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居民人类学类型
【作者:朱泓】
  【编者按】12月1日,吉林大学朱泓教授应邀为我校历史学院做了一场题为《中国古代居民人类学类型》的学术报告。朱教授从人种的定义与起源谈起,主要分析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宋辽金元时期我国考古发掘中的古人骨特征,结合这些古人骨所反映的特征,把古代中国人大致分为“古中原类型”、“古华北类型”、“古蒙古高原类型”、“古东北类型”、“古西北类型”、“古华南类型”六种区域类型,另外,介绍了新疆的古人种类型。朱教授结合考古研究一一作了分析研究。现刊登其文,供广大读者参考。
  (前言略)
  我要讲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我国考古发掘中的古人骨,从新石器时代后一直到宋辽金元时期整个历史时期,研究这些古人骨上所反映的特征,能体现出古代中国人有多少中区域类型,我给大家做一个总结,希望大家在研究其它考古学文化,考古学环境的问题时能对古代人类所分布地域,所属文化对你能有所帮助,这是我的初衷。
  有一个研究方法的问题我要提一下,如果有的同学看到过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古人类学家所写的关于古代人种的论文时,你会发现过去学者研究古代人骨常常确定它的人类学类型,用现代黄种人不同人种的标准来确定,所以你看过去的文章,包括我在内,我以前写文章也是,比如挖了仰韶文化,仰韶文化体质特征以东亚人类体质特征为主,同时包含一部分南亚人种的影响,就是说用现代人种的标准看古代人属于哪个类型,属于哪个现代类型,如果按照现代这种方法我们肯定这样认为现代人种的形成是很早很早形成,在新石器时代或青铜时代的人,在很早形成的不同区域的人种发生通婚以后才形成仰韶文化居民的特征。我觉得这种研究方法问题是比较大的,也不仅仅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很多考古学家见到我时,问我们研究结论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仰韶文化属于东南亚一带(因为南亚人种现在分布在东南亚,像印度尼西亚人、越南人属于南亚人种),那意思是不是说有南亚人种北上了,然后和东亚的土著混血以后形成的仰韶文化,这个和我们的考古学文化的研究绝对是不符合的,所以我们不是那个意思。只不过是在研究时候主要确定一个类型,怎么确定呢?古代人种类型不知道,那么就用现代人来定古代人属于哪个类型。这就等于是,比如说一个人家里生了一个小孩儿,这个小孩儿挺像他爷爷,我们只能说这孩子像他爷爷,恐怕不好说:“哎呀,你家这孩子长得真好看,他爷爷挺像他的。”我举得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例子。
  我们研究仰韶文化,说仰韶文化属于现在南亚人种和东亚人种,就是仰韶文化的人种要是像今天的越南人,就属于南亚人种,要是像今天的日本人,就属于东亚人种,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好像是不是不太合适)。所以我们觉得要看一看外国人究竟是怎么研究同类问题的。我记得我是大概在1996年写了一篇文章,提出这个问题,就是说我们这样的命名法不合理、不科学,我们看看外国人怎么研究的吧。过去中国的考古学家对外国的考古材料不是太关注,到90年代开始关注了(也有这个背景),所以我们一看就心里明白了,欧洲人在研究欧洲的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乃至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材料时,用的是叫做“古欧洲人类型”,比如“克罗马农人”(命名叫古欧洲人类型),包括俄罗斯、南西伯利亚出土的一些青铜时代也是这样。墓地出土的人骨,也命名为“古欧洲人类型”。日本人绳纹时代(新石器时代),叫“绳纹人类型”。有了水稻以后,叫“弥生人类型”,反正都不是用现代日本人命名的古代人,所以在这个基础上,俄罗斯也是一样,俄罗斯研究匈奴人叫“古希伯利亚类型”,他都是用古代人的标准、古代人的数据建立古代人的人类学类型。
