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顽固性湿疹的辨证思路与治疗体会

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顽固性湿疹一般方法难以奏效。就中医皮肤科而言,湿疹的病因病机十分复杂,其辨证治疗也最能彰显功底、思路与方法。若辨证有误,或用药不妥,轻者不见丝毫疗效,重者导致病情加剧。笔者多年来对本病的辨证治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今捉笔成文,以飨同道。

丘疱疹者

辛通则散

密集成片的丘疱疹是湿疹的常见皮损,也是湿疹初发时的特征性表现。通常习惯采用清热利湿之法,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久治无效。临床体会,湿疹在以密集丘疱疹为主要皮损时,表明湿郁在表,经云:“郁者发之”,当给予辛散流动之剂,或辛散与清利结合,湿邪自外、内同时排出,疾病很快痊愈。具体到每一位患者,则又需因人而异。

1.体壮而无虚证者,径可辛散结合清利。麻黄、荆芥、防风、桂枝、栀子、黄柏、苍术、薏苡仁、厚朴、通草等可选用。

2.平素脾虚者,辛散的同时添加补气健脾之品,还要注意用药不可过于苦寒。

3.伴有阳气不足者,应酌加附子、桂枝等温通之品,使湿邪气化流通而散。辛温与苦寒并行不悖,相反相成。

总之,不可一味清热利湿,否则往往导致湿郁难除,病程迁延。

    病案举例

方某,女,29岁,2008年2月3日初诊。病史:妊娠5个月,1月余前全身出密集丘疱疹,剧烈瘙痒,面积渐扩大,曾在武汉市某院治疗,效不佳。刻诊形瘦面白,全身大小不等的片状密集丘疱疹,剧痒,腹大,纳可,大便干结。舌淡红,苔薄腻,脉平。

诊断:妊娠湿疹。辨证:湿热蕴肤。治法:辛散除湿,清热止痒。方药用三九免煎颗粒:荆芥2包,防风2包,苍术2包,生苡仁2包,陈皮2包,当归2包,黄柏2包,白鲜皮2包,地肤子2包,通草1包。水冲服。

连服14副,皮损大部分消退,原方加茯苓、栀子各2包,又服7副,皮损完全消退,瘙痒亦止。患者非常高兴,后又主动介绍其他患者来诊病。

冬季湿疹

温法为先

临床所见湿疹,不少具有季节性,有夏季易发且加重者,也有每至秋冬即发作,到春暖则减轻或自愈者。此型湿疹用清热利湿之品往往无效,甚或导致脾胃受损。

张介宾谓:“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笔者体会,秋冬天寒发病者,其阳气一定不足,阳虚则水湿不化,外加风寒紧束,毛孔闭郁,湿郁化热,走于肌表,则为湿疹。因此,温阳、通阳非常重要。若形寒怕冷,舌淡苔白腻,皮损色黯者,阳虚已极,径可以大温为主,制附子、干姜、桂枝、麻黄为主药,酌加白鲜皮、地肤子等;若畏寒,但舌苔黄腻或舌质稍红,为外寒且内有湿热,宜温清并举,湿热即去;若无畏寒怕冷,体质不弱,可以通散为主,兼清湿热,药用生黄芪、麻黄、桂枝、防风、苍术、白鲜皮、地肤子、生姜等。

冬季湿疹,不宜苦寒太过。外寒束表,湿郁难散,更易化热;湿热在内,不事温通,难以通达排出。当然,温通的同时,勿忘清利,否则易致短期内湿热加重。

    病案举例

顾某,男,57岁,2008年1月14日初诊。病史:4年前始于双手掌指出深在性水疱,痒,渐至双手掌指干燥、脱屑、皲裂疼痛。一年前全身其他部位出现丘疱疹,红斑,痒,皮损对称,冬发而重,夏季自愈,畏寒怕冷。舌淡,苔薄白稍腻,脉平。

