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的案例和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的案例和反思
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它不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生成性教学内容强调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过程,而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课堂“预设”之外的教学意外(偶发)事件。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生成性资源的把握尤为重要,这需要教师凭借教学机智艺术性地应对。 
生成:需要给与充分时间思考,注意倾听。
案例一:课堂实录:自己动手圈一圈书中彩灯的颜色是紫色还是红色?
师:根据上面的颜色的规律,你能说一说下一个灯笼是什么颜色吗?
生1:紫色
师:讲得非常好!请接着往下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此刻回答不上来,我没有立刻让其他学生来帮助他,而是给予他和其他同学充分的时间思考,这时很多学生纷纷举手想帮助他)
师:思考一分钟,你的回答更精彩。
生1:一个紫色一个红色,按照这样的规律来,额……那么下一个应该是紫色。
师:说的很精彩。
生2:老师我补充!灯笼按照一紫一红的颜色的规律排列
师:你的补充更完整。
生3:老师我质疑!我想问生1,再接着下来是什么颜色的灯笼,为什么?
生1:因为灯笼是按照一紫一红的颜色的规律排列的,所以紫色后再一下个颜色是红色。
…………………………
反思:名师徐长青曾说:“多让孩子思考一分钟,孩子的回答会更精彩”,所以当问题抛出时,第一个学生没有直接回答出来,我没有立即请其他学生帮忙,而是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独立思考,然后我注意倾听,学生说的内容的逻辑性和完整性,请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再通过有的同学质疑,再强化一遍学生对规
律的发现,对于一年级来说,这样生成了《找规律》的知识。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努力把握学生心理的真实起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与学生进行沟通,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声音,真正走进学生的精神和心灵世界,我们的数学课堂或许会更真实、更富针对性。
生成:需以学定教,及时调整  
案例: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时,课上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个袋子,里面放了三个黄球乒乓球和六个白色的乒乓球,想让学生通过摸球、记录颜色、感悟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这时有一组的实验结果是摸到黄色球7次,白色球3次,所以摸到黄色球的可能性更大,与其他小组的结论不一样。
尽管事先已经考虑到有可能出现这种概率很小的情况,但当学生提到它时,我还是免不了一愣。一愣之后,我迅速调整了自己的上课思路:这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跳过去,不好!那怎样来引导他呢?对,先了解他是怎么想的然后再对症下药。于是有了下面的一番对话:师:刚才其他小组的同学已经汇报了他们的发现,你和他们之间有不同吗?  
生: 有。虽然我理解白色球的数量多,所以摸到可能性大,但是我真正去验证的实验,我们组的结论是数量少摸到的可能性大。
师: 那你认为你和他们的看法,谁更有理呢?  
生: 我觉得我和他们都挺有理,都对了!因为我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他们也是。   
师:不过,咱们班是六个小组,只有你们的结论不同,看来,在黄球比白球多时,大多数情况下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更大一点,当然也有你们碰到的这种情况--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的时候。你现在同意大多数同学的意见了吗?  
生: 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真理说不定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呢?。真理说不定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呢?。   
师:李子涵同学能坚持自己的观点,老师很佩服。真理说不定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呢?把你们小组的球拿过来,让李子涵同学再摸几次。  
生:李子涵连续摸了8次,结果摸到白球6次,摸到黄球2次。他又主动加了4次,结果是:3白1黄。  
师: 你现在怎么想?  
生: 我觉得他们对的可能性大一些,但我没全错。  
师: 说得非常好!在黄球多白球少时,有时候摸出白球的可能性不一定就比黄球的大,而是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
我先弄清楚孩子的真实想法,然后再对症下药——以学定教。策略对头,老师便比较从容了,,先是让孩子毫无保留地谈出自己的看法,明确问题的症结所在,再去引导说服,但因为没有把握住孩子思维的“脉搏”,未能达到目标。第二次调整,老师明确了问题的真正症结——“眼见为实”,应该让事实说话,让孩子自己说服自己。终于,李子涵同学在自己的二次实验之后,基本认同了其他同学的看法。经历了这个“对话”的过程,有收获的不只是那个倔强的孩子,每个同学各有所得,他们认识问题的角度会更全面,他们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会更合理。收获远不止这些,孩子们的情感得以洗礼,态度受到熏陶,方法论获得启迪,这对促进他们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弥足珍贵。他们也学到了遇到问题,要解决透彻,在没真正获得知识之前要坚持自己的想法。
教师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有效地调整好每一个生成性教学细节,就能使教学过程变得具体、丰富而充实,使教学过程充满变化与灵动,充满诗意与创造,诱发教学过程的高潮,开掘教学的深层意蕴,使师生主体共同成长,实现教学真正要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可能性与公平性》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多
如何上好公开课(15):课堂板书设计的造型艺术(手把手告诉你如何借助图形进行板书设计)
李希贵:让“讨论之球”在学生中传递
中小学教育技术培训第四模块作业及答案
数学与生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