  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觉得我们中国研究古代人种的时候,也应该学习外国同行,也要给我们命名一些古代人种类型。根据目前现有的一些材料,当然在中国各地分布不太均匀,南方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因为南方地区骨骼保存不下来,酸性土壤多,江西和湖南很难保存下来古代人骨,但是新疆和内蒙古就很容易保存。所以呢,根据现有的这些材料,我们把中国先秦时期的古代居民分成六个古代的人种类型,这六个古代人种类型我们命名为“古中原类型”、“古华北类型”、“古蒙古高原类型”、“古东北类型”、“古西北类型”和“古华南类型”,一共六个区域性的类型。
  我们就把这六个区域性类型,根据目前发现的材料划了几个范围。“古中原类型”是黄河中下游地区,这是“古中原类型”的范围,一会儿我们再看它是哪些考古学文化。在这个“古中原类型”的北边,和“古中原类型”略有交叉,有一个范围较小的类型,叫“古华北类型”,它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长城地带,东边可以到宁夏,西边可以到辽西地区的西辽河流域,这是“古华北类型”。还有一个类型我们把它叫做“古东北类型”,主要就是东三省和内蒙古的东部,但这个类型在中国境内是开放的,再往北就到俄罗斯远东地区,再往东边因为朝鲜半岛缺少材料,到目前为止只看到一两例,很少,在韩国看到一些,我推测,朝鲜半岛的先秦时期的古代居民也应该是这个类型,因为它是和东北东三省连在一起的,古代人群迁徙向这么一个小的半岛也不会是单独的,一般来说不会,只是一个推测。还有一个类型是在黄河上游,甘青地区和新疆东部,这是一个类型,叫“古西北类型”。还有一个在北面,这个叫“古蒙古高原类型”,它的中心就在蒙古高原,包括内蒙古的北部一部分以及整个蒙古国,当然蒙古国的最西边阿尔泰地区除外,那是一个白种人地区,再往北可以到南西伯利亚,很大一片土地。最后一个类型在这儿,沿海地区,这个叫“古华南类型”,目前的材料只发现于四个省区,就是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现在没有材料,估计海南也应该属于这个类型,如果在台湾能发现估计也是这个类型,这当然是推测,因为现在在台湾也没有一例保存非常完整能够测量数据的材料。
  下面我们就把这各个类型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首先介绍“古中原类型”。我刚才讲了它主要是黄河中下游地区。
  我前面已经强调了,我们讲的古代人种类型,主要指的是先秦时期,但是在不同地点,不同的人种类型范围内,有的古代人种类型除了先秦时期以外,进入历史时期以后,在本地延续很长很长时间,乃至于一直到现在,但在有的地方现代居民就不是这样的了,完全不同了。这个和人群的这种迁徙、融合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比如在内蒙古草原上,“古蒙古高原类型”可以一直延续到现在的蒙古族。但是在中原地区,“古中原类型”现在在河南省找不到这样的人了,完全都被新的人群“替代”,不是说替代,而是融入了新的更多的遗传学因素,改变了本地人的体质特征。
  仰韶文化的人和现代的河南人、二里头时期的河南人和现在的河南人体质特征是有明显的区别的,一会儿我有照片让大家看。那么,“古中原类型”分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像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这些都是,那我就不一一再去读它了,包括什么商代的自由民,殷墟中小墓多数墓主,还有周人也都是属于这个类型。他的体质特征呢,我这写了很多,但是我让大家记比较好记,就是抓这么几点,一个是高颅类型,“古中原类型”是高颅,脸是偏窄的,偏狭的,就记这两点就行。颅型是高颅,脸是比较窄的,然后还有一些其他的附加的特征,面部扁平度不大,中等的面部扁平度,面部扁平度要小就变成白人了,面部扁平度反映的是什么呢,你看那白人是这样的,颧骨是往后长的,所以脸的地方是鼓起来的。要是蒙古族,扁平度非常大,他的颧骨是向前凸出的,前面就很平,这我说的形象点儿,那个德德玛老师的照片你们都不生疏吧,德德玛老师的脸前面特别扁平,那是蒙古人的特点。