诊断:湿疹。辨证:卫阳不足,湿热蕴肤。治法:温阳固表,清热除湿。方药:生黄芪18g,制附子6g(先煎),桂枝9g,防风18g,苍术15g,云苓20g,陈皮9g,益母草15g,黄柏10g,白鲜皮30g,地肤子30g,泽泻10g。7副,水煎服。去炎松尿素软膏外用。

药后皮损减轻,原方续服7副后,躯干、四肢皮损完全消退,仅剩手掌指干燥、脱屑。舌淡,苔薄白,脉平。原方酌加养血润肤之品:生黄芪15g,桂枝9g,制附子6g(先煎),苍术15g,陈皮9g,当归15g,鸡血藤30g,白芍18g,白鲜皮30g,山药15g,砂仁9g,甘草6g。7副,水煎服。

王某,男,43岁,省人民医院药局职工。2009年10月29日初诊。主诉:全身出密集丘疱疹,剧痒半月余。病史:半月前不明原因地全身出密集丘疱疹,剧痒,自服扑尔敏等未效,在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吃中药几天反见加重,后到某省级医院皮肤科就诊,给服强的松已4天(4片/日),皮损略有好转,现仍在服强的松。经友人介绍家中求诊。诊见全身密集丘疱疹,面部、耳部较重,痒甚,痛苦异常。纳食可,二便如常,形体壮实,性格豪爽。舌淡红,苔白腻,脉无异常。

诊断:泛发性湿疹。患者发病于深秋之际,风寒外束肌表,腠理闭塞,肺失宣畅,津气不得敷布,聚集而为湿热,则为丘疱疹及瘙痒,舌淡红、苔白腻乃属内无热,湿邪蕴育之征,形体壮实、脉平,说明正气不虚。风寒乃致病之因,湿热是其标也。证属外寒束表,湿热蕴肤。治法:辛温通散,除湿清热。方药:生黄芪18g,生麻黄9g,桂枝12g,防风20g,苍术15g,生薏苡仁30g,陈皮10g,黄柏10g,生桑皮15g,白鲜皮30g,通草9g。3副,水煎服。

2009年11月02日二诊:服药半副即明显见效,3副服完,皮损全部消退,痒止,皮肤恢复正常而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手部湿疹

健脾渗湿,勿忘通阳

手部湿疹之常见和难治是人所共知的,但若思路开阔,辨证丝丝入扣,取得良好疗效并非很难。脾主四肢,脾虚运化失职,则水湿随经流于四肢,形成手部或足部湿疹。若表现为手部深在性水疱,或伴有纳差、腹胀、便溏者,径可健脾渗湿,脾健则水湿自去;若兼有畏寒,或培土健脾已久,水湿依然不化者,宜加用温通之品,所谓“阳光一出,阴霾四散”。若皮损干燥、肥厚、皲裂,则系脾虚日久,湿未尽去而阴血已亏,肌肤失养而致,此时养血润肤固然重要,但切不可忘记健脾祛湿,阴血亏是果,脾虚湿蕴,气血生化无源才是因,用药宜补消结合,动静结合。脾气健则水湿除,气血不断生化而滋润肌肤,病即愈而复发少矣。

    病案举例

刘某,男,41岁,2005年4月12日初诊。病史:1年前手足出深在性水疱,伴脱屑、瘙痒,水疱此起彼伏,甚则糜烂,迁延不愈,遂到郑州大学一附院皮肤科就诊,诊为“湿疹”,俾服多种抗组胺药无效,又转请多位名家诊治,均令其长期服用“阿塞松片”,外搽多种强效激素药膏,服药则皮损消退,停药则皮损发作,连续服“阿塞松片”一年后,血压升高,满月脸,体重增加等激素副作用均出现,遂自行停药,血压渐恢复正常,体型也渐趋正常,但手足水疱依然不断出现,痛苦异常,乃转至我处中医治疗。查其形体瘦削,面黄不华,兼有黄褐斑。手足深在性水疱,脱屑、瘙痒,皮损以手掌指较甚。伴有纳食欠佳,大便经常溏薄,日2~3次,腹痛不适(肠易激综合征)。舌淡黯而胖,有齿印,苔白稍腻,脉滑弱。

