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商品、生产者、消费者——人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每个国家,每个学派,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尽相同,也没有什么经济学理论能够代表真理,但不管经济学理论如何变更,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如何演变,都逃不开两个重要的因素:人和物。

被人们所需要的物就有了价值,若是产生了交易,也就有了交换价值,也就成了商品,但不管是不是商品,物品本身只要被人所需要(对人来说)就有其价值,所以不管是什么物品,也不管它是不是商品,其之所以拥有价值,最终取决于人的需求。

但我们通常意义上谈论的经济,其核心是围绕着商品展开的,而人的需求,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这是本末倒置的。

如今的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发展经济是脱离市场经济体系的,甚至可以说,今天世界经济就是建立在各种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等),中国经济也不例外。

虽然我们对市场经济有着自己的理解,在一些大问题上没有陷入西方经济社会的起伏周期,但这种可能性却一直存在,并越来越多地,占用着有限的社会资源和调控资源。

经济,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景,影响着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形势的走向,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使得经济政策的制定,难免有诸多顾忌,但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隐患,从长远来看又是弊大于利的。

那么,现行的经济体系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呢?

不妨站在经济活动主体的角度进行一些推导。

经济活动,终究是人的活动,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进行的有一定规律的社会活动。

人,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的多种角色:管理者、资本家、生产者、中间商、消费者等等。每个角色都在围绕着商品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不管有多少角色,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两种角色,即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生产者制造商品,消费者消耗商品。

经济活动过程体现为

商品生产⇒交易⇒商品消耗

如此,一个经济活动周期完成。如果不考虑人的心理因素,这个过程是完美的,一旦考虑进来人的心理因素,商品的交易过程就变得错综复杂。

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是不考虑人的心理因素的,这是“理性人假设”作为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所决定的。也就是说,这个理论本身有残缺,对于社会实践中因为人的因素引起的变化,没有有效的应对方法。而经济的目的又是为人服务,这就自相矛盾了。

只有每个人都是“理性人”时,微观经济学理论,才有实践的权威性,任何非理性的人都不可能最终从经济活动中绝对受益,只会有相对受益。(地基决定建筑可能达到的高度)

相对理性的人,比起相对不理性的人更容易受益。

利益是个好东西,人们为了追求获得更多的利益,必然追求理性,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即使他们并不需要如此之多。

这会给社会带来一种结果:人们为了获利而追求适合于获利的理性,也就是一切以利益为重,压制人性中感性的一面,从而更好地适应这样的经济规则。

于是,经济越是发展,人的感情越是淡薄,无情的理性,成为人们遵循的至高真理。但人们应该明白,这仅仅只是一个假设,也就是不存在的东西。

追求这样的理性,是不是意味着人们为了成为不存在的东西,而放弃自身原本存在的东西呢?人会不会渐渐变得不是人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不妨做一个推演。

A,根据自己对市场的理解(一定是片面的),生产了一定数量的商品。在商品投入市场后,发现销量并不如预期,这意味着A可能陷入不赚钱、亏损、甚至破产。这对于A而言是绝对有害的。

为了规避损失实现最大化利益,A只能选择自救。于是,A找到了广告商B 。合同规定,双方从产品销量中按一定比例分成(因为A只接受这样的合同方式,这样对A最安全),B为了获利一定会答应(因为市场竞争),于是A和B同时成为商品所有者,即生产商。

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B对消费者心理进行调研,找到潜在人群,以最引诱人心的广告方式投入市场(广告并不一定是商品本来的样子,这叫包装。)。结果是,短期内商品销量大增,A和B同时获利。

很快,消费者发现所购商品与商家宣传的存在差异,但大部分消费者C,会选择避免麻烦而不进行追究,但会留下“拿钱买教训”的思维定势,同时C会学会两样东西,一是商业活动存在欺骗,二是要想获得利最大就得造假欺骗。

