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一次小小的情绪崩溃事件

1.

养育孩子,或许真的没有人能够做到时时刻刻保持云淡风轻,再淡定的人,都可能会有偶尔的情绪崩溃。

两周前的那次读书会,阅读结束后,小朋友们自行去玩儿游戏,楼上楼下地折腾。而我们几个家长,就在客厅聊天,一边回应着孩子们某些配合游戏的小要求。

妈妈们坐在一起,聊什么呢?无非就是教育,以及和孩子有关的一切。

聊到一些话题时,我会分享自己的经验,以及,与之相关的我所认同的理论,比如人天生的四种气质类型,不同孩子需要的不同的价值认同方式等等。

有孩子们的高声笑闹,有妈妈们的轻声低语,平和欢快,交织成又一个美好的周末。

“咚”“咚”“咚”,我看着三个孩子在楼梯上走下来,彩虹糖笑眯眯地拿着自己刚刚调配出的“台湾水果茶”——是的,这是个开店游戏,他们开了一间“一芳水果茶”店,妈妈们做顾客,孩子们是店员。彩虹糖手里的,是他们开张后的第一个订单,我订的“半糖水果茶”。

孩子们很期待呈现他们的作品,因为我们在楼下都听到了他们对“工作”的讨论。

然而。

快要走到我们面前时,孩子们因为想排在第一位而发生了小争抢,彩虹糖开始走在前头,又因为年龄大一点儿,有身高上优势,所以在小朋友式推推搡搡的“争夺”中,在第一时间挤到了我面前。但同时,她也在第一时间意识到了把别的小朋友挤到后面,这似乎是不太好的行为。

于是,忙忙地解释:“是他们挤我的,我本来在前面,我就是想快点把水果茶给你。”

说完还不待我有所反应,自己先委屈上了,放下“杯子”扎到我怀里,就开始嚎啕大哭。

2.

看文字的表达,就好比放慢了动作,拉长了时间,但其实,这个过程很短,短到,我上一眼看到的是他们还在下楼,下一眼就是挤到我面前以及扎到怀里大哭的画面了,直到那一刻,我也才刚刚在对孩子天生气质类型的讨论中抽回神,安抚着情绪崩溃的彩虹糖,并且一脸懵。

之后,堪称兵荒马乱,彩虹糖的哭声,大人们的安抚声,孩子的控诉与解释声,统统混杂在一起,又慢慢平复下来。

眼看到了9点,是聚会惯常的散场时间,大家在安慰、安抚、互相道歉和下周再来的约定中离开了。

四周安静下来,彩虹糖也安静下来。她看着我,有些忐忑,我看着她,有些迷茫——我不明白,本没什么大事,怎么就有了这么大的动静。

之后,我沉默,扭开头避着彩虹糖,流着泪地沉默,因为刚刚安抚她的时候,话赶话她张口而出的“妈妈你不爱我”。这大概也是我的一场情绪崩溃吧,五年半以来的第二次,我觉得自己被紧紧地困在了“我是一个没办法解决孩子情绪问题的无能妈妈”的漩涡里。

“你大声哭,是因为怕妈妈会批评你,所以就先发制人吗?”收拾好情绪,我问。

“嗯。”她点头。这其实并非第一次了,一旦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错”,她总会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情绪。我其实很清楚,她目前还是个通过外部肯定获得自我价值的孩子,很怕被批评和否定——正如小时候的我一样。也因此,我会很注意,对她,虽会严格,但更多的却是温和的鼓励。

“你觉得妈妈不爱你吗?”我再问。

她使劲摇头,说:“不是,妈妈爱我,我知道妈妈特别特别爱我。对不起妈妈。”其实我能理解,得到爱越多的孩子,在感觉自己情绪不被理解时,越会觉得委屈。

一旦开始心平气和地沟通,事情就大体算过去了。

后面,我们真诚地聊天——聊她在想什么,聊她到底怕什么,聊我听到“不爱他”言论的感受,聊遇到事情应该怎么更好地处理;我们郑重地达成共识——爸爸以此事为契机,和小朋友一起沟通了好几条规则,并写下来双方“签字画押”,其中还浑水摸鱼地加了几条生活自律条款;我们温暖地拥抱——大大的、久久的拥抱,是妈妈和孩子、爸爸和孩子的温暖时刻。

这件事翻了篇儿,告一段落。

3.

但当晚,彩虹糖睡着之后,我做了认认真真的、彻彻底底的深刻反省。

因为,我清楚地记得,就在两个小时前,在她情绪失控大哭的那一刻,我感到了一丝丝的尴尬——刚刚还在兴致勃勃地探讨教育理论、育儿心得,我的孩子就来“打脸”了,这是当时一闪而过的念头。

我为那一刻不该有的尴尬情绪,而认认真真地、彻彻底底地反省。

为什么尴尬呢?尴尬的背后,正是对那一刻的我的孩子的否定——只有觉得她做得不够好,才会觉得尴尬。

但其实,怎么才算好呢?乖?懂事?听话?遵守成人世界的规则?大人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让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当然不是,对孩子来说,“好”就是在守规则、能沟通、讲道理的基础上,保持她本来的样子——接纳自己,做她自己,不必刻意压抑情绪,不必故作老成持重,不必时刻讨人欢心,也不必隐藏自己的喜好。

我始终是这样相信的,也始终是这样做的,给她纯粹的爱和真正的理解、接纳,爱她原本应有的样子,接纳她原本应有的样子。

孩子对自己的认同,源于成人对他的认同。

彩虹糖并没有做错什么,她只是在自己的角度看待了事情并因此引发情绪、表达情绪而已,这是她的自由。

她怕被批评,她没控制住自己发了脾气,这就是最真实的她——表达的是那一刻她最强烈的情绪,选择的是她认为合理的方式,这是一个5岁半的孩子,正该有的样子。

所以不能轻易地去否定,否定她的情绪,否定她的行为,甚至否定她整个人,因为被否定的伤害,远比我们表面看到的要大得多;被否定的影响,也远比我们所以为的要深远得多。

反思的结果,是更加确信。

爱是“如她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这正是你正在做,且努力着要一直做到的呀。”

 

作者:言君,姑娘五岁,成长在“妈妈”和“文化服务者”双重职业的路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童心理问题需及早干预
宝贝日记 | 拉勾勾,我用彩虹和你约定
陈忻博士: 哄也没用,打也没用,孩子「闹脾气」时你究竟该怎么办?|公开课
教艺花园:  帮孩子树立健康心理的典型案
家长学会情绪管理,树立健全性格孩子受益一生!
孩子爱发脾气,越安抚越哭闹?家长首先需解决的是这个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