“古中原类型”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既不太扁平,也不像白种人那么往前鼓,是中等的面部扁平度,另外还有,眼眶比较低,面部也比较低,脸小,面部比较扁,而且鼻子比较宽阔,有一个阔鼻的倾向,这样的一个特征让大家看起来不是像今天的河南人、山东人、河北人,更像是今天的广东人和香港人、越南人。所以,我这儿这个照片不太好,我们这个投影仪是这样拉扁的,显示不出来明显的高颅了,本来这张照片这个图形是这样的,可以这样看,也不行,那我就说一下吧,高颅的意思是什么呢,从后脑勺这儿看,头骨的垂直距离要大于它的水平距离,现在投出来这个它的水平距离显然要比垂直距离大,是因为偏了一点点,就像我们那个戗面馒头一样,这是一张“古中原类型”头骨的照片,我们要根据这样的头骨来复原人就是这个样子,这是我们实验室的林老师根据头骨复原的,这个一看鼻子比较宽,嘴唇也比较厚,而且我们还给做出一个双眼皮来,双眼皮南方人的出现率比较高,北方人低一些,这样的话眉弓这个地方眼眶也往前凸出一些,所以看起来比较像南方人,特别是南方的土著居民,这个是“古中原类型”,和今天的河南人是不一样的。
  所以,韩老师和潘老师他们早年在研究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一些文章说如果和现代居民比较,和现在的南方汉族最为接近,其次才是北方汉族,所以用数据一比就是和现在的南方汉族,南方的广东、福建等这些汉族是比较接近的,而不是和河南人、山东人、河北人等北方汉族相近,但是我们这里,我并不是说现在广东人就是仰韶文化的后代,那倒未必,不是那个意思,就是说古代人的人种类型有他自己的体质特征,如果一定要和现代人比的话,他是和现在的南方汉人比较接近的。那么,因为现代南方汉人的体质特征的形成肯定有北民南下有关,又和南方那些古代的土著发生融合,也许还有其他更复杂的因素,反正他是后来形成的,“古中原类型”是属于这种情况。(评论:从遗传来看,广东人不是仰韶文化后代的观点正确的,而北民南下的观点是错的,应该说广东的外来移民主要来自华中和福建等地地区,比如客家人和潮汕人等)
  “古华北类型”主要的特征,一写也写了一大堆,但是我要告诉你们,最好记的是高颅、窄面,这点和“古中原类型”差不多,都是高颅,脸比较窄,但是有一点不同,是比较大的面部扁平度,就是脸非常扁平。刚才讲的“古中原类型”是中等扁平度,他是不太扁平的,“古华北类型”高颅、窄面和“古中原类型”完全一样,但是面部扁平度非常大,非常扁平,当然还有其他的那些咱们就不管了。那么,高颅、窄面的这种人和东亚人种也是比较接近的,就是说“古中原类型”和“古华北类型”都是属于东亚人种,和现代的东亚人种比较接近,所以我们推测它可能是东亚人种的一个来源。那么,“古华北类型”的主要分布区域就是在内蒙古长城地带,往东可以一直延续到西辽河流域,下辽河流域也有一些材料,不多,那么到西辽河流域最典型的就是夏家店上层文化,东北地区只有夏家店上层文化,还有一个高台山文化,是属于这个类型的,其它的都是另一个类型,就是“古东北类型”。而这个庙子沟文化、朱开沟文化这些,包括鄂尔多斯式青铜器,这些都属于“古华北类型”这种居民。我们看照片,这个也是给弄扁了,最明显的就是面部比较扁平,因为他颧骨比较凸出,虽然脸很窄,脸也不宽,但是他是颧骨向前凸出,所以面部就比较扁平,这个我们也给他做了一个复原像,这是庙子沟的,就根据庙子沟文化完整的头骨做的一个复原像,两个颧骨也是比较向前凸出,因此他面部扁平度大,除了面部扁平以外,其它的地方和北方汉族是比较接近的。我如果再说的形象一点儿,咱同学理解更深一点儿,赵本山先生你们都有印象吧,他那个脸型就绝对是“古华北类型”。脸很窄,额头又比较高,颧骨凸出,面部扁平度非常扁。(评论:我也想说“猪腰子脸”赵本山是古华北类型来着,只是他的容貌实在算不上典型的古华北)
