻广识,还要多听多见。

见得多了,眼界宽了,就不至于坐井观天。

美学修养不断提升,面对美景不至于不领其趣。

可以尽情赏山赏水,赏春赏秋,赏雪赏风。

【本文内画作为小曼的国画作品

分享环球艺术作品

一起感受视觉盛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峨眉猴已经成为慵懒的投机者
徒步巡山,只为圆一场踏遍峨眉山的梦
(文言底蕴)爬峨眉山写下文言文游记
专题诗稿第39期(总第104期)向维智 感物吟
秋水秋波秋意 秋枝秋叶秋情
T100 峨眉风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