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编个故事| 解决育儿困惑屡试屡爽的一条经验

看着一边笑容灿烂地跟我挥手说再见,一边精神抖擞走下楼梯的彩虹糖,立着小身板,颇有一种雄赳赳气昂昂的精气神,仿佛要去完成什么了不得的使命似的,我不禁松了一口气——小长假过后,周一早晨的“不上幼儿园”小插曲,总算顺利度过了。

她再一次,帮助自己的“好学精灵”战胜了“反上学细菌”。

1.

在我的眼里,彩虹糖是一个很好的孩子。

这种好并不是一味地“乖巧听话”,父母长辈说什么就听什么——这并不是我对她的要求,而是能够很顺畅地沟通,无论情绪多么糟糕,都可以安静下来听我说,并且跟着思路去思考和互动,让我能够知道她的想法,同时也能很好地理解我的想法。

因此,在我们共同成长的这五年多来,我几乎是没有过特别强烈的焦虑的。当然,我也曾写过,在育儿的路上,哪有绝对的云淡风轻,但那些不断出现的小状况,也只是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而已,总会度过。

比如,有一段时间,她总是害怕自己吃太多东西后肚子会爆炸,所以不好好吃饭,如果遇到合口味的食物多吃了一些,就会尤其害怕,担心肚子会爆炸。

我问她为什么会这么想,回答是在故事里听到的。

我明白了,根据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六七岁前的孩子处于前运算阶段,很大的一个特点是无法分清事实和想象,她脑海中已经有了这样的概念,就以为这一定是真的,这时候我们说什么都会被他们本能地认定为是安抚之语。

于是我跟她说,你这是“怕肚子爆炸”敏感期,过几天就好啦。”随后,将这个事情做了冷处理。每次她担心,我都会抱着她,跟她说,不怕,不会,妈妈保证,之后再不多说。让她觉得这是种很正常的恐惧,小朋友们都会经历。

孩子总会害怕稀奇古怪的东西,源于他们过度发达的想象力和还没有稳定的守恒性认知。于是,没几天,不知不觉中,这一组“害怕”也就过去了,某一天她自己突然想起来:“妈妈,我的’肚子爆炸’敏感期过去啦,我不害怕了!”声音里会盈满抑制不住的兴奋。

从呱呱坠地,一路成长,孩子面临的这样那样的“敏感期”会有很多很多,每一次遇到所谓的“问题”,我总会选择直接面对,赋予它一个新的特定的概念,再淡然处之,于是,在时间面前,爱和陪伴里,问题总会迎刃而解。

2.

但也有很多持续性的、间歇反复的问题,算是在我的育儿经历中,最令我头疼的选项。

比如晚上不睡。

比如早晨不起。

比如不愿意看牙医。

比如间歇性地不想上幼儿园。

尤其是晚睡问题,尤其令人头疼。

我曾满眼羡慕地跟很多妈妈们说,晚上9点前入睡的宝宝,都是天使宝宝。因为这对于彩虹糖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她的平均睡眠时间是11点。

直到前段时间,重温德国经典绘本《肚子里的火车站》,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一个被后来的事实证明屡试屡爽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编故事。有她参与的场景式的故事。

3年前,我们一起看迪士尼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其中表示快乐、悲伤、恐惧、愤怒和厌恶情绪的,在每一个人头脑中都存在着的5个小人儿——乐乐、忧忧、怕怕、怒怒和厌厌,让彩虹糖理解了各种情绪,并学会了准确地表达情绪。

2年前,我们一起读德国经典绘本《肚子里有个火车站》和日本绘本《可爱的身体》系列,让彩虹糖理解了食物是如何转化成能量以供人所需的整个过程,以及组成人体的各个元素,更重要的是,让她总结出了一个基本的认知——人的身体内存在两个“派别”,坏的是细菌,好的是精灵。

而这些,都是我所想到的这个屡试屡爽的方法的“理论基础”。

3.

