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其实,我们追求的不是名校, 而是最优秀的那个自己






韩 山


朋友圈里,有个学生考上了南方医科大学的研究生,其他同学纷纷祝他上岸成功。我问他“上岸”是什么意思,他告诉我,就是说考上了研究生。我第一次知道“上岸”还有这层意思,后来我寻思着,“上岸”对应的应该是“下海”。倘若这样理解的话,考上研究生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上岸”,考上工作(公务员等)才是,考上研究生应该是“上船”,上船并不见得是安全的(参考泰坦尼克号)。

接着,我统计了一下我们这个班(398班)的考研情况(目前我知道的),结果发现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都考上了研究生,而且有些学生考得还很不错,譬如说名校里就有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我很欣慰的是,这些学生还有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想法。当然,对于有些同学来说,考研也可能只是无奈之举。

人都有名校情结,这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表现的最为明显。我给学生讲,填报志愿主要看三个因素:城市、专业、学校。严格地讲,一个人不可能把三个因素的优势都占尽了,绝大多数人往往只能占住其中一个或两个。至于占住哪个因素,就得看个人意愿了。可是很多时候,学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都会优先选择名校,而忽略了专业和城市的重要性。我觉得,这不是个明智的选择。因为,我们没有必要一次性就通过高考跨入名校,进入名校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方说考研、考博,或者应聘到名校当老师等。

我向来尊重学生的选择。我从来不会逼着学生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包括学习。我只看重两个方面,一是有没有诚信,二是有没有道德。所以,我最反感两种行为,一个是考试作弊,另一个是上课说闲话。我最喜欢给学生讲的,就是有关“未来”的一切。我希望我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无论能否考上大学,又或者是考上什么大学。所以,“名校”在我的教育理念里,从来都不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因素。

我喜欢和学生谈论梦想和未来,我总是把未来描绘地很美好。有时我也谈现实,但我谈论的现实是“活在当下”,而不是现实的黑暗。“不是现实支撑了梦想,而是梦想支撑了你的现实”,这句出自北京大学纪念毕业季的微电影《星空日记》里的话,很好地诠释了梦想与现实的关系。虽然这句话本身有一些理想主义色彩,但这种色彩是我们活着必须的,它就像一副神奇的眼镜,让我们看到了世界魔幻、奇特、生机勃勃的一面。

再回到名校,李敖在复旦大学演讲时,举出清人龚定庵两句诗,“科以人重科亦重,人以科传人可知”,意思是说,科举考试因为它选拔出来的人日后都担当重任,所以显得科举很重要,但一个人如果这辈子值得称道的事只有他曾科榜上有名,他能有什么出息也就可想而知了。我想名校也是如此,追求名校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名校不应该成为我们人生的目标,我们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名校去追求最优秀的那个自己。

我在晋城二中干了11年班主任工作,带了4届毕业班。从2011年班里只能考几个本科,到中间一个班能考几个、十几个一本,再到2019年班里一本达线人数过半,我亲历了二中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虽然二中学生的基础要比晋城三大一中的学生要差一些,但我相信,沿着这条足迹,二中在突破双一流等名校上一定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离开了讲台,就离开了学生,而没有学生,我的教师身份就变成了一个空壳子。就像是夏天树干上那些棕黄色的蝉衣,看起来表面光泽透明,实际上却毫无希望。因为,它们只代表着过去,不预示着未来。没有未来,也就没有梦想和希望,所以,我现在拥有的只能是回忆了。我能回忆到的是,五月里的一个早晨,我走到高三年级的教室门口,听见学生们大声地背诵着什么……这些背诵声就是高亢的蝉鸣,它预示着盛夏里的绿色和希望。


2021.05.11






-----More-----

       韩山,教师,教研员,写作爱好者,感受生活,记录生活,寻找生活中的艺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学老师:看我的视频生气,证明我说得对,考研就是我说的那样
2010年研究生择校原则:绝对标准VS相对标准
直击2011年考研报名:六大热门专业报考指南
考研与高考无关?NO!
拒绝调剂读研,直接二战,为何很多人考研非选211或985大学不可?
哈工大博士现身说法:关于高考填志愿你不得不知道的几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