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China @ HRS | 黄伟剑教授:HFrEF和HFPEF心衰合并房颤患者:房室结消融联合永久希...


HRS2018 美国波士顿现场报道


房室结消融联合起搏治疗是药物治疗无效的房颤患者的一种选择。但长期的右心室起搏增加全因死亡率以及心衰再住院率。对于基础心功能下降的患者,目前指南推荐双室起搏代替单右室起搏。但是对于基础窄QRS波的患者,双室起搏可能导致心室收缩失同步。对于这部分患者,在接受房室结消融后可考虑行希氏束起搏重塑生理性起搏,减少心室收缩失同步,延缓心功能的下降。


在2018HRS上,来自温州医科大学一附院的黄伟剑教授分享了药物治疗无效的房颤患者接受房室结消融和永久希氏束起搏的中国经验。


❖ 黄伟剑 教授



该研究是单中心、前瞻性注册研究,从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共纳入52例患者。所纳入的人群为长程持续房颤或持续房颤患者,合并症状性心衰且射血分数低于50%患者。排除18岁以下的患者以及孕期女性、室内传导阻滞、先心病需要外科干预、重度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反流、慢性肾脏病需要透析治疗以及严重的慢阻肺患者。纳入患者进行基线临床资料收集、以及术后1周、1月、3月、12月、36月的随访。基线及随访内容主要包括植入起搏器的功能参数,包括R波幅度、起搏阈值、以及希氏束起搏比例。同时记录随访中起搏器植入相关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失夺获、电极移位以及电池提前耗竭等。研究的主要终点包括超声心动图提示的心功能的改善、心衰治疗药物更改情况。


希氏束起搏成功率96.2%(N=50),但其中8例患者植入后希氏束起搏失败(如希氏束损伤、房室结消融失败等),最终42例实现永久希氏束起搏,其中38例实现直接希氏束起搏,4例希氏束旁起搏。

研究纳入人群平均年龄 72.8±8.3岁,男性占61.9%,平均心率约84次/分,自身QRS平均 107.1ms,起搏QRS平均105.3ms。研究1年随访结果发现,无论是对于射血分数降低还是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不同随访节点的LVEDD、射血分数等均较基线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衰药物治疗方面,对于HFpEF患者,利尿剂、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应用率明显下降,而对于HFrEF患者,利尿剂及地高辛使用率下降。随访中希氏束电极起搏阈值稳定在1.5mv左右,感知的R波幅度稳定在2.5-3.0mv,希氏束起搏比例稳定在98-9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HRS 2016 · 亮点荟萃|希氏束起搏应用:前景无限
房室隔与永久希氏束起博
房颤合并心衰:除了常规治疗,还要注意这 11 点!
华伟教授:《2018 ACC/AHA/HRS心动过缓和心脏传导延迟患者评估和管理指南》解读
​房室结消融持续性房颤心衰患者后,希氏束起搏优于双心室起搏!温州医大一附院黄伟剑等研究
ZSPE2017 | 黄伟剑:希氏束起搏2017前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