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读书日 | 最好的学区房,是家里的书房;最好的老师,是家长

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这些读书目录的主人是约读书房济南校区的学员王一嘉,今年读初一,在书房上课已经五年多。妈妈在今年年初将一嘉2016年-2019年读过的所有书精心整理成四张工整的手写读书目录,并注有详细的数量及用时,细细读来,令人震撼。

4年读389本书是怎样的概念呢?4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36本。一嘉每年的阅读量,足足比平均数高出九倍之多!

远超同龄人的阅读量背后,有着怎样的教育背景?一张张令人震撼的读书目录,又记录着孩子怎样的成长故事?接受我们的约稿后,一嘉妈妈用六张工整认真的手写笔记做出回复,记录之用心、回答之真诚,令我们感动钦佩:

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读书是最好的家风,书籍是最好的不动产。”一个有藏书、爱阅读的家庭,不光影响着我们,也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

这篇文章,值得所有家长细读。事实上,最好的老师是家长,最好的学校是家庭,最好的学区房,就是你家的书房。

Q1:当时是一个怎样的契机,为孩子每一年读过的书整理成4张满满的读书目录?上面读书的时间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要为阅读做这么详细的记录?

我整理一嘉这5年的读书目录,一方面是源于孩子已上阅读课整5年了,持续不断地坚持读书已4年多,加上疫情的关系,有时间让自己静下来,做个系统性的规划整理。

还有一个方面,2016年的读书目录是在2017年整理的,我曾答应过刘芳老师,后续几年的阅读书目,我都会整理出来作为例子,给后续加入的家长们观看。答应过的事,我必须要做到。这是我整理的初衷。

每读一本书,每天都有一定的读书时间,从始至终,累加起来,就形成了阅读一本书所用的时间,就是说看完这本书用了多长时间。

至于为什么要为阅读做这么详细的记录,我在求学期间学的是文书档案专业,就是专门整理档案的,把一件事情分门别类、码放整齐,字迹干净美观,让人一目了然、赏心悦目,这是我的习惯,而且将我喜欢的事情做到严谨到极限,已成为习惯,这也是一种毛病,强迫我必须要这么做。

每周六早晨上阅读课,我都会陪同上课,坐在教室内认真聆听,拍下课件,感到有用的内容会拍视频,导学案也会打印出来,装入透明膜内,方便查看。所有内容,还有每一本孩子读书的照片、书目的正面照片,全部整理出来上传到QQ。一个星期跟着一个星期走,这些都作为孩子将来读书资料备用。只有我想不到,没有我做不到,整理这些花费了我不少的时间和心思。

在每一本书的扉页,都会记录有在什么时间、上了第几节课,并用铅笔标注上什么时间读完的。我会每天在阅读存折上记录书目、日期、这本书多少万字、看完所花用的时间,并用红笔标注。从2015年11月份刚开始实行至今,从未间断过。到现在存折已用了17本,并且我会持续地记录下去,直到一嘉上大学离开我为止。

我的想法是:给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坚持的力量!

我们老是说传承,给孩子房子、车子、财富,安排再好的未来都不如给孩子靠自己生存的本事。我以后不会给孩子留下过多的财富,而是将钱和精力用于孩子根部的培养上,让孩子将来有本事、有能力迎接未来生活事业的挑战,让自己越来越值钱,有资本和实力担当起家庭保护的责任。

这一本本读书存折,就是一嘉阅读成长的奋斗史,更是阅读人生的写照。等孩子18岁成人时,我会隆重地交到孩子手里,将来总有一天,她会非常感激自己这10多年的阅读生涯,因为那将是她将来输出的资本!

我们在以前会什么,现在就会受益什么。孩子小,没感觉,但我自己有体会!所以我才这么用心地为孩子做出整理,直观地看出每年阅读书目、自己有什么样的进步,我是让孩子在耳濡目染地感受到我对阅读的重视,给孩子一个模板、一个成长的过程。不管是阅读,还是上长笛吹奏课,我都是这么细心地整理,一切都是习惯使然。无它。

Q2:你们是如何培养一嘉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近几年一嘉每年都会读上百本书籍,孩子是如何保持自律并坚持下来的?

每天一放学,吃完饭或写作业前的第一任务,就是读书。放假了,或周末,精力最充沛的时间都用在读书,这是我对孩子的要求。最好的时光就是用来学习,绝不能干与学习无关的事,太浪费了。要把时间浪费在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上!

