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把孩子养自卑的方式,它排第一

给孩子灌输勤俭节约的意识没有错,但不要刻意穷养。

最好的办法就是:富而节制,穷而不贫。

作者 | 番茄妈

国庆期间,我和闺蜜相约带着各自的孩子一起去游乐场玩。

那天天气真的超级热,孩子们玩得汗流浃背,正好前面有卖冰淇淋的铺子,女儿眼前一亮,吵吵着要吃。

我看了一下,冰淇淋15元一个,虽然不便宜,但是毕竟是在游乐场里,又这么热,买一个吃吃也没啥。

便拿出手机准备付钱,顺便还问了下闺蜜6岁的儿子冬冬要不要。

只见冬冬犹豫着看了下冰淇淋,又看了眼闺蜜。

闺蜜冲他摇了摇头。

东东转过头小声地说:

“阿姨我不吃了,妈妈挣钱不容易,我不能乱花。”

闺蜜则满意地摸摸冬冬的头:

“真乖,妈妈等会出去给你买矿泉水。”

还骄傲地转头跟我语重心长地说:

“我跟你说,就不能从小惯着孩子,想要啥就买啥,你看东东,现在多懂事。”

其实闺蜜两口子是做生意的,家里并不缺钱,我看着冬冬看着我女儿吃着冰淇淋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再想起今天出来玩,冬冬一直跟在我们身后,从未提出任何要求的乖巧。

不由得产生疑惑,闺蜜这样刻意的“穷养”孩子,真的好吗?

记得上半年看过一个让人心酸的视频。

一个7岁的小男孩,和妈妈逛超市的时候,想吃草莓。

征得母亲同意后,男孩高兴地拿了一盒,不料男孩看了一眼价格又赶紧放了回去。

原来这盒小小的草莓要14.8元。

妈妈心疼孩子,执意要买,而男孩连连拒绝,推搡着让妈妈把草莓放回去,嘴里还喊着:“太贵了,我不要了……”

后来,这位妈妈在采访中讲述,她自己是做快递员的,家里条件不太好,平常带孩子买东西,她都会在一边唠叨价格。

比如,“妈妈送5个快递,才能够买一瓶矿泉水。”

很多网友在感叹孩子懂事的同时,也对这位妈妈的教育方式产生了质疑,认为这样会让孩子内心充满负罪感,越来越不敢花钱。

就像评论区说的那样:被穷养的孩子,骨子里藏着自卑。

是啊,所谓的懂事是有代价的,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不配”“我不能”等理念会深深地镌刻在他的心里,埋下自卑的种子。

网友@奈何讲过一个故事:

表姐家里从小对她特别严格,是真正的穷养。

她从来不敢乱买东西,也不乱花一分钱,别人都夸她节约又懂事。

上大学时,她有了喜欢的男生,但始终不敢表白,因为她从心底里认为自己不配;

工作后,她一直独来独往,没什么社交,与同事的关系很疏离,有好的项目也不敢去争取,工作5年还在原地打转。

直到27岁她都没谈过恋爱,后来认识一个男孩,男孩刚请她吃了两顿饭,她就感动不已,想跟人家结婚了。

结果闪婚最后的结局,就是闪离。

没见过甜头的人,别人稍微表示一下好感,她都会当成是天大的福分,去努力抓住。

穷养长大的孩子,从小就会有一种强烈的不配得感植入内心,他们自卑、懦弱、敏感、拧巴,无论以后成为怎样的人,都很难改变这种自我认知。

这种自卑的心理一旦发芽,就会深深埋在孩子心底,甚至要用自己的一生来治愈。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小敏。

她是我见过活得最“抠搜”的女孩。

每天吃饭去食堂只点最便宜的两素,很少点外卖; 女孩子都喜欢吃点零食,她却几乎从来不买,集体春游时只带了一包瓜子和一袋普通的面包; 她也很少化妆,仅有的2支口红也是在名创优品买的杂牌货; 衣服也是常年就那几件,袖子都洗到发白了; ……

记得大三那会,每个班有2个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小敏学习在班级一直数一数二,老师有意把机会给她,她却拒绝了。

我们一直以为这些是她家境不好所致。

直到后来,偶然一次我和小敏一起参加活动,深入聊天得知,她家并不穷,甚至可以说是家境优渥。

但她父母从小就对她很吝啬,还动不动灌输父母挣钱不容易,你要省着花,还要回报父母的思想。

小时候,女孩子们人手一支可爱的自动铅笔,只要2元钱。

于是她回家去和妈妈说想要一支,妈妈正在洗碗,头也不抬的就骂她啥也不会,尽学会和同学攀比了。

于是,她慢慢麻木了,不敢再去和父母请求什么,成长道路上说的最多的话是:

“没关系啊,太贵了,不想要,真的。”

直到现在,只要她花钱买点稍微贵的东西,心里都会有种深深的罪恶感。

小敏说,其实她一开始听到有出国交流的机会,内心是止不住的向往和激动。

可毕竟出国日常开销不低,卡里没点存款根本不敢去,她又不敢开口和父母要,怕给家里添负担,只好忍痛拒绝。

想起知乎上有一个话题:被父母穷养长大的孩子,后来变得怎么样了?

