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女友:我难以想象,一个人可以这样,又热烈又理性

阳光洒在脸上,有一种秋阳特有的暖意,我心里想着,12个小时后,这束光大概也会划过她的面颊。

她那边正是美国的夜晚,我这边却是北京的清晨。

我们隔着12个小时的时差,就这样又一次聊了很久。

1.

她说,她准备读十几个博士学位

我和她的相识源自于工作。

5年前我们第一次见面,她坐在凤凰集团北京中心的大会议室里等我。低低扎着一束马尾,露着光洁的额头,拎着红色的迪奥戴妃包,提手部分被丝巾包裹,精致,一如她本人。

为了便于孩子们提高背单词的效率,她设计了一种新的单词背诵顺序和学习方式,整理成一本英语词汇作品,找到我们,准备付梓出版。

这次见面,我们一不小心就聊了一整个上午,聊出版需求,聊计划流程,也聊她去协和医院遇到的可爱的老专家……

对,她有哮喘,在北京的初冬的雾霾天里尤其难受,但你感受不到她一丝丝的懊恼沮丧或烦闷,相反,她热烈赤诚,跟她聊天,会让人不自觉地振奋。

那时的她,刚刚从美国读完硕士,准备将所学用在自家的外语培训学校里。其实在不到20岁时,她就开始教英语了,所教的都是计划出国的学生,有大有小,我们见面时,她已有不少学生通过了语言考试,留学海外。

而现在,今年的教师节,她被在各国留学着或留学过的学生们拉进了一个群,集体对她表达感谢和祝福,群里的50多人,都是她手把手教出来的。看到她朋友圈里的截图,都会有眼睛潮湿的感觉。她是那样在意那群孩子们,所以,她板起面孔,严格再严格,而他们也真的没有让她、让自己失望,多好。

2. 

我难以想象,一个人可以这样,又热烈又理性

第一次见面后不久,我接到了她个人舞展的邀请,在那场起名“云淡风轻”的演出中,她跳舞,也弹钢琴。她在节目间隙和最后,真诚地感谢家人、朋友,还有她的学生,也数次激动落泪到妆容晕染。

那时候的我,对她还不够了解,看着她一大家子人的合影,看着她被她的学生,那些半大不大的孩子们簇拥着,觉得那样温馨美好。

日后再想起来,只觉得那舞台,那人,舞得轻盈,弹得温和,也的确是一派的,云淡风轻。

后来熟识了,才知道,她那时学舞仅仅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而练舞的原因,是希望走出人生的低潮。对,她也曾低潮过,最严重的时候甚至一个人呆在屋子里拒绝出门。

而跳舞,那是她自我救赎的一种方式,在舞蹈中,她走出了心结,开始了新生。

慢慢熟悉,我也越来越了解,她就是一个说话直、性子直、脾气直的北京姑娘。

那么优秀,也那么努力。

回忆初识印象,她让我产生的最强烈的感觉,大概就是佩服了。因为她说,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我还会回去读几个博士,如果可以,我想读十几个。”

十几个?博士?我从地板上捡起自己惊掉的下巴,听着这样的豪言壮语还是有一点点露了怯,尤其对比着她的从容。

虽觉得不可思议,却也不觉得她在信口开河,她说的很认真。

果然,回国三年后,她觉得自己已经“空了”,她需要更系统地学习。于是,2015年她申请了原校的教育学博士,那个专业名次排在全美第八,且没有国际生的教育学专业。

次年,她再次踏上了美国的土地,所不同的是,这一次,她带着老公,还有刚出生的女儿。

在这个没有国际学生的非常棒的专业学习,可想而知会有多艰苦,但她,只用了1年多,就告诉我她即将毕业了。“因为很多博士的课我读硕士的时候就修过了。”她说的轻松,“所以,现在才能提前拿到学位。”

“这个读完了,我准备再去读一个其他专业的博士。”语气就如同再说“我明天准备再买一条这样的裙子”那样随意,仿佛这不是多重大的决定,仿佛她本来就应该这样去做,“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我得趁着这段时间多学。”

想到了第一次见面时她所说的“我准备去读几个博士学位”的豪言壮语,又恍然,她不是一直都这样吗?又热烈,又坚定,为自己设计好的路线,再苦再难也要走完。

3.