于是,类似的场景开始经常出现——

洗漱、读绘本、聊天,一系列例行的睡前互动全部完成,我关上灯,告诉彩虹糖,该睡觉了。

这之后,就是一系列“没事找事就不睡”的折腾,也是例行的。

我叫她:“彩虹糖。”声音特别严肃,“妈妈终于知道你为什么晚上不睡觉了。”

她惊喜地以为睡前聊天又要延续,更加来了精神,问我:“为什么?”

“因为你身体里有一个’反睡觉细菌’,它特别强壮,每次都能打败你的’瞌睡精灵’,然后无法无天地捣乱,就不让你睡觉。”

“真的吗?”

“真的,你不信你感受一下,是不是已经有点困了,但就是不想睡?”我说着假意打了一个很大很夸张的哈欠,试图传染她。

“好像是。”虽没跟着打哈欠,但听声音的确染上了一丝丝的困意。我扫一眼手机,十点,是该困了。

“是因为你的’瞌睡精灵’为了让你有更健康的身体和更饱满的精神,一直在努力反抗’反睡觉细菌’,反抗的很辛苦。特别需要你的帮助。”

“那怎么办,怎么办?我要怎么帮助它呀?”小朋友的想象力,注定了他们总是会一秒钟就入戏,自如地穿梭在现实和幻想之间。

“你只需要闭上眼睛闭上嘴,因为’反睡觉细菌’最害怕安静了,它是在你不停的说话和动作里获得能量的,如果你在闭上眼睛和嘴吧的情况下,保持安静超过5分钟,它就会耗尽能量。到时候,’瞌睡精灵’就能制服它,你就可以进入甜美的梦乡啦。”

看她听得津津有味,我再接再厉:“你要试试帮助他吗?”

“我……”

“嘘,我听到反睡觉细菌在说话。它说,别做梦了,彩虹糖才不会帮忙呢,她只听我的话!哈哈!”我深知,故事里有了冲突,有了主角发挥的空间,才能够更吸引人,以及引起斗志,“是这样吗?”

“哼!当然不是啦,我才不听它的话呢!”我暗叹,激将法果然有效,又听她说,“我也是有自主性的,我当然只听我自己的话了,这是我的自由。”

“可它信誓旦旦地说,你肯定不会救瞌睡精灵,因为你也害怕他。”

……

我侧头,一双小手掌心相对,压在左侧脸颊下,睫毛弯弯,呼吸绵长,正是睡熟了的样子。

真好,你终是帮着“瞌睡精灵”战胜了“反睡觉病毒”。

4. 

是的,就是这样信马由缰地编故事,把事讲得精彩,把藏在里面的理也说明白。

比如,不想起床的时候,就是“不爱起床细菌”和“起床精灵”的争锋;比如,不想上幼儿园,就是“反上学细菌”和“好学精灵”的PK;比如,不想吃饭,就是“反吃饭细菌”和“爱吃饭精灵”的对决……

在这样的设定下,彩虹糖总会站在正义的一方,自己向自己妥协,成为“骑象人”,管住她自我意识中那只横冲直撞、我行我素的“大象”。

我相信,在这样的场景下,所有的孩子,都会是这样的选择。

5.

那孩子真的会相信,这些细菌和精灵,是真实存在的吗?

我问彩虹糖,她说:“我觉得……也是也不是。”又解释,“它们虽然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在我的大脑里是存在的,因为他们管理着我的喜好,我的形象,还有我的行为。”

你看,一针见血。

孩子,真的是个哲学家。

同类文章
游戏的力量|乐此不疲,我与彩虹糖的游戏时光
怎么舍得,让她用数字来感知生活?

孩子,你在怕什么?

 

作者:言君,姑娘五岁,成长在“妈妈”和“文化服务者”双重职业的路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0周的怀孕日记从不华美,却应是世界上最温暖的诗篇画册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让孩子拥有更健康的饮食习惯
叶说糖事
孩子过生日编织一个彩虹糖蛋糕(附超详细图解)
糖果物语
彩虹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