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代?瓷器?(三)(5)

永乐胎体有四种情况:

(1) 厚 胎:细润而坚致,但较之后来宣德及清代康熙的胎质,则是莹润有余而坚硬不足。厚胎多见于琢器类,圆器类多为墩式大碗。厚胎器物因胎釉结合致密,故釉面洁白,莹润如玉。

(2) 薄 胎:器体玲珑、规整。圆器中以盘、碗居多,琢器少见。

(3) 松质浆胎:胎色微黄,釉面片纹亦呈黄色,一般开纹片较小,底部开片较器身为重,叩之胎声沙哑。

(4) 脱 胎:永乐的脱胎器极其有名,胎体薄如蛋壳,极为轻盈,俗称“卵幕”。清人用“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消”的诗句来形容它。其胎体虽薄,器型却十分规整,还能在脱胎器上印、刻花纹和款识,技艺可谓精湛绝伦。

脱胎器的制作方法:胎体成型后施釉,待器内挂釉干枯,既刮除未挂釉的那面胎体,刮得几乎只剩一层釉,再在刮好的面上施釉。烧成后,好似抽去胎骨,薄如两层烧结为一体的釉面,莹澈透亮,故曰“脱胎”。此种技法始于永乐时期,以后成化及清代康熙、雍正乃至民国都有制作,但均不及永乐器圆润精细。

釉面:永乐时期,釉面以肥厚、细腻、光润、干净为主要特征,绝无后来宣德时普遍存在的橘皮纹现象。

6)、鉴定要点

(1)永乐瓷的器型清秀、圆润、灵巧。由于频繁的对外交流,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含有外来色彩的造型。比如:抱月瓶(背壶)、扁腹绶带葫芦瓶、藏草瓶、卧壶、天球瓶、无挡尊、鱼篓尊、花浇等等,这些器型均与波斯文化中的金、银、铜、玉、料及陶器造型接近。

(2)永乐时胎土淘洗精细,胎体轻重适度,尤以白砂底之温润细腻而著称。圆器中的撇口器的口沿,以手试之有锋利感,人后防的器口口沿多圆润。琢器胎体的衔接痕迹微露,不及元代及明代初期明显。

(3)永乐器物的釉面肥厚、莹润、干净,无橘皮纹。器底的白釉,一般匀净,少有厚薄不匀现象,也有器底白釉开有细纹片。

(4)永乐时官窑民窑常用的装饰,有海水、卷草、缠枝莲、竹石芭蕉、折枝枇杷、莲瓣、洋莲、暗龙等。青花纹饰线条纤细、清新,风格潇洒;所用金彩成色足赤,红彩色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永乐时期瓷器鉴定(十五)——胎釉特征
世界各大博物馆永乐瓷器胎质与釉面特征
永乐时期瓷器的认识(二)(1)
明代永乐时期瓷器图案纹饰上的特征
中国瓷器之 明万历 青花穿花龙纹梅瓶 等
洁素莹然,甚适于心——永乐之甜白釉!本文带你揭开其鉴定绝学 审核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