最高赞的一个回答是:

热衷于便宜货。 热衷于购买物质,而非购买体验。 不敢进行风险投资。

就像小敏一样,这些孩子表面上看起来是变得懂事了、会节省了。

但实际上,他们是在悄悄压抑自己内心合理的需求,逐渐衍生出严重的心理匮乏感。

即使后来有钱了,他们也会始终被一种“贫穷感”所包围,拼命压抑自己的欲望,觉得自己不配拥有一切美好的事物,与很多机遇失之交臂。

比物质穷更可怕的,是一个孩子心穷而不自知。

那种从心底里长出来的贫穷和匮乏,会慢慢磨灭一个孩子的自信和对生活的希望。

听过一句话:

教育不能用金钱来衡量,重点在于价值观以及孩子的内心世界。

其实,不管家里贫穷还是富裕,聪明的父母都懂得用爱“富养”孩子,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的满足他,为孩子打造一个富足而充盈的内心世界。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落魄的推销员克里斯因为破产,让整个家庭陷入债务危机。

妻子无法忍受贫困离家出走,克里斯揣着仅有的21美元,带着儿子小托佛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们住过救济站,睡过地铁里的卫生间,蜷缩在厕所里熬过一个又一个夜晚。

最艰难的时候,克里斯还要去卖血来换取晚餐。

可是不管处境多难,克里斯从来都没有和儿子抱怨过生活,而是竭力为孩子驱散生活的阴霾;

尽管囊中羞涩,但对于儿子的需求,克里斯都尽力满足。

去买修机器的灯时,儿子想要一块糖,伸手拿出后,又懂事的放回去,他说没关系,给儿子买了下来。

他还经常鼓励儿子:“别让别人告诉你成不了才,即便是我也不行”。

在爸爸爱的滋养下,小托佛从不因为自己的家境羞愧,活得坦然又自在。

他可以并肩和富人的孩子一起看橄榄球比赛,一起振臂高呼,没有任何尴尬;

也可以无畏的和父亲倾诉自己想当篮球运动员的梦想,并且始终怀揣着滚烫的梦想前行。

被父母“富养”长大的孩子,心里踏实而坚定,脸上永远有笑,眼中始终有光。

网友@潇潇溪讲述道:

自己小时候家里很穷,有时候甚至要连续一个月都吃土豆。

可爸妈从来没有给我过那种“家里很穷,我低人一等的感觉”。

每次楼下水果超市进了丹东草莓、山东樱桃,还有人参果,爸爸就去给我买,买不起很多,就买一两个。

有时候老板会不满:“哪有你这么买东西的?”

这时爸爸就大方解释:“我们家买不起多的,但我想让孩子尝尝什么味道”,老板每次也都能谅解。

我们家虽然贫穷,但他们努力给我最好的。

所以长大后,即使看到很多很贵或者新奇的东西,我很少觉得自己“配不上”。

我相信,只要我努力赚钱,这些美好的东西总有一天我会拥有。

其实,真正的富养,并不在于钱多钱少,而是父母有没有给予孩子尊重、理解,和爱;

是父母始终相信孩子,始终给孩子积极的回应,慢慢唤醒孩子的动力、勇气,以及克服逆境的力量。

如果要问什么样的孩子能最终收获人生的幸福?

我想答案不是成绩好的、家境富有的、履历多优秀的……而是内心富足的孩子。

一个内心富足的孩子,充满安全感,很容易接纳自己,积极乐观,对人生充满自信与希望。

他会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和底气,无论面对什么挫折都能迎难而上,从不放弃。

物质的追逐永无止境,内心的富足才能让灵魂抵达彼岸。

点个“赞吧”,希望每个父母都能正视并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

让每个孩子在爱的包裹中变得强大、丰盈、富足、自信,收获幸福满满的一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天生胆小怎么办?听了闺蜜的描述,我却不由的感到了愤怒
孙俪称女儿小花是闺蜜:养出一个内心富足的孩子,父母有多赚?
如何养出一个内心富足的孩子,你要注意这10个细节 | 精选
7个陪孩子细节注意好,你也能养出一个“内心富足”的孩子,试试
怎样养出一个内心富足的孩子?这7个细节不妨试试
养出一个内心富足的孩子,不妨常把这5句话挂在嘴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