过年过节、考试前夕都一样,这些都与孩子没有关系,她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孩子外出上课,与过节、考试什么关系?这6年来,不管是阅读课,还是其他课程,风雨无阻,没有因任何原因落下过课程,目的就是要锻炼孩子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意志力,为将来的一切奠定坚实的精神储备。

成功不是拼的是你刚开始跑得有多快、斗志有多么激昂,而是当你精疲力尽时,是否能咬紧牙关坚持到最后,那种百折不挠的柔韧劲!希望这种精神能伴随一嘉走向远方。

阅读现在已成习惯,正常化了,没感觉很特别。外出旅游,带着书;游学,带着书,别管去哪儿,书是必备品之一。再忙、再累、再喧闹的的日子里,也要读书,把每天的阅读计划完成。这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日常而简单化。

从小学二年级,也就是2014年起,电视已成了我家的摆设,从没有看过,春晚都觉得吵闹、心烦,只有捧起书本才感觉世界静下来,安心自在。现在是网络时代,手机游戏充斥着孩子的生活,也在抢夺着孩子的学习时间,这种诱惑力太强大了,谁也抵挡不住,连大人都不行,更别说是没有学习动力的学生。

一块田地少生杂草的唯一方法,就是在上面种庄稼。让孩子少在手机上耽误时间的唯一办法,除了在孩子心田注入梦想外,就是让孩子有习惯做有意义的事。毫不夸张地说,一嘉的这些读书时间,很大一部分是从手机上抢过来的,我是亲眼目睹。孩子也爱玩手机,可读书时间到了,被迫放下,进入读书环节,只要读上书了,就不会考虑手机的内容了。阅读,是我最明智的决定!

Q3:您为什么这么重视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在孩子的阅读之路上,您觉得父母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能为孩子提供哪些帮助和支持?

我本身是非常喜欢读书,很认可阅读,自己就是读书的受益者。读书,让人观念、想法超前,接受新鲜事物强,从不关注事情表面,不随波逐流,活得内敛低调,能共鸣,拓宽了眼界,思维扩展、格局提升,懂得追随人生的真谛。

我们看的每一本好书,无不是作者精华人生的提炼。经过高传立老师精心打磨,孩子们才有机会聆听到一堂堂激情满满的视觉盛宴,用金钱换取时间。时间是什么?时间就是生命!用简短的时间感受生命的历程,不觉得超值吗?

阅读,就是阅读人生,就是在寻找人生的意义,就是一种生命的救赎,就是一种自我解脱的过程。纵观学者、商业大佬、世界顶尖人士,无不推崇阅读。生命有限、人生无限,为什么不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探索无限人生的历程去呢?

阅读的习惯和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榜样的力量,还有一个时间的持续。开始上阅读课是2015年2月7日,过完春节的第一个工作日,一嘉还是小学二年级,汉字还没有认全。孩子上小学之前我从未关注过她学习方面的培养,基本处于放养状态,随她自己的喜欢玩耍。上小学了,也想让她自己看书,晚上也曾为她读过书,但都没有坚持下来。初期上阅读课,能认真听课,但自己看书时静不下心来,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有图的绘本都看不完。

没办法,在孩子看书时我就放下一切陪孩子一起读书,可以说比孩子还投入认真,刚开始是半小时、40分钟,后来是一小时、两小时。孩子上小学平时是一小时,假期是两小时,初一了,学业重、作业多,改为40分钟,现在疫情期间,每天雷打不动的100分钟,读书时间不受任何干扰,就是一个静心汲取营养的过程,这一陪就是整整三年。到现在,我也不用多说话,到点就会自动自发地读书,习惯了。

我家的经济条件有限,又学着吹奏长笛、短笛,经济压力不小,阅读课学费在逐年上涨。在2014年约读书房转型时期,我以预存的方式,拿出家中15万元的积蓄,为孩子买了6年的课程。

当时有人说我胆大,有人说我有眼光,我认准了人,认准了阅读这个事情,用前后近7年的时间,培养孩子一辈子的阅读习惯,一个一生与书本相伴的过程,现在看来我的决定是正确的,习惯也养成了。预存我爱人并不知情,就算商量,九成也办不了,现在同他爸说了,根本不吭声了。

与孩子一起读书,陪伴固然是必须的,我是效果有些慢,持续性上课是必要条件。我这不是当托,在强调买课程。我们作为父母都是普通人,有工作,有自己的生活任务,谁也不可能有这个精力钻研孩子课程的方方面面,达到专业水准。

阅读,是个全新领域,术业有专攻,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为什么阅读课不便宜,贵是有贵的道理,研发团队、师资力量付出占比不小,听一堂课,能扩展作者的写作意图、时代背景,延伸了思维空间,这些能让孩子少走弯路,将来少花多少时间才能领悟得到。