  在北方地区,除了这个“古华北类型”以外,还有一个叫“古蒙古高原类型”,它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周围,这个我刚才已经提到了,最北边可以到达外贝加尔、南西伯利亚。这里面有很多遗址出土,我不一一念了,都属于“古蒙古高原类型”这个材料。这个类型最主要的体质特征非常好记,就是低颅,他不是高颅了,他是低颅、阔面,刚才我们说的“古中原类型”和“古华北类型”是高颅、窄面,这个是低颅、阔面,在颅型和面型上正好相反,而且面部扁平度非常大,这样记好记,按照我写的这些,是科学的语言,写研究报告时要这么写。但是我要让大家记的就是,低颅、阔面,再加上面部扁平度非常大。那这种类型,匈奴人是属于这个类型,再早的就是蒙古高原上的新石器时代的那些居民是这个类型,晚一点儿到匈奴也是这个类型。鲜卑、契丹,一直到蒙古都是属于这个类型的。所以“古蒙古高原类型”在蒙古草原上一直可以到现代,其实元代的蒙古人和现代的蒙古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的体质特征,但我们说现在的蒙古族,说我们内蒙古考古所的塔拉所长属于“古蒙古高原类型”那就不太合适了,也不能用古代的人种类型去说现代人。
  那为什么其他的类型,像“古中原类型”就发生那么大的差别,和本地居民发生那么大的差别,而“古蒙古高原类型”可以一直延续到现代的蒙古草原上的蒙古人,我觉得是蒙古草原上的这些民族、这些部族,他在形成过程中所接受的基因和中原地区有一个性质上的区别,因为像成吉思汗那个时候,他也征服了很多草原上的部族,不同的部族,应该说民族融合的烈度是非常强的,但是,事实告诉我们,从人类学上,因为我们为了验证这点,吉林大学古人类实验室从DNA方面研究了一下也证明了这一点。尽管蒙古人、契丹人、匈奴人,他们也是大的军事共同体,建立后征服了很多地方,也造成了很多民族的融合,但是这些民族多半都是同种族的民族,因为融合的主要是草原上那些部族,基本上都是那些游牧民族,这些游牧民族他们都是同源的民族,在人种学上是同源的民族,所以融来融去还是他,他的体质特征没变,他的DNA没有明显的改变。而中原的汉族就不行了,五胡乱华的时候北魏进来,入主中原,孝文帝进行改革,实行汉化,和汉人通婚,写汉字,说汉语,穿汉服,完全融入中原。
  鲜卑族是古蒙古高原类型,他们把基因融入仰韶人后代中,因而其人种必定要发生巨大的改变。我认为,蒙古族之所以在草原上延续这么久,看似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其实也有汉人的血统融入到蒙古人种中去,但是这种基因不占优势,没有在人种的演变中起到太大的作用,恐怕是和同源的不同民族的通婚或者不同部族的通婚有一定的关系。从这个图像可以看出来更扁,这个面部的水平距离大于垂直距离,旁边的这几幅也是这样。可以从这里看,额头也很低,面部是即高也宽,颧骨向前突出,面部表情都很大,这是古蒙古高原类型的一个照片,这是鲜卑人的,都是属于这种类型。蒙古国的新石器时代居民也是这个样子。这是我们复原的一个契丹人,出土于一个辽墓中,其容貌复原大体上就是这样,脸很扁,额头部很高,颧骨比较突出,就是所说的低颅阔面,面部扁平。另外这两个女孩都带着帽子,但也可看出其额头也不高。此外我们还可能见过辽墓壁画中出现的契丹人大概就是这样,圆脑袋,额头很窄,髡发三绺,和忽必烈大帝的容貌很相似。总之,这就是古蒙古高原类型。和另外两个类型区别很大,无需测量,用肉眼也能区别出来。
  第四个类型是古东北类型,它的特点还可以用高颅阔面来形容,面部扁平度很大。这个是高颅阔面,面部扁平度也很大,它和古蒙古高原的类型的区别只不过是一个高颅,一个低颅,都是脸很宽,面部扁平度很大。东北地区的绝大部分的考古学文化都是属于这一考古学文化,除了刚才提到过的夏家店上层文化、高开山文化,其他都是这样的,如我们所熟悉的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这是我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实验室所拍的一张照片,出土于俄罗斯远东的博伊斯曼新石器时代墓地,它就属于高颅,脸很宽,面部扁平度很大,颧骨也很突出,这就是古东北类型。古东北类型的居民用现代人来比的话,我觉得爱斯基摩人是与其最相似的。爱斯基摩人同样是高颅类型,不像蒙古人是低颅,但是脸很宽,颧骨也突出。我认为,爱斯基摩人和古东北人很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我查阅和研究了国外一些学者的论文,尤其是关于前爱斯基摩文化的一些文章,他们认为,分布在俄罗斯远东鄂霍次克海沿岸的一些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出土了很多用骨头做的骨鱼钩、鱼鳔,和爱斯基摩人捕捉海兽的文化、方式是相同的,所以外国学者就将此地域的文化命名为前爱斯基摩文化。