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安新片国内上映: 变革虽未到来, 但技术终要发展

11月11日不仅仅是中国特有的光棍节和购物街,它还是李安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首映的日子。作为一部被评价为“扩展了电影技术边界”的电影,它在技术上的那些亮点值得我们去了解一番。

点击加载图片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点击加载图片

11月11日,李安导演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正式首映。且不说电影如何,光是它在技术上的噱头就已经足够引人关注了——3D+4K+120帧!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讲述了一个反战色彩浓厚的故事。19岁的年轻士兵比利·林恩在伊拉克战争中与敌人发生交火,牺牲一位战友后他和小队里的其它人成为了英雄,并回到国内参加宣传活动,在一场橄榄球赛的中场表演时登台亮相。战争的经历不断折磨着林恩,活动的那一天也成为了他既光荣又痛苦的一天。

影片上映后收获的评价有些复杂,一部分影迷肯定它反战的主题,但无甚新意的故事、平庸的对白和并不出彩的表演却让电影饱受批评。然而不管怎么说,只要是完整享受过3D、4K、120帧这三项技术的人,对《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部电影总归是印象深刻的。因此,我们今天就抛开电影传统的叙事、表演等内容,单单来说说新片中李安导演的那些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想要体验最完整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全世界仅有五家影院供你选择,因为它对放映设备的需求非常苛刻。幸运的是,中国在其中就占了两家,分别是北京的博纳优唐影城,以及上海的上海影城。另外,台北的京站威秀影城也是其中之一。

永远的24帧

点击加载图片

我们都知道,一般的电影采用的帧率是24帧,这是从多年以前的胶片时代就已经延续下来的标准,直到今天这个数码时代仍然如此。

游戏玩家们一般都知道,只有游戏的帧数达到60帧甚至以上的时候,我们才能说它运行起来“非常流畅”。早期的电影人选择24帧,更多的是一种妥协,因为在胶片时代帧数和成本直接挂钩。周星驰《喜剧之王》里就有过“因为你不想死,浪费了多少秒、多少格底片、多少钱”的台词,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一秒24帧正好足够给人眼留下连续的影像,它也就成为了一种最低也是最好的标准。

即使是到了数码时代,帧数的增加也仍然意味着信息量的增加,使得影片的大小难以控制。现有的蓝光光盘50GB的容量,也只能正好装下一部24帧1080p分辨率的电影。像李安这样一口气来个4K+120帧,真不知道数据量该有多大了。

不过电影业一直采用24帧标准也不完全是妥协的结果。它的“不流畅”带来的那种画面模糊、闪烁和抖动已经被视为一种“电影感”,近百年来为所有的观影者所接受。

超脱电影本身的真实

点击加载图片

不过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想要表达的却不同。推广新技术只是一方面,电影要表现的是一个年轻士兵内心的痛苦挣扎,导演或许想要通过这些新技术,带给观众一个更加身临其境的感受,让他们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越过那“第四面墙”,和主角直接建立情感联系。

可能有人会说:3D电影大家都看过,再加上个4K和120fps,不就是一部清晰度更高更流畅的3D电影吗?其实并不是这样。

“当视频录制和播放的帧率超过标准(24帧)的时候,观众感知到的画面动态和影片的视觉效果都会受到影响——整体观感都不一样了。”一位熟悉120帧摄像机的电影摄影师米奇·马丁内斯(Mitch Martinez)如是说。

简单来说,当视频以120帧的超高帧率在播放时,你会感觉视频中的事物显得更亮,而且更加逼真。为了在影院里实现这些效果,李安指定使用的设备是科视的Mirage 4KLH激光放映系统。该系统的研发主导人唐·肖(Don Shaw)博士解释说,这种现象被称为“时间分辨率(Temporal Resolution)”。

“如果某样东西(以这个帧数)从屏幕上经过,它看上去就会流畅,更真实。传统的影院体验则完全相反,当某样东西经过时,你会发现它好像有些卡顿,这在电影行业里被称为’抖动’。在120帧下,你就好像是透过窗子去看事物一样。”肖博士说。

120帧影像本身具备的真实感,再加上4K分辨率更加细腻的细节呈现,影迷们会感到电影的画面异常的清晰和明亮(亮度体验据说可以达到普通3D电影的4倍至9倍)。这不是传统电影能够提供的观感,观影者好像正在看着一个正在实时上演的,就发生在自己对面的事件一样。

我们还不能够忘记了3D技术。从影片拍摄的一开始,我们就知道这将会是一部以3D为卖点之一的电影。这意味着《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并非那种2D拍摄后期转制而成的“伪3D”,而是以3D技术拍摄的“真3D”。伪3D电影常被人戏称“除了字幕以外哪儿都不立体”,而看过《阿凡达》的朋友,肯定知道真正的3D电影能够带来怎样的震撼。

李安导演一定是希望通过这些技术的综合运用,观众能够身临其境一般地去体会主人公所体会到的一切。如果他真的能够实现这些创想,那对于电影工业来说绝对是一次改革。

改革到来了吗?

点击加载图片

就纯技术的角度来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已经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即使是对它的内容颇有微词的影迷,也无法否认电影带来了“不妥协的清晰度和海量的细节表现”。

影评人丹尼尔·恩贝(Daniel Engber)说:“当比利·林恩躺在床上的时候,我好像正在看着一个立体的人物浮雕一样。”这似乎很能说明李安导演所使用的技术的可怕。

不过在这些影评中,我们能看到的最多的评价果然还是“不像电影”。我们之前也说过,24帧带来的那种抖动感已经成为了电影感的一部分,这使得电影充满了一种独特的气势和艺术感。帧数一旦超过这个标准,我们就会开始觉得它“不像电影”。导演彼得·杰克逊在拍摄《霍比特人:意外之旅》的时候也使用了48帧技术,最后得到的广泛评价却是“看起来像电视剧”。

如果你家里的电视有类似动态补偿的功能,不妨试着打开,让电视将电影插帧到60帧。到时候你也可能会发现,尽管画面很神奇地变得更加清晰了,但因为真实感加强,反而有一种在看着肥皂剧的沉闷感。

另外,推广这些技术的成本也是个大问题。肖博士没有给出播放设备的具体成本,但透露价位是一般影院所使用的设备的10倍。这么昂贵的价格,再加上电影资源又不多,绝大多数影院短期内是不可能配备它们的。

不过改革虽然还没来到,但技术总归要不断去发展。或许24帧标准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会是受到所有人接受的标准,但那些全新的技术用作另外其他的表现形式,也未尝不可。就像李安试图做到的那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双11福利丨李安新片一张电影票卖到288?没关系,小妹免费请你看
李安新片第一波评价来了,大家有点懵逼
备受冷落的李安
用3D技术拍剧情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并不简单
李安详解新片《比利· 林恩的中场战事》,不拼命的话,做电影没什么意思
纵然李安新片失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