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介绍:王晓妮 (1985-) , 女, 学士, 讲师, 西京学院医学院,研究方向为内护护理学教学。; *庄贵华 (1965-) , 男, 博士,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为流行病学。;

论文发表于智库时代 2018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对我国教育事业的信息化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要以学科教学为基础加强优质教育资源整合, 创建有利于信息化教学活动开展的环境,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教师课堂授课方法, 推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化发展。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移动技术、信息化移动终端快速发展的今天, 高校更是要牢牢抓住当前教育信息化的改革契机, 实现互联网移动终端平台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衔接, 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对此, 本文以蓝墨云班课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主题, 对其在高校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与着重探讨。

一、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概述

蓝墨云班课以手机为载体, 是蓝墨科技研发的一种辅助教学平台, 学生可以通过蓝墨云班课APP与教师、其他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还可以进行在线自主学习。此外, 蓝墨云班课APP具备推送功能, 教师可以以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教学方案, 借助推送功能的应用为学生随时布置学习任务, 查看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及课后作业完成现状。

二、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内科护理以内科疾病患者为服务对象, 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护理, 在实际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掌握内科疾病的基本知识、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等, 注重对学生护理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方式与移动终端结合的一种表现, 对学生发现能力、分析能力、解决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作用。在高校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一) 课前自主学习

教师与学生需要在学习讲解之前在手机上下载蓝墨云班课APP, 学生扫描课程邀请码进入蓝墨云班课当中。教师以内科护理学教材为蓝本, 将课程资料、问卷调查、测试评价等项目纳入蓝墨云班课APP当中, 具体划分为“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教学视频”、“考核评价”、“实训指导”、“习题演练”、“章节测试”几大板块, 以“通知”的形式为高校护理学专业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

以《扩张型心肌病》一课为例, 教师在课前要求学生登录蓝墨云班课APP并下载相关学习资料, 以教学大纲、教学课件为依据, 结合本课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预习, 并且观看“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与病理”、“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扩张型心肌病的实验室和特殊检查”、“扩张性心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和预后”等5个微视频, 对于其中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难以攻克的知识点, 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图书馆信息搜集等方式进行解决, 并于自主学习之后完成基础习题演练, 及时检测自身的自主学习情况。

(二) 课中知识强化

在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当中, 教师的教学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由传统教学模式之下的“讲授者”转换为学生知识学习的“引导者”, 指导学生运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合作探究等方式加深对内科护理学知识点的理解, 帮助学生内化内科护理学知识点, 逐步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思维能力。

以《扩张型心肌病》为例: (1)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要引导学生快速回顾微视频, 巩固学生的课前预习成果, 针对学生统一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2) 以扩张型心肌病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点对该患者的疾病进行分析总结, 其中包括患者的健康史、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要点等。 (3) 将班级内的学生划分为几个讨论小组, 每个讨论小组的人数控制在4-6人, 围绕病例研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护理程序, 运用健康评估课程所掌握的知识点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 确定护理目标, 制定科学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最后对该护理方案加以评估, 实现护理流程的完善化发展。

在本节基本知识点讲解学习之后, 教师可以利用蓝墨云班课题库中的试题对学生进行随机监测, 借助系统的分析功能生成学生课堂检测报告。此外, 教师还可以利用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摇一摇功能对学生进行随机提问, 确保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 这对高效课堂的构建具有良好作用。

(三) 课后拓展延伸

蓝墨云班课APP中设有“头脑风暴”的功能, 教师可以利用该功能对学生进行知识提问, 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难点, 深化学生对内科护理学知识点的理解, 加深学生对内科护理学知识点的记忆。在“头脑风暴”活动结束之后, 教师可以利用APP的即时反馈功能查看学生的答案, 并将此作为下一节课知识点复习方案制定、学习新任务布置的依据。同时, 教师还可以利用蓝墨云班课APP批改学生作业, 予以学生相应的经验值, 学生之间还可以围绕知识点进行互动点评, 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内科护理学知识点学习效率。

三、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全新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攻克教学难点, 凸显教学重点的同时, 将内科护理学教学知识点作出进一步细化, 在高校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校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作用。以手机为载体进行内科护理学知识点学习, 学生可以随机随地观看内科护理学教学微视频, 在线浏览临床文献资料、PPT等, 并且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经验值, 这对学生而言无疑具有一定的新鲜感,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达到强化学生成功学习体验的目的。

(二) 打破传统教学局限, 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在蓝墨云班课平台当中, 教师可以随时上传教学资料、布置学习任务、查看学生作业, 甚至还可以在移动终端平台中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对于一部分的特殊学生而言, 教师还可以为其量身定制作业, 予以必要的个性化指导。在高校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局限, 教师以全新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极大程度上减轻高校护理学专业教师的教学负担, 对教师时间利用效率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总结

综上所述, 教育信息化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移动终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移动终端设备与课堂教学模式融合的重要表现, 将其应用在高校内科护理学教学当中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流程优化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进一步推动高校内科护理学教学朝着数据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朝芹, 陈良英, 娄伟, 郑玉仁.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模式辅助护理教学的实证研究——以《内科护理学》课程为例[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8, 39 (05) :135-138.

[2]徐慧文, 胡艺, 邱爽, 孟方.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英文) , 2018, 4 (09) :191-195.

[3] 吴娅玲, 刘敏.基于OSCE模式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 2018, 4 (17) :204+2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职业院校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探讨
干货 | 混合式教学那点事儿
学生视角|基于蓝墨云班课的创新学习模式体验
论文 |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学习模式探索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为例
专题报告丨秦丽莉教授:大学英语大规模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网络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生理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 价参考论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