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快画与慢画
userphoto

2022.05.04 上海

关注

图一       画稿   枕江听雨图 35x46cm

鸿雁来时水迫天,

平冈老木尚含烟。

停舟山色空濛里,

且枕寒江听雨眠。

辛丑年立秋后三日 毓秀作于京北密云

图二   画稿   溪山瑞雪图 34x70cm

昨夜依稀窗户明,

晨兴惊见雪塞庭。

余心窃喜丰年兆,

万树千山展玉屏。

辛丑年大暑作于京北密云水库  毓秀
(注:   1.    窗户明    白居易诗《夜雪》  有“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2.    丰年兆    民间有“瑞雪兆丰年”。)

以下正文:

快 画 与 慢 画

画画,有人画得快,有人画得慢。  有的画必须快画,有的画应该慢画。  我是画山水的,我主张慢些画。

我见过画得快的。2001年,那时我与林青先生交往比较多,一次在他的“至高美术馆”,我与他交谈了不太长的一会儿,也就是一、两个小时吧,我们走出办公室的时候,看见前厅正在作画的那位画家,已经画了很多幅了,全是4尺整张的写意花鸟画,铺满了一地,要小心迈步走过去。我很吃惊。林青先生向我解释说: “这是一位高产的画家。”

这样高产,着实让人羡慕,不过,画山水画恐怕是不可能这样快的。

画山水画也有一天就画完两、三张的,这往往是下面几种情况一是向学员演示技法的示范画,二是应酬画,三是“笔会”画。   另外还有极少见的大天才艺术家,画山水也很快,几笔即成,这应该是属于“奇文化“的现象,真正的山水画一般都是画得慢的。

元代黄公望画《富春山居图》,据记载是历时3年多完成的。

北宋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不知画了多久,我想肯定时间很长。   我们知道,冯忠莲临摹复制这件作品,是用了4年才画完的。

冯忠莲那时是故宫博物院的专职画师,每天上班的任务,就是画此画。她曾是辅仁大学美术系有名的高才生,又是一位公认的有着深厚传统笔墨功力的画家,她竟用了这么久才画完这幅画,可见此画内容之广博与繁妙,其中光是人物就有814人之多啊!怎么可能很快就画出来呢。

我国当代有一位已故的某省美学学会的领导人,有资料介绍说: 

“他画得很慢,哪怕盈尺小幅,每每也要画上数日甚至数周,求质不求量。

“他之所以画得慢,皆因精力和时间多用在谋篇布局上。   他构筑画面,先确定大面,而后逐渐打碎,注重全画的整体和气势。   他说,'远观其势’很重要,大框架是作品的纲领,是成败的关键。

“因此,一块石头的形状,一丛树木的外廓,一座山峰的势态,一弯水流的弧度,一片虚白的样式,一朵云彩的造型,一条小路的迂回……,其大小、宽窄、钝锐、长短、方圆、高低、零整,以及它们之间组合后的夹角、距离、倾斜度,乃至全篇黑白灰色块的分量与分布等,诸多形式因素,从局部到全部,无处不经意,其推敲的功夫不亚于写小说,可以说简直像贾岛在写诗!”

这种慢画,体现的是精益求精的作画方式,应该是正常的艺术创作的常规。 

这里要说明一下,一幅画画得慢,并不是因为画家的画技不高,而是表明画家为了画出一幅好画,付出了长时间的辛勤劳动。

有一句话说“成如容易却艰辛”,又说“良工心苦”。   一幅好画最后的效果,一定是让人轻松的,不能有累的感觉。  然而画画人的作画过程,却是千番推敲,万般辛苦的,而且虽然辛苦,却又要努力使欣赏者不知其苦,画了十遍、二十遍,仍要给人以一遍完成的感觉,才算合格。

有一位画家这样说,“将自己的费劲处藏起来,擦掉自己劳动的汗水,奉献给观众的只有欣赏与享受。”   说得很好。   我想补充一句观众的欣赏与享受,那是画画人的最大的报偿与快乐啊!所谓的辛苦早就忘掉了。

 

2021年9月13日星期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宫日历》每天学 1月9日 展子虔
贺天健的画(高清60图)
室内应该挂什么装饰画 先来看画家李国胜这2幅国画佳作
朱良志:有谁不是等待渡河的人呢
到王蒙的画里去隐居
五代著名画家8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