因此,通过考古学、民族学一些资料,他们推断爱斯基摩人是由此地的居民迁徙过去到东北亚地区去的,现爱斯基摩人大都分布于美洲的格林兰岛和阿拉斯加地区,其迁徙时间最早为距今四千年到五千年,这是外国学术界对爱斯基摩人在美洲的出现这一课题研究的最主要的结论。这样的话,既然爱斯基摩人是由东北亚迁徙过去的,东北亚大陆距白令海峡还有相当的距离,那么距离美洲最近的地方就是古东北类型分布的区域,也就是我刚才所划的那部分,也包括刚才的头骨、俄罗斯远东的博伊斯曼墓地。(评论:看来朱泓把古东北类型视为东北亚人种和北极人种的共同祖先,不过从遗传来看,日、韩、满等东北亚人种包括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牛河梁人,明显比爱斯基摩人混杂得多)
  第五个类型叫做古西北类型,主要是分布在甘青地区。甘青地区先秦时期的文化大家都比较熟悉,如马家浜、火烧沟、寺洼、辛店等文化,除了沙井文化以外几乎都是属于这一类型。它的主要特征就是高颅、中等偏狭的面宽、中等的面部扁平度,中框形等,很多都是用中等来形容的,古西北类型的很多特征都是比较居中的,这种特征实际上在现代人种类型研究中就是东亚蒙古人种特别是北方汉族的特征(评论:我倒不认为古西北类型是现代汉族的主体祖先,事实上就我在西安所见,西北人和西安当地居民的长相泾渭分明,大部分西北人脸很窄、下巴尖,纤细化特征明显,而典型西安人脸接近长方形国字脸,如果说现代中原汉族的主体是从古西北来的,那么现代西北人又是从哪儿来的呢?我认为更有可能是这样的:西北和中原地区的古代人种都在发生纤细化的演变,虽然迁徙混血是存在的,但是西北人的主体祖先应该还是古西北类型,而中原人的主体祖先也还是古中原类型。一般摆脱了蛮荒进入农业文明时代,农业人群一般都会迅速地向纤细化方向发展。而像西藏、高加索这种生存环境恶劣的地区,现代人仍会保留更多原始、粗壮的特征),北方汉人的人种特征也是什么指标都是居中的,古西北类型的体质特征其实和现在的北方汉族特征是非常接近的,这点从许多学者的研究文章中是可以发现的,如韩安靖老师、潘继芳老师。还有在民国时期,加拿大的步达生在中国所作的研究,安特生从河南、甘肃地区所采集的一些材料所作的文章中把甘青地区的居民与现代人进行对比,与华北地区的汉族人是最接近的,仰韶人和南方汉人最接近的,古西北类型是和北方汉族最接近的,所以这个问题曾经使我很困惑(评论:头骨形态学必须考虑在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接近前提下的趋同演化,还有史前和现代人群是不能简单类比的,从国际上最新的研究看,人类进化的速度是越来越快的,这和我们想当然的认识完全不同)。我也曾向本系的黎云教授请教这个问题,如何来理解这个问题,他也回答说不知道。按理说北方汉族应该是汉族的主体,北方汉族不是和华夏地区最接近,却是和甘青地区最接近,按照俞伟超先生的羌戎系统来说,该系统在北方汉人的体制形成过程中曾做出巨大贡献,这事目前说不清楚,留给各位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来研究,我在此只是揭露一个事实。很多的研究也证实了这点。
  来看一下这个头骨,和现代人的头骨几乎是一样的,没有太大区别。如果要和现代的民族相比的话,我宁可相信与藏族最为接近。藏族和北方汉族的体质特征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果说古西北类型的一部分融入中原地区,对汉族人种的形成起到一定的贡献,但并非全部,留守在甘青地区的土著再往下发展可能形成很多西北、乃至于西南地区藏缅语系的人种,已有很多学者研究过此问题。藏族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所以这个和藏族的起源是有一定的关系。为了验证这件事,我们做了喇家地区的DNA研究,也对青海省所发掘的陶家寨汉墓、北京大学齐东芳所送去的吐蕃贵族墓的头盖骨材料进行了DNA分析。结果显示青海地区的头骨线粒体聚类首先是藏族,其次是北方汉族、南方汉族等。
