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产业学院的三链融合

产业学院的三链融合.mp3 来自星空书院在线 05:45

文献来源:胡文龙《论产业学院组织制度创新的逻辑:三链融合的视角》

解说人:周凌波

建设一流专业,我们来说说关于专业的事情。

产业学院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组织创新的成果之一,是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和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抓手,那么产业学院该怎么建呢?胡文龙在《论产业学院组织制度创新的逻辑:三链融合的视角》这篇文献中间给出了系统的分析。

文献中间对三链融合呈现的组织形态给出了详细的分析,他说教育链、创新链和产业链在组成网状协同创新体系过程中,三方既保持自身组织独立性,又在功能上相互渗透,职责上重叠和交叉。在两边或三边的合作交叉区域内就出现了混合组织,以打破高校和产业之间的边界,实现知识领域、教育领域和产业领域的有效结合,促进三者间的共生共长。他说在三者相互交叉和渗透融合之时,会产生四块重叠区域,需要相应的组织结构与制度供给,促进跨界间异质资源、知识和信息的共享与整合,推动双边或三边协作。这四种重叠区域分别是:

第一个区域是产业链和创新链的重合,就是产创融合。它是指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和政府等创新主体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和研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由于各类各方在合作结构中所处位置不同,创新要素的组合方式不同,又产生了不同的合作与组织模式,主要包括技术转让、委托研究、联合研发、校办科技、共建科研基地、产学研战略联盟和组建研发实体等。创新链是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动态调整的直接动力,产创融合度直接决定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能否实现。

第二个区域是产业链和教育链的融合,就叫产教融合。指高校与企业围绕协同育人所开展的资源共享、人员交流、平台搭建、制度创新和模式设计等。宏观层面,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格局还没有根本的确立。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有顶岗实习、共建基地、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项目合作等。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弱,产教融合层次低、形式松散和内容浅,这是制约人才供给侧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因素。

第三个区域是创新链和教育链的融合,就叫科教融合。科教融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办学理念,是建设高等教育质量强国的必要举措。通过教授为本科上课、吸收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开放大型科学仪器实验设备、更新课程教材内容和指导毕业生设计等形式,让大学生接触科技发展前沿领域,接受科研方法训练,培养科学家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四个区域是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三链融合的区域。三链融合是三边互动渗透后出现的高级组织形态,这个区域超越了大学——产业、产业——教育、科研——教学之间的双链关系,本文认为,三链融合典型的组织载体就是产业学院。这个区域实现知识流、信息流、资源流的高度集成,把人才培养、科技发明和产业发展等功能有效综合起来,是集聚多方优势资源的组织载体:企业植入产业资源、政策资质、行业经验、业务标准、实习岗位、人事招聘、内部培训、生产工艺、研发技术、经营管理等发展要素;高校注入人才、人力、技术以及社会资源,并支撑和引领企业战略转型和区域发展规划;高校在产业学院中负责提供日常管理、专业培养、区域交流、专项研究以及人力资源等服务,由此,产业学院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文献还提出了产业学院的跨界特征,包括以下这几个方面:1、产业学院既像企业,又不是仅追求盈利的企业;2、产业学院像科研机构,又不是“象牙塔”式的科研机构;3、产业学院像办学机构,但不是只靠政府和学校投入资源的办学机构。

这篇文献对于我们理解产业学院,推动产业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变革具有参考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关注:厘清产教融合的模式
把准高校在四链融合中的“位”与“为”
未来的雄安,将成为一座大学新城
【专稿】顾永安:应用本科专业集群——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新形式,区域发展强助力
有组织科研如何做,教育部对高校提四方面任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