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梳理了女儿爱上历史的方法、书单、节目单,可以直接“抄作业”

「彩虹糖讲《永乐大典》」

1.

很多时候,对于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我们总是感知迟钝的。

直到某一天,因为某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儿,才惊觉,原来,在我没注意的时候,你又有了这样的成长、有了这样的变化、get了这样的技能……

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我在某一天,突然意识到了彩虹糖对历史有着浓厚兴趣。

当然,说突然也不那么准确,因为这简直是孩子将线索怼到了我面前,我才完全被动地发现了。

是的,这是我对彩虹糖在历史方面的兴趣养成和知识积累的真实感觉。

前段时间,彩虹糖拿着个小本本凑我跟前,眉飞色舞地跟我说,妈妈,我要考考您的历史。

我来了兴趣,问:“你考我?怎么考?”

她拿出那个本子,又找出一根笔,说等一会,她要现场出题。然后就真的闷头唰唰唰写了起来,还用一个手捂着,神秘兮兮。等出好了题,又跟我说,都是选择题,我读题,您直接说答案选项就好。

搞得还挺正式。

于是,我经历了一场特殊的“考试”。答对时,会得到她夸张的鼓励和夸奖,仿佛我真的是个小朋友;偶尔答错了,她也会仔仔细细地给我分析正确答案。

本以为都是我们平时曾经探讨过的历史话题,真的听她读完题才发现,这题目怎么还挺偏?怎么说呢——就是这种感觉太新鲜了,我们仿佛角色互换了,她成了主导者,并且游刃有余。

而我,就强烈地感受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孩子什么时候历史知识的积累有这么多了?

2.

再去搜寻记忆,才发现,其实处处都是蛛丝马迹。

比如餐桌聊天,和历史相关的话题,爸爸感兴趣的她能接,我感兴趣的她也能接。当然,遇到谁的知识盲区我们也会互通有无。

比如她自己固定时间听音频磨耳朵,很多时候都是历史题材。

比如她主动要求过让我给她买某本历史书。

比如她跟我说要把职业理想要从当作家改为历史学家。我怎么回答的来着,我说:“这个其实不冲突,文史不分家,这两者能融合就更好了。任何领域做的好的人,都需要著书立说,记录他们的研究过程或成果。咱们只要保持对写作的热情,你在哪个领域都可能成为那一个领域的内容创作者。”

3.

后来,北京因为疫情开始了居家学习,我们的时间变得充裕起来。

那天,彩虹糖正在看书,忽然抬起头跟我说:“妈妈,我想讲一讲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具体的经过写进了上一篇文章《彩虹糖 | 一条小视频的诞生(点击可看)

文章发出后,有小伙伴私信,想要我写一写彩虹糖学习历史的过程。

虽然在之前我们并没有认认真真去做规划引导她对历史的兴趣,但再回过头去总结已走过的路总归容易得多。

仔细梳理彩虹糖的“读”史经历,捋出了一条相对清晰的线,找出她喜欢的作品,按阅读顺序推荐给大家,可以直接抄作业啦:)

越来越多省份的新高考将采用“3+1+2”模式,其中“1”就是在物理与历史中选一科必考。即使除却考试因素,学历史、懂历史对一个人能力体系的支撑作用也是无需赘述的。

暑假即将到来,正是培养孩子历史兴趣的好时机。

1.《幼儿趣味中国历史绘本》

全10册·绘本

作者:陈丽华,明天出版社,4岁+

这应该是彩虹糖读的第一套有完整历史脉络的整套的历史绘本。

当时打动我的,除了可可爱爱的手绘插图外,就是介绍里“故宫博物院院长主编,北师大历史学院名师审定”这句话了。

刚满五岁的彩虹糖开始读这套绘本,有时候我们一起看,有时候她自己读。从夏商周,到元明清,遇到感兴趣的人或事儿,她会反复看很多遍,那个时候,最喜欢秦始皇和赵匡胤。

2. 《中国民俗故事(中英对照)》

全4册·绘本

作者:赵镇琬,新世界出版社,4岁+

市面上关于传统文化的绘本实在太多、太多了,质量更是参差不齐,可以说粗造者多,质优者少。而这套只有四本的绘本,却非常棒!中英双语,讲透最重要的四个中华传统节日。

关于这套书,我在朋友圈记录过一小段故事:

2019年6月,我们一起读绘本《端午节的故事》,读到屈原“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滔滔的汨罗江中”这一段,我嘴快,习惯性问了一句:“你知道为什么要抱着石头投江吗?”问完就意识到这似乎不是一个好问题,还是不要展开探讨的好,想着该怎么揭过去时,彩虹糖说话了。

她说:“因为他觉得,抱着这个石头,就像抱着楚国一样。”

说实话,听到这样完全出乎意料的答案,我真的惊讶了,而且眼眶发酸,感动来的异常汹涌。

我问:“为什么呢?”