诊断:手足湿疹。辨证:脾阳不足,湿邪内蕴。治法:益气健脾除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2g,炒白术12g,云苓20g,炒苡仁30g,炒扁豆15g,防风12g,桔梗9g,砂仁9g,炒山药20g,白鲜皮30g,地肤子20g,炙甘草9g。7副,水煎服。去炎松霜外用。

药后水疱减少,瘙痒减轻,腹中较前舒服,舌脉同前。原方续服14副,皮损完全消退,脱屑已无,患者十分高兴。唯大便仍稀溏,日2~3次,拟以治肠病为主,方药:党参12g,炒白术12g,云苓20g,炒苡仁30g,炒扁豆15g,防风12g,桔梗9g,砂仁9g,煨肉豆蔻15g,桂枝9g,白鲜皮30g,炙甘草9g。21副,水煎服,日1剂。用上方加减持续服药近一年,患者原患有的手部湿疹基本痊愈且较稳定,而且其多年的肠易激综合征也治愈,大便恢复正常,面部黄褐斑也基本退净。异病同治,此之谓也。

干性湿疹

辛润而泽

秋冬季节,临床常可见到一些皮肤干燥而且伴有红斑丘疹脱屑的湿疹患者,西医称为“皮脂缺乏性湿疹”。多见于中老年人,小儿也常见到。整体看来,这些患者大多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往往多处求医却疗效欠佳。此类湿疹发病有一定的规律,即秋冬天冷时发病或加重,春暖天热时自然减轻或痊愈。病人往往畏寒怕冷、四末不温。

临床体会,除皮损外,舌淡苔白而润者,乃阳气虚损,复被外寒束郁,津气不能输布而致,可用辛通温润之法,如桂枝、生黄芪、防风、荆芥、白芍、当归、鸡血藤、何首乌之类,阳气通而津血敷布,则疾病自愈;若舌质稍红或红,苔薄黄腻者,表明内有郁热,外有寒束,宜外通内清,选择荆芥、防风、桂枝、苍术、栀子、黄柏、益母草、白芍、鸡血藤、生地、白僵蚕等,使外寒去,阳气通,内热除,则阴血濡润,皮损消退;若无明显畏寒,仅有舌淡,荆防四物汤或当归饮子略加燥湿之品投之即可。

    病案举例

赵某,女,43岁。2007年11月7日初诊。病史:秋冬则小腿出丘疹、干燥、脱屑、瘙痒十余年。曾在多家省级医院服中西药未效。现小腿伸侧对称性淡红斑、干燥脱屑,少许丘疹、瘙痒,面黄形瘦,多梦。月经前期,时一月二潮,黄带,乏力。舌淡红稍暗,苔薄白,脉弱。

诊断:皮脂缺乏性湿疹。辨证:风寒束表,卫阳虚弱,肌肤失养。治法:辛散温润,兼除湿止痒。方药:荆芥9g,防风15g,桂枝9g,生黄芪18g,当归15g,白芍18g,鸡血藤20g,苍术12g,云苓18g,陈皮9g,白鲜皮30g,白僵蚕12g。8副,水煎服,日1副。

二诊:药后皮损明显减轻,瘙痒著减,即使天冷也未再痒,舌脉同前。原方化裁持续服用1个半月,皮损完全消退而愈。随访半年,未再发作。

综上可见,有些湿疹之所以顽固难治,关键在于医生只知道清热除湿或健脾祛湿,较少考虑到阳气病变在湿疹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阳气之虚损又常常与湿热、脾虚、外寒等夹杂并存,寒热虚实互见。因此,辛散与苦寒、辛温与清利、补与泻、升与降,深刻领会其相互态势与关系,然后遣方用药,方能祛其邪,复其正,令阴阳平和,长安而不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季节、脏腑、经络、部位四位一体辨证治疗湿疹的体会
老中医坐堂 皮肤科病诊治绝招52 湿疹
湿疹的专药专方
“苍参消疹汤”治慢性湿疹效果好
麻黄类方阳和汤治疗慢性湿疹
由一例足部湿疹,体会恩师刘爱民教授辨证之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