  最后一个类型是古华南类型,他的主要分布区域是两广、福建、浙江,就是长江口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湖南、江西地区也有可能涵盖。江西地区的靖安大墓曾出土两个保存较好的人骨,我曾到此地区观察过,与古华南类型接近,湖南地区尚未看到材料。因为湖南、江西地区的红壤酸性太强,很难保存完整的人骨。从浙江到广西的沿海地区之所以能够将人骨保存下来,也是因为贝丘的原因。由于贝丘遗址中磷酸钙、碳酸钙较多,才得以保存。那么这些文化如甑皮岩、河姆渡都为大家所熟知。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长颅型,高颅与低颅是垂直距离的比较,长短颅则是前后的比较,用东北话来说就是前奔头(额头)后勺子,低面阔鼻,低框粗颌,身材比较矮小,这种人目前在中国境内很少见。即使在少数民族中,经过资料查询,也只有云南的佤族与其有相似之处。其他南方少数民族均与其不相似。这种类型的居民,目前可在印度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大洋洲的一些岛上寻找,皮肤很黑,类似黑人。学术界认为,古华南类型的一批材料可能相当于古越人的分布范围,可能代表了古越人的体质特征。在现代的调查中,整个民族属此类型的已不可见。我认为,古华南类型的趋向是融合,比如北民南迁,如果一部分古越人与南迁汉人融合,可能演变成南方汉族;如果一部分南迁汉人与古越人融合,加入了北方汉人的体质特征,那有可能形成现代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与古华南类型也是不一致的。(评论:这里的南方汉族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我知道90年代体质测量数据中“现代华南组”的采样甚至包括一些华中和华东的样本,换言之“现代华南组”可能包括了大量遗传上的苗瑶或古峡江类型的后代,比如客家人。而古代样本主要来自广东珠三角一带、广西、福建和浙北,整体上比“现代华南组”要更偏“西南”,或者说更偏“越”。而且近年来朱泓的学生李法军也发现华南地区的古代样本测量数据和非测量性特征差异较大,绝非一个“古越人”概念可以囊括。比如鲤鱼墩人和其他古华南样本测量结果差异较大,摇椅式下颌的出现率很高,这是与现代波利尼西亚人十分接近的特征。所以是否古华南类型中至少还应该包括“原马来”和“原孟苗”,闽台地区是否还有较多古南亚(矮黑人)混血成分的存在?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前边提到过的佤族的资料,也有可能部分古华南类型的居民曾迁徙至它地,张光直先生比较赞成这种说法。如台湾的高山族,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我认为古华南类型的居民也可能由于南迁汉族的竞争,(评论:从近年来常染分析结果来看,广州人的常染中华中成分较多而华北成分较少,所以这里的“南迁汉族”的主体不是北人,而更像是客家人这样的来自华中地区的人群,当然还有更晚近的闽南语移民如潮汕人群,而潮汕人的最初来源仍然是有待解决的有争议的问题)迁至人烟稀少的海岛或高山上,佤族也可能是迁徙形成的。我认为爱斯基摩人之所以在阿拉斯加地区发展沿袭和这不无关系,正如东三省在古代也是热闹纷繁殖地,这里曾入驻有汉人、鲜卑人、契丹人、突厥人,蒙古人乃至倭寇,使得当地土著不得一再向北迁徙。总之,这几个类型的分部就是这样。那我们看一下古华南类型的头骨,比较低矮,面部较低,嘴向前突出,眼眶很低,皮肤比较深。这是我们应甑皮岩博物馆馆长的请求复原的一个甑皮岩人,关于这个曾发生了一件趣事。我们利用三维技术合成图像,刚完工时,我曾提议说按照当时两广地区的生存环境、年平均气温,当时人的皮肤颜色应更深。后拿到馆长处遭到拒绝,说皮肤颜色太深,我们市政府已决定将甑皮岩人作为桂林市旅游形象大使,此图像太黑,有损桂林形象。后又将此图像的颜色变浅,这就是现在的这张图。接下来的几张照片,这张是现代高山族的图像,这张是马来西亚的土著居民,与古华南类型在体质特征类型测定上是很接近的,这个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很少能见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考古学家:汉族从宋代开始进入“混血”状态
朱泓:中国南、北地区的古代种族
【新石器时代我国各地人种类型都是怎样的?...
我国现代居民的人种类型
从史前人骨的特征看各区考古文化的人种构成,中国人是西来的吗?
中国汉族形成,科学研究发现:“古中原类型”是汉族主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