C作为消费者的同时,也扮演着某个环节的商品生产者角色,大部分人会选择追逐获利的理性而泯灭道德良心,助推恶性事件的传播(蝴蝶效应)。

另一少部分消费者D,会选择维权,这会产生一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但此时他们站在正义的一边,在内心力量和利益的共同推动下,D找到监管部门E。

E此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一查到底,但代价高昂,同时自身精力也是有限的,取证过程特别艰难,法律法规也不一定足够完善,同时还得考虑企业面临的一定难处,尽可能不让企业被打死,从而影响到市场的信心与活力。

另一种选择是采用“拖”字诀,通过利害关系的分析与各方沟通,尽可能减少各方损失,又能给D一定的补偿(民事调节方法)。

但不管是E采用哪一种处理方法,其最终结果多半会是A受到不痛不痒的处罚,和D得到不达预期的赔偿(预期不可能达得到,因为提出赔偿的索赔者一定会将预期放得很高)。

最终结果是,人们都会和C一样学到相同的两样东西。

A(可能以包括B)虽然损失了一部分利益,但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

D得到了一定补偿,但不如预期,甚至得不偿失,他们会仇恨A、B,同时学习A、B,又对监管E存在心存猜忌,也许会说他们官商勾结,也许会是批评E的懒政。

E也有自己的难处,他们试图一碗水端平,将各方损失降到最低,但最后谁也不会说他好,最终难免受此情绪影响,认同社会风气变坏,自身也难免沦落。

于是,经济越往前发展,整个社会层面上人心越是背离,原本为了让人们生活更好的经济活动,确实带来了社会物资的丰富,但人与人之间相互猜忌、防备、拆台、互撕,人开始走向孤独,谁也不敢相信。越是这个时候,人们越会选择相信:“人”应该追求这种理性而丢掉感性因素。(经济活动的恶性循环)

自此,利益成了社会的共识,人性只剩下恶,再无善意可言,进而陷入越坏越想坏,同时又极端讨厌坏的死循环。很多人开始找不到存在的意义。(心理死循环)

此时,经济已经不再是为人服务,而是人为经济服务,因为人都在追求成为非人的经济人(理性人),成为假设条件下才成立的经济规则的一部分。

(当然,市场上不乏有良心的人,但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取胜,不能做大自然也就没什么影响力,难以有所改观,反而自身很痛苦!)

显然,经济活动必须有新的立足点,经济理论必须立足于真正的基石,而不能是假设,只有建立在真实地基上的建筑才具有真实性,才能为人所用,以不存在的假设作为基石的经济活动,其理想中的最优状态,终究只能是海市蜃楼。

什么才应该是经济活动的基石?

经济,为人服务,为满足人们生活需求而进行,唯一做能作为基石的东西,只能是人的需求,是真正的人的需求,而不是追求假设理性的非人的需求。

对于什么是“人”,问自己几个问题,如果你认为自己是真正的人,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你活着需要什么?幸福需要些什么?怎样安全生活?怎么样才能实现?实现了吗?

当然,对于微观经济学存在的弊病,并不是什么鲜为人知的事。为此,经济学家们又提出了其他的经济学理论,比如宏观经济学,比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计划经济等等。

宏观经济学是站在更高的维度,对微观经济学存在的不足加以补充和掌控。

而计划经济,至今没有真正成功的案例。

对于原因,我的理解是,它们都没有将“人”的需求,作为经济活动的基石。

计划经济和宏观经济,都是以经济行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是以人的需求作为对象,很难落到以个人为基础的现实生活中。这也就是经济活动中,人们往往渴望有计划的生产,但又对计划经济敬而远之的原因所在。

计划,只能针对人群整体的需求总量。

我们不妨来做个设想,我们国家有14亿人口,每年需要多少粮食总量?落到每个地方又需要多少量?当地能够自给自足的量是多少?有多少粮食生产者?这些数量都是相对固定的。

当我们知道我们需要多少总量时,监管者就可以对生产者的生产数量进行配比,也就是有计划的生产,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但这时候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人的惰性问题(人们通常理解为自私),计划经济容易让工作变成任务,任务总是缺乏激情的。

克服惰性最好的办法是竞争,如何让计划与竞争之间良性互动,是计划能否成功的关键。客观看待人的需求和人性,是计划和竞争共生的前提。

关于竞争,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三个问题。

第一,竞争什么?