花钱就是为了省时间,名师点悟功不可没。不能只考虑到学费,没有长远的眼光,时间是最贵的!所以我果断地下手买课,买到孩子上初三,高中就住校了,这7年的时间足够了。还有考虑到三年后,我家要交房,没有钱上课了,这样呢,一切提前计划好,不耽误孩子的阅读课学习,所有的事情照常进行。

孩子上阅读课就是为以后的人生助力,最重要的是有眼光,超前的眼光,有想法,高瞻远瞩地培养孩子,而不是单纯性分数、成绩,眼随大众,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想法,目光太狭隘了,不能以价格来衡量它的价值!

只有优秀的父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父母要首先学习、成长自己,才能拉高自己孩子成长的天花板。眼光、格局、层次和习惯,决定着孩子的发展空间。动用金钱,无法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只有做出表率,与孩子共同成长学习,一切才有可能。父母学习99%,孩子进步1%,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Q4:根据您的观察,这些年的大量阅读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什么影响或变化吗?

这5年的阅读,首要的改变是思维能力孩子的眼特看事,能看出眉眼高低,到哪里也不讨人烦。话不多,脑子里有,说出话来很有见地,孩子中少见的成熟和稳重。不吵闹,评论起事来,地道!是我的贴心小参谋。

但她的作文写作一般,比以前有进步。我从未给孩子报什么作文班,让老师的思维定势框架住想象力、写迎合着现实的高分作文,我想保留住孩子的一份纯真、一份天然的好奇心和那突发奇想的想象力空间,自由驰骋,慢慢地在书中去体会、沉淀,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和见解。

现在的变化不太多,毕竟阅读时间短,书目少。阅读就是一个扎根的过程,是个静功夫,给孩子扎深根、扎细根、扎精根,为以后长成参天大树奠定坚实的基础。20年后,看结果。

Q5:关于孩子读书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小故事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在读书过程中延伸了孩子的思维能力,锻炼了孩子稳重、踏实、认真的学习作风,不投机取巧、不耍小聪明。

2018年8月底的暑假,我们一家去河南游玩,全天都在紧张的游览过程中,孩子只能见缝插针地找时间看书,在旅馆休息中,在汽车行驶的途中,在回到家的晚上,那时已经快到12点了,有些疲惫,可是再晚也要把今天的阅读计划完成。那晚是看到凌晨一点半左右,因为每天的看书计划是两小时,哪怕是明早晚起一会儿,也要坚持完成任务,这个孩子的这一点让我欣赏。

还有上初中后,作业量加重,作业再多,也要挤时间看书。作业实在写不完,就早起来写作业,先睡一觉,有时是3点、4点、5点。当然这孩子的学习习惯有待商榷,这种学习劲头我很喜欢,不让老师点名批评,有自尊、不服输地面对学习中的各种难题。值得一提的是,从小学三年级起,关于学习中、作业中的问题,全是自己面对,自己独立解决,从不让我操心,我也不管她的学习。

Q6:很多小学生家长发愁孩子不爱读书,作为过来人,您对这些家长有什么引导方法或理念上的建议吗?

一个建议是陪伴。孩子看书,家长也要在看书,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要做个表率给孩子看,孩子不是看家长怎么说,而是看怎么做的。

在我家,我从不关注时尚,不理会八卦,远离是非。就是喜欢读书、做家务、干活,也许在别人看来是个没有生活情趣的人,让自己清心肃静的环境里生活,能静静地读书是人生一大享受,也是我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之一,我爱并享受着这个幸福的时刻。我爱买有收藏意义的书,并用书皮包起来,非常地爱惜它们,这些都是我的精神财富,是我的宝贝。但我不会向人借书,怕给我弄损、弄脏。

书籍是我人生最好的营养品,也是化妆品。滋养心灵、丰富内心世界。我享受着阅读这种孤独的过程,净化身心,放飞自我,可以说阅读改变了我的一切。不迷惘,对人对事不偏颇,理性分析,遇事不钻牛角尖,豁达从容地面对自己,把握住让自己幸福生活的能力和砝码,理解他人,快乐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要培养孩子每天坚持读书和看书的习惯
小学生新学期寄语
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最晚不能迟于这个年龄,不然很难养成好习惯
没有不爱听故事的孩子,只有不会讲故事的爸妈,这节免费课大咖来支招 | 微课
新父母学员体会:做智慧父母,培养优秀孩子!
让孩子学习不再磨蹭的三点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