我笑着说她,你这是把一天的时间,

生生过成了别人的两天。

她的生活状态里,每天要去学校上课、做作业、工作、陪孩子,然后抽出时间运动,忙的脚后跟打后脑勺。

我知道,她所说的工作,是北京培训学校里的课,她人在美国,却也要按照国内的作息时间,给孩子们视频上课,夏令4:30起床,冬令5:30起床,就着国内孩子课外补习的时间视频授课。但她一直都这样坚持的,很多孩子只想上她的课,因为有效,也因为她负责。

这么辛苦,也是因为,她坚持,做一个教育者,必须坚持在第一线教学。

我笑着说她,你这是把一天的时间,生生过成了别人的两天。

“现在的变化真的特别快,如果你真的想跟上节奏的话,你得对事物的变化非常敏锐,还得有足够的体力。”所以,她不敢有一点松懈,不敢有一点不上进。

这一次去美国读博士,她经常会自己躲起来哭,不让先生和女儿看到、听到,就自己一个人哭。“因为累,特别特别累,我真的想歇一会,什么都不干,就歇一会儿。可是不行,女儿不可能停止生长啊。只要她醒了,我在,我就得陪她,跟她在一起。我的事情,就得挤时间做。”

对于孩子,我们观念一致:孩子需要我们跟她有更多的对话。“我不想在我能陪她的时候,去做别的事,所以除了给学生上课的时间,我都会尽可能陪她,等晚上8点多她睡了,我才能有自己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晚上8点到早晨7点之间,都是我的时间。”她说,“我不能停下来,学校也有很多事要做,因为你不可能天天轻轻松松玩儿着就博士了。”

她也曾经崩溃到想放弃学位,想停下来休息。却一次又一次说服自己,继续前行。“不论你的先生能力多强,你的父母多有钱,有些事情,还是要自己解决,没有人可以替代。”

“即便现在觉得很累,那也是最年轻的时候,以后只会更累,你现在不能去学习,不能去读书,不能去兼顾所有的东西,那以后呢?”

是啊,我们正在经历着的每一刻,都是此生最年轻的时刻。

哭过一次,就再不给自己休息的时间。当习惯于自己疏解情绪,习惯于自我约束成长,优秀也就成为了习惯。

4.

“有时候急躁了,翻翻你的文章,看看彩虹糖,就能平和一些。”

我写的每一篇文章,她都会第一时间默默转发,尽管,我们之间隔着12小时的时差。

她说,你看,我们都长大了,有了各种身份,生活变得特别忙碌。

她说,如果我们早些年认识,有事儿没事儿,想到你了就给你发个信息,问问:“你干嘛呢?”然后聊会天儿。

可现在,我们长大了,大家都忙,忙工作,忙家庭,忙孩子。大家都习惯了有事儿说事儿,没事儿不给对方添乱,觉得发个“你干嘛呢?”可能都是一种打扰。

她说,所以我会记下你的地址,想起你来,就给你寄一点东西,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你的想念。

她说,我总看你的朋友圈,就连你文章的评论都会逐条看。有时候急躁了,翻翻你的文章,看看彩虹糖,就能平和一些。

她说,咱们真的特别不容易,因为要为我们的孩子们去创造。我们是一样的人,本来不做什么也可以生活的很好,但却不满足于现状,总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更多的东西。

所以,她劝我一定要锻炼身体,“我们得保持体力,才能做这么多的事儿。”

她说,中国人从小不讲那种心理层面的分享,美国人就不是,他们很爱分享,好的不好的,都愿意跟其他人说说,两个并不认识的人也可以聊的很嗨。

是啊,中国人很含蓄,父母可能在我们小的时候跟我们反复说明物质分享很重要,却很少去强调思想与情绪的表达。“我觉得,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这种不一样,就可以去做一些转变,'分享’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是一种互相的鼓励。”

她说,所以你有低落有难过有情绪,别怕打扰我,微信发过来,我总会第一时间给你回过去。

她说,我们,不管多大,也应该一起成长。

5.

即使长大了,我们也还是会像孩子一样,

渴望友情

她的朋友圈很“高产”,天天喜怒哀乐、生气开心、吃了什么做了什么,我每天翻一翻也都能看到,所以,即便我们相隔了12小时时差,她的状态也能时时了解。

不像我,懒散又懒散,三天五天也想不起来发条朋友圈。

但现在不同了,你看,其实,你的注视,也是我最近圈里更新频繁的原因,我也会时时让你看到我的状态。

我说,两个人相处,三观契合的确最重要。

还有,即使长大了,我们也还是会像孩子一样,渴望友情。

5.

再提到“女友”一词,却依然是温暖的所在

她是李硕,我的好友。

在“好朋友”这个词已经被用俗用烂用变形的今天,我们谈友情,又是在谈什么?

于我来说,依然是纯粹的、感性的温暖。

中学时,《女友》是一份很畅销的女孩儿杂志,那时候读着一个个或友情、或初恋、或同学少年的故事,还不懂得去体悟青春的美好,也绝不会去感慨时光的荏苒。

时过境迁,我们长大了,《女友》也早已停刊,再提到“女友”一词,却依然是温暖的所在。

比如,想到李硕。

ps. 你和好友有哪些故事,欢迎留言给我,或许我们也可以,为友情,做一篇集锦。

作者:言君,姑娘三岁,成长在“妈妈”和“儿童文化服务者”双重职业的路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戚薇温暖“型”动 “孩子的事就是我的事儿”
温暖的友情
“薛定谔的猫”与“薛定谔的狗”(20230522)
98%的女人都焦虑,所以,你凭啥号称“不焦虑”?
妈妈,别再逼我做“好”孩子
在读五年的博士终于毕业了,聊聊博士延毕那些事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