显然,数量的竞争并不符合有限需求下的市场需求(原因是供求关系),当供给能够满足社会总需求时,竞争就只能限制在质量上。

第二,怎么竞争?

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人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不断的努力提高自身的质量,另一种是通过给对手设置陷阱,通过打倒对手,来间接使自己获得胜利。

第二种竞争一定是不符合大众利益的,也不符合竞争双方的长期利益,因为市场环境遭到破坏,最终受损的一定是市场中的每一个个体。

所以,竞争一定需要规则。而唯一能够给竞争双方制定标准的只有消费者。消费者通过对竞争双方产品进行优劣评价,才能让竞争变成有意义的行为,之所以只能有消费者来评价,是因为只有消费者不会与生产者形成“共谋”。

第三,竞争的回报是什么?

有竞争一定要有回报,没有回报的竞争是无以为继的。任何人去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这个目的性就是做这件事情的意义。这与人性的好坏,善恶,公私之心没有任何关系。

竞争,是为了让总量有限的产品,实现更优的质量,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准。

作为对竞争者的回报,若是以更多物资进行回报,那么无形中就会增加整个社会的物质总需求。但社会人口的物资总需求是固定的,这必然引起物质本身价值的贬值。这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为了维护市场稳定,就不能一味的实行物质奖励,那么这种奖励就只能过渡到精神上来。

当整个社会的物资总需求得到满足时,人们会渴望追求精神上的享受。这种享受体现在多个方面,既可以是更高质量的物质享受,也可以体现在人们的互相尊重,服务更细心体贴,名声得到传扬,名字被大众所记住。

当他有所需要时,人们出于对他的认可和尊重,处于贡献,愿意将更好的物质或者他需要的物质给他。这主要体现为一种可能性。

当这种可能性被整个社会所接受时,人本身对于物质无限占有的欲望,就会被最大限度的削弱。

试问,当你需要一样东西就可以得到它时,那么你又何必在身上扛着所有的一切艰难前行?要知道,守财奴都是很辛苦的。

这与纸币能够取代黄金,移动支付取的纸币,最终成为人们的价值衡量标准,是同样的道理。其最大的推动力,是人们向往更加方便的满足生活所需,而这,也正是社会分工的意义所在,也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

正所谓“鼯鼠五技而穷”。没有任何人可以完全的独立开来,必须且只能从事着社会分工的其中某一个环节,但每个人的需求却是全方位的。

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人们在做好自己工作同时,能够全方位的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让生活更加方便、高质。只有做到这一点,人们才可以专心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为整个社会奉献,并通过这个过程实现自身价值,依旧是“以供换私”,私是奉公的目的,奉公是实现私的手段,人们也就不会怎日为公私无休止的争吵而不得其果。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三个条件:

第一,有计划的物资生产。也就是满足人口总需求的计划经济。

第二,立足于人的需求的微观经济。以人们真正的需求,引导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第三,在物质经济之外,发展精神价值和认同,让人们的生产和工作变得更加拥有意义,让生活更加感性,从而得享幸福!

幸福是一种感受,丢失了感性的人们是不会有幸福的。

得到所需的物质,是人们的生存需求,找到生命的意义,是人们奉献的需求。奉献的根本动力,是人的身体和精神需求,也就是人的需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微观经济学四个基本概念(经济人、市场、商品、价格)及相应的分析工具
西方经济学考试题库(含答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大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提纲
微观经济学模拟题(八)
题目练习:经济常识五题
经济知识:口红效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