我的女孩儿回答:“因为他爱他的国家。”

3.《赛雷三分钟漫画中国史》

全5册·漫画

作者:赛雷, 湖南文艺出版社,6岁+

漫画,绝对是孩子们最没办法抵抗的图书形式。

因此,彩虹糖升入小学后,最喜欢的历史书有两套,都是漫画类,这是第一套。同时,这套书也深受知岛读书会孩子们的喜欢。

如果你的小朋友现在对历史无感,那真的可以从漫画入手,可以读一读这一套,它集合了孩子最感兴趣的几个元素——简洁、搞笑,又有不低的知识含量。

4.《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全10册·漫画·动画

作者:肥志, 广东旅游出版社,7岁+

动画来源:bilibili

熟悉彩虹糖的小伙伴都知道,她是一个超级超级爱猫的姑娘,养着一只很可爱的短毛猫。

也因此,《如果历史是一群喵》一下子就深深地吸引了她。最开始是我在b站看到动画,我们一起从第一辑开始追的。图书出版后,又买回来反反复复阅读,成为本年度当之无愧的最爱读物,看了无数遍,都快把书翻烂了。

5.《给孩子的历史人物故事》

单本

作者:章衣萍, 山东画报出版社,7岁+

这本书是我和女儿一起读的,阅读的过程我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我和女儿欢乐共读的一个下午》。因为实在太喜欢阅读中的讨论环节,那种令人沉浸又愉悦的感觉,所以,这本书被我定为了读书会共读书目。

读书会的时候,我和孩子们边读边讨论,延伸出很多有有趣的内容。之后又让他们选择书中最喜欢的人物,在贴合历史背景与人物特点的前提下,展开想象,虚构了《诸葛亮/郑和/王安石/文天祥/岳飞/苏东坡……的一个下午》,过程很欢乐,奇思妙想,脑洞大开,又融于情理,特别有意思。

6.《少年读史记》《资治通鉴少年简读版》

全5册&全4册

作者:张嘉骅 , 青岛出版社,7岁+

作者:何孝荣 侯振龙 , 青岛出版社,7岁+

《史记》《资治通鉴》的分量自不必说,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每个孩子都应该认真读一读。但对于六七八九岁的孩子来说,原著实在晦涩难懂,很难读下去。

而少年简读版的两套书,用孩子们能听得懂的语言娓娓道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也可以做文言文入门启蒙。

我和女儿曾共读过《辩士纵横天下》这一册,在睡前那段温馨的时光里,孙膑、吴起、田忌、子贡、苏秦……很多很多人的故事,从文字变成了一幅幅画面,印在脑海里。

「自己提选题、写讲稿,与爸爸讨论策划录制而成的视频」

7.《明朝那些事儿》

全9册

作者:当年明月,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8岁+

当脉络性简史或人物传记体阅读了比较多的时候,她有点不满足大而化之而希望探究细节了。思来想去,我推荐了《明朝那些事儿》给她。

了解一个朝代的历史,或者激发出对历史的兴趣,对于孩子来说,历史小说是非常棒的选择。因为在严谨的历史框架下,按照时间顺序,将一个个人物、一件件事件、一段段时光用充满戏剧冲突的文学方式进行表达时,知识包含在其中,会变得更加鲜活、有趣、有温度。

我原以为这样大体量、插图少、文字密的书,彩虹糖可能会有点畏惧,没想到拿到手后她特别喜欢,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啃到了第三本。

文章开头那个“永乐大典”相关视频,就是在读第二本的时候,自己提选题、写讲稿,与爸爸一起探讨视频细节后录制完成的。

8.《典籍里的中国》

9.《上下五千年》

10.《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

        视频&音频节目

除了读书外,彩虹糖也很喜欢听书。喜欢在画画、洗漱、撸猫、发呆等时候听音频栏目。当然,这些节目也是我俩讨论着精挑细选的,科学、文学、科幻、历史各个类别都有。与历史相关的,收听率最高的两个节目分别是广播剧《上下五千年》【少年得到平台】和《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课程【姜天一,喜马拉雅平台】

用音频磨耳朵,是比读书更快也更容易拉近与“历史”距离的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个别视频节目也很棒。因为我家没有开电视的习惯,这方面彩虹糖看的虽然很少,但有一部重量级的节目想要分享给你——央视制作出品的《典籍里的中国》。

节目通过时空对话、戏剧演绎的形式,对话优秀文化典籍里的相关历史人物(演员演绎),为我们现经典作品的命运及恢弘的历史进程。

节目制作精良、演绎入情,每一集,彩虹糖都会看哭,因为真的很有感染力,能让人体会到那种历史车轮滚滚而过的厚重与震撼,这些感受或许只有足够足够长的历史才能带给我们。

以上就是彩虹糖的“读”史经历啦。

当然,所谓的经验也只是一家之言,并不一定适用所有孩子。对于彩虹糖来说,这也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始。

读史使人明智,希望孩子们都能爱上历史,从历史中汲取向上的力量。

 

作者:言君,姑娘8岁,成长在“妈妈”和“文化服务者”双重职业的路上。

题图:插画师牟悠然,出自图书《给孩子的历史人物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画画何必花钱学画画
17 | 忧郁的南洋
画给女儿的全球史之一:览全局 |连载
历史典籍里的成语,里面的故事真的很动人
八本历史典籍里的成语故事
第一动画乐园丨8本历史典籍里的成语